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地上的声音

2017-11-22嘎玛丹增

文苑·经典美文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朝圣者圣地朝圣

阿微木依萝

读嘎玛丹增的游记,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同样写游记,他的笔触总能在浮光掠影中突然深入,直到探测出风景的深度。这篇《雪地上的声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者的文字写得散漫而自由,时不时宕开一笔,但写到最后,所有的枝蔓都归于桑耶寺的主干之上。只有在虔诚的人心中,才会有圣地的位置。读完这篇文章,我特别想到西藏去一趟,想去呼吸那里被信仰净化的空气。这既是圣地的力量,也是文字的力量。

对习惯了乘坐火车和飞机旅行的人来说,桑耶寺稍显偏远。

交通和道路,在西藏还没有完全现代化,距离泽当镇38公里的桑耶寺,在下午五点以后总是显得有一些冷清。朝圣礼佛的人们,已经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午间从山南行署所在地出发,抵达这个没有边际的寺庙时,途中就经受了三个多小时的颠簸。

即便道路上堆满了古老的冰雪,以及不知什么时候跑来的沙尘暴,人们总是不辞劳苦,在桑耶寺熙来攘去。你要寻找遗迹实体或事实真相,原本就不会像在互联网上一样,随时可以拿取。你必须经过艰难跋涉、付出耐心和毅力,有时,还需要不惜性命。世界上没有现成的东西,能唾手可得。

我喜欢走弯路,不管旅行还是人生,总要在同一个地方绕来绕去,永远在路上颠簸。抵达桑耶寺前,因为见到雅鲁藏布江日渐枯瘦的水流,突然遇到的沙尘暴,中途多次逗留,把寻找信仰可能的精神之旅完全放在了一边,心思突然拐弯跑到了雅江源头杰玛央宗,以及我们正在往肠胃填塞的化学和农药,对日渐萎缩的冰川,可能引起的水源困境喋喋不休。朝圣者大不一样,他们的行程和路线相当精确直接,身体和心灵向着一个方向,布达拉宫就是布达拉宫,噶陀寺就是噶陀寺,不会像我一样心猿意马,中途转向。

桑耶寺虽不像布达拉宫那样热闹,但作为藏传佛教的精神源头,依然是很多人向往的古老圣地。

在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并不缺少喇嘛庙,但人们总是以到过圣地为荣。穆斯林也是这样干的,一生中至少需要去麦加朝圣一次,自己不能去,也要找人代表,否则,算不上安拉的仆人,也得不到最后的救赎。我们经常看到,在藏区静寂空旷的山原谷地,满脸沙尘的朝圣者,用等身长跪的方式,缓慢地移动在通往布达拉宫或其他古老圣迹的道路上,爬冰卧雪,风雨无阻。他们对圣人圣迹的珍视,很难被我们理解。朝圣之路往往都很漫长,在没有公路和长途汽车的地方,人们只能依靠双脚,前进得非常缓慢艰难,途中来回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甚至一年、两年。

多年前,我在藏東北的类乌齐卡遇见过一个朝圣者。即将进入冬季,吉曲河两岸的山原和草场已被冰雪覆盖。她独自匍匐在雪地上,厚重的藏袍和背囊,在长途蜗行中变成了泥土颜色。膝盖和臂肘的衣服补丁重叠,用胶皮缝制在磨破的位置。手掌褶皱干裂,不断有殷红的血渗露在皮肤上,给人一种醒目的疼痛;手心垫着没有帮沿的胶鞋底,用布条固定,可以在伏地时尽可能减少擦伤。

在风雪弥漫、大地寒冷的色吉山山谷,见到这个蓬头垢面、表情平静的四川老乡,一丝不苟地重复匍匐在冰冷的大地上,有一种源自心灵的忧伤突如其来。尖叫的风卷起纷扬的雪花四处奔跑,世界一片迷蒙,我的内心满含热泪。

春天的时候,她就离开了四川白玉县的家乡,已经在道路上匍匐了两个季节。我们遇见她的地方距离拉萨还很遥远,公路里程就有950公里,如果步行也需要一个月时间,何况蚂蚁样缓慢地跪行。其实,我们的汽车非常乐意捎带她一程。这个藏族大姐是一个遵循古老传统的朝圣者,从离开家门那天起,就用三步一磕的方式,满心欢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身体困苦,也不会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她只是接受了一些方便食品。后来,我在西藏的其他地区也遇到过一些朝圣者,但没有在类乌齐卡那样虔诚。我在寒冷的天气,总会把她想起。

这些朝圣者值得尊敬,他们身体的每一寸肌肤都匍匐在大地之上,跪行的长途就是心灵的喜悦,坚不可摧无可动摇,最终实现朝圣的至高理想。今天,选择传统朝圣方式的人们已经减少,借助汽车和飞机的朝圣者正在逐年增多。

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隔朝拜圣地的精神之旅。

我们想去某个地方,向往了很久,甚至一生,大多选择节日和假期,不可能像朝圣者一样,完全放下身边的一切。我们是那样的喜欢已有的名利、金钱或地位,谁也不会为了虚无的精神,放弃已经到手的订单或即将兑现的钞票。

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不仅仅作为宗教圣地存在,建筑、塑像、雕刻、经卷、壁画、唐卡、法器,无不指向丰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记忆。它除了作为藏传佛教祖寺,还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博物馆。它纪念的圣人圣迹,不断激发着人们的宗教热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寒冷而降温,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神圣。古老的东西不断地离开我们,喜欢在旧物中寻求安慰的人越来越多,通过遗迹访问我们的祖先,自然比在书籍和博物馆直接,像我一样不是朝圣者的游人,也络绎不绝地加入这个队伍。

走进桑耶寺,就走到了藏传佛教的精神源头。

桑耶寺很大,远远超出了视界,可以从名字的汉译一目了然:“超过想象的寺”“存想寺”“无边无际的寺”。整个寺院的布局、建筑内容和式样,严格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远看近似坛城。融汇了藏、汉和印度三种民族风格的乌孜大殿,既是桑耶寺的中心主殿,也是弥足珍贵的古老文物。

站在这座有庞大体积的寺院围墙外,面对众多的建筑群体和各式各样的白塔、经幡、经幡阵、经轮、风马旗……就像错综复杂的精神意念,突然用形状和色彩,铺天盖地具现在你眼前,一下子冻僵了手脚。我和同行者站在桑耶寺门口,不知从哪里开始精神之旅。换句话说,我在桑耶寺的停留,注定只是走马观花。

院墙大门是一座高大的牌楼,呈土黄色。这种颜色在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宗教观念里,通常当作一种遁世的色彩。但桑耶寺的院门不在这个范畴,它和我们在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地区看到的清真寺一样,那是时间和风沙在上面累积的结果,所有痕迹和裂纹,旨在证明它是这里最古老的遗迹之一。你在上面看不到更多有关建筑艺术的细节,如果把它放在我们的城市,早就被推土机推倒,或者经过了修葺和加固,使其失去了原来的灵性。这座看起来单薄的门楼,穿过它的时候,有一些担心:它会不会垮塌。

同行者匆匆进入了乌孜大殿。我一个人在寺院周边晃荡,一群转经的人经过我的身边,我听到的是寂静,再也看不到其他任何人。澄净的阳光照耀在乌孜大殿,精雕鎏金的经幢、宝轮、套兽,鳞次栉比的佛塔、色彩古典的筒瓦房顶,纷纷掏出迷人的光芒,摇晃着我的惊奇。我只能使用现成的词语来形容:金碧辉煌,巍峨壮观。

我独自站在能看清乌孜大殿全貌的地方,安享着心灵的震撼。

一阵风吹过了白杨树,海不日神山挂满的经幡在远处飘动。鸽子扇动着灵巧的翅膀,不断从白塔和房顶上起飞和降落。纯净的诵经声从出售旅游纪念品的房子里传来,那是刻成光碟的录音在代替喇嘛们说话。随着我向前移动的脚步,莲花生大师心咒唱诵越来越近,直至响彻在整座寺庙。

一位藏族老阿妈站在乌孜大殿南墙,正将手捧的青稞,弯身放到一块陈旧的石碑下。几只鸽子立即从房顶上飞落于地,在阿妈脚下旁若无人地觅食。

我走了过去,瞬间就站在了1231年前。endprint

猜你喜欢

朝圣者圣地朝圣
PATHS OF FAITH
刘狄洪:世界艺术的朝圣者
布依少女
蘭亭——他和他们心中的圣地
朝圣
圣地延安 告别贫困
五“地”五“乡”圣地高平
自动扶梯
御风而行的朝圣之旅——青海湖骑行记
夜跑族看这里!夜跑圣地大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