APP下载

穷思维

2017-11-23陈少文

爱你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一族避孕措施丽萨

◎陈少文

穷思维

◎陈少文

有一次,我组织一批在校大学生到北京一家专注于高端商事诉讼的精品律师事物所,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游学之旅。

学生都是通过网络招募的方式,从近百份简历中挑选出来的精英学子。整个活动中,他们展现出来的素质让人屡有惊艳之感。我参加完上午的活动并做了简短的致辞后,就带着爱人和女儿去天安门游玩,没有参加后面的活动。

活动结束后,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噼里啪啦地向我吐槽其中一个成员的表现。这个朋友是培训界的一个大咖,这次听说有这个活动,也过来参加,并且担任分组对抗游戏中的某组组长。

“主办方给我们安排了一次分组对抗,活动开始的时候,所有成员都上交了一百元钱作为公共基金,优胜队将得到这笔奖金并自由支配。最后,我们组表现很好,拿到了冠军。我建议把这笔钱捐出去,钱不多,就两千多元,如果吃喝玩乐花了,也就没了,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大家都很赞同这种处理方式,唯独有一个女生当时就表示反对。”

“哦?她的理由是什么呢?”

“她说她从外地来,乘车、住宿都花了点钱,如果能把奖金分了,正好等于花了的钱挣回来了。所以,她觉得没有必要捐出去,也没有必要吃喝玩乐,大家平分了就好。”

朋友说到这里,情绪已经很激动。

“我当时就把她的那份钱给了她,而且撂下话:‘就当我们今天没有认识过。来到这里参加这个活动的学生不一定都比你富裕,却没有一个人像你这样思考问题。你拿到了奖金,却失去了我们的信任,我瞧不起你。’”

朋友的最后一句话显然说重了,我没有问当时那个女生的反应,但是朋友的话并非全无道理。差旅费用是她来之前就已经核算过的成本,觉得值得才会在衡量自己的经济能力之后决定启程,而所得奖金纯属偶然,因为索要奖金的举动骤然将自己的格局暴露在外,让人不得不唏嘘这种思维方式的可悲。

我想起一次和学生的聚餐。从农村拼搏考上大学,然后又经过两次东山再起终于考上“211名校”研究生的小林讲了自己入学后的种种经历,他恨恨地说:“在我身上有一个很难摆脱的阴影,就是长期家庭贫困带给自己的穷人思维。我能通过努力挣到很多钱,但这种思维方式很难挣脱。”

在三十多年的生命旅程中,我经历过也见识过穷人思维的种种表现,最典型者就是常说“凭什么”而少问“为什么”;总以为全世界都有义务对他“扶贫”,而唯独自己没有义务去“致富”;凡事总以“成本”为重要指标,而不把“收益”作为第一考量,仿佛贫穷成了一种值得骄傲的资本,一切商业逻辑和人情世故都是对穷人利益的无视和对穷人尊严的践踏。

而更可怕的是,这种穷人思维还在以家庭教育的方式完成着代际传递。所以,我们有太多已经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仍然欠缺健康平和的中产阶级心态。1960年后渐渐变成一家俩孩。一般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避孕措施与性革命的推行,这反过来说明,避孕措施出现前,相当多的孩子是“怀上了?那就生呗”,而非有意为之。

(摘自《心能转境》吉林人民出版社)

那么中国大陆、澳门、台湾、香港、新加坡这些出生率极低的所在之地,也是因为避孕措施吗?未必。

2011年10月,美国经济研究局提供了另一条思路。丽萨·德特琳和梅丽萨·科尔内研究得出,生育率与房价有关:房价每升一万美元,有房一族的生育率就提高5%,无房一族的生育率就降低2.4%。

2015年12月,英国的阿科索伊给出了英国的结论:英国房子每升值一万英镑,有房一族的生育率提高3.8%,无房一族的生育率降低4.4%。

道理自然不难明白。房子涨价,有房一族产值上升,可以无忧无虑地生孩子;没房一族又得为买房子攒预算,生孩子?再等等吧。

而大多数事不关己的人容易被孩子、被天伦之乐、被三代同堂之类的细节温暖到,觉得生孩子顺理成章,赶紧生,必须生,但真在考虑生孩子的人却在不断做预算。

勾践的越国并没怎么发檄文劝导大家生孩子,而是老老实实地送猪、送狗、送酒、派医生以及提供孩子由朝廷养等政策。如果越国当时有楼市,勾践也会想法子让房价下跌一点,或者争取制造广厦千万间,人人有房,从而安心生孩子。

人类有别于动物,也就在于这点经济上的理性。2000年前勾践就想明白了:要哄人生孩子,别空口白话号召,实实在在给点安全感呗!

(摘自豆瓣网 图/海洛创意)

猜你喜欢

一族避孕措施丽萨
Fort Besieged
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的影响分析
“租一族”
丽萨的天堂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
丽萨的天堂
刍议糖尿病女性不宜采用节育环避孕措施
智取紫水晶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人工终止妊娠术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观察
你家猫咪能舔到“菊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