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给侧导入的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2017-11-22任宗伟郭海妮白世贞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发展策略

任宗伟 郭海妮 白世贞

摘要:将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置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之下,通过绿色农产品种植、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整合,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品种需求。依托于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及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发挥绿色农产品的规模效应,构建农业合作银行以满足种植户的贷款需求,引入互助保险机制为种植户的生产活动提供保障。建立农技服务超市完善农技服务机制,将农业生产资料整合至该闭合供应链中保障农资供应的安全与低价。该体系结构对于解决种植户贷款难,促进其增产增收,保护种植户利益,提升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闭合供应链;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农村合作银行;互助保险;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 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9-0095-04

收稿日期:2016-04-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4BJY112);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编号:GC14D409);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资助项目(编号:LBH-Z15108)。

作者简介:任宗伟(1979—),男,辽宁凌源人,博士,副教授,从事供应链系统研究。E-mail:rzw79@163.com。 促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产业发展,需要有以供给侧改革为路径的完善的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近些年,各级政府在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仍有不够完善之处,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供给与需求不对称问题。

本研究认为,走出绿色生态发展的新路子,必须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切入,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进而提高绿色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加种植户收入,为消费者供给更加健康、更加丰富的绿色农产品,促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1-2]。

1 綠色农产品的发展现状亟待改变

1.1 供给侧现状需要改变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农业生产大省,每年农产品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10,素有“国家大粮仓”的美称。但是,目前农业发展过于注重数量增长,导致土壤肥力和地下水资源过度消耗,这些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加剧了农业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种植户卖粮难、种粮收入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是增加种植户收入、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但是,绿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成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导致。传统的供给更多以生产方的单方意愿为主,生产的品种更多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并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特性[3-5]。

为了促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产业发展,需要从供给侧的角度进行改革,建立以供给侧改革为路径的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绿色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使绿色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在产品种类及等级方面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形成有效供给。

1.2 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需要改变

黑龙江省作为绿色农产品的主要输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绿色农产品生产总量、种植面积、经济价值等方面均名列前茅。截至2015年底,黑龙江省具备绿色农产品标志资质的土地面积为486.7多万hm2,为全国的1/4,国家级绿色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40万hm2,为全国的1/2,全省绿色农产品总产量达到3 710万t,总产值超过 2 300 亿元;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已发展到520个,其中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达65个,形成了绿色水稻、乳品、山产品等八大加工体系,产业化经营层次不断提升。虽然上述数字均位于国内前列,但是全国知名乃至世界有名的绿色农产品品牌数量却相对较少,与黑龙江省现有绿色资源不对等,绿色农产品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6]。

1.3 政策标准需要调整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着重强调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黑龙江省于2013年制定了《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纲要》,给予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高度的重视。从国家和黑龙江省的相关文件、政策可获知,黑龙江绿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标准方面,建立了包含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质量保障体系,标准数量达152项,部分标准已达国际水平,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随着绿色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变化和发展,绿色农产品的种类会不断增加,因此,黑龙江省应结合产品及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政策标准。

2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发展问题分析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具备了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和产业氛围初步形成等基础。但是,从黑龙江省农产品的产量及在全国的地位角度看,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进而充分挖掘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发展潜力。

2.1 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不高

从现状可看出,黑龙江省已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及相应的产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是与其他省份,尤其是南方发达地区相比,在绿色农产品的整体规模、种植结构、种植技术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如不及时调整,会丧失良好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机遇。

2.2 农产品种植品种过于单一

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的品种比较单一,大路品种多,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和大豆为主,虽然产量巨大,但价格上不去,没有有效促进种植户增产增收。因此,在对绿色农产品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调整绿色农产品的种植结构,从而促进所有主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3 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绿色农产品品牌数量不多

虽然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资源丰厚,但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数量却相对较少,与绿色农产品的供给数量极度不匹配。在市场化逐步加深的情况下,为绿色农产品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了部分极具黑龙江省地域特色的品牌,已在国内具有了一定影响力。虽然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在成倍增长,但是黑龙江省的总体数量基数低,缺乏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品牌。endprint

2.4 生产绿色农产品的市场观念不足

经营绿色农产品的部分企业对于市场发展缺乏长远规划,仅仅注重既得利益。部分企业甚至仅仅把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这些不足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虽然部分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市场,但是大部分企业仍靠传统市场经销绿色农产品。同时,绿色农产品的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得其物流成本偏高,最终导致市场价格偏高,限制了市场范围。

2.5 种植户生产贷款困难

当前的农业生产活动与传统的种植活动相比,具有很大的变化。种植户不仅仅以种植为主,同时将多种产业进行融合,这无形之中需要更多资金的支持。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农业的收益相对较低,种植户积累资金少,可用资金相对匮乏等原因,黑龙江省大部分种植户需要借助金融贷款才能顺利组织完成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活动。面对庞大的贷款需求,由于贷款资金总量的限制,信贷机构不能满足所有种植户的需求,致使很大比例借贷行为发生在种植户与非金融机构之间,这无形之中增加了种植户的负担及风险[7]。

2.6 种植户的相关权益保障力不足

黑龙江省作为以农为主的地区,农民的收入以种植农产品为主,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将严重影响种植户的生产生活。虽然政策性保险公司已经为种植户提供了相应的保险业务,但是其赔偿金额相对于种植户的损失来说,差距较大。

3 基于供给侧导入的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目标

3.1 提高贷款速度

结合种植户开展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通过建立统一高效的贷款机构(建议成立私有制的农业银行)和相应的运行机制,为种植户提供贷款服务。

3.2 降低生产成本

一方面,借助于先进的集约化经营管理理念,统一购置生产资料,组织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的科学种植技术,减少生产物资的投入,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3.3 擴大销售渠道

以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为推手,努力突破传统农业地域性强、季节性强带来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制约,利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手段实现绿色农产品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发展,有效降低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成本,扩大流通区域。

3.4 提供种植方案

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种植方案,包括农产品种植品种的选择,根据土壤特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同时对种植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等。

3.5 保证产品质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保障系统及闭合管理机制,对绿色农产品质量进行全程信息记录,提高农产品品质,引导更多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

3.6 保障种植户利益

通过引入互助保险平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和收入的波动,促进灾害的预防和有效救助,进一步保障农业投资安全,同时,互助保险可帮助种植户积极地实验新品种,提升种植户抵抗风险的能力,积极推动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化[8-9]。

3.7 开展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最核心的内容要按照统一标准来实施、管理、认证[10-11]。通过品牌建设,能够提高绿色农产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促进产品可追溯,保证绿色农产品质量。

3.8 保障资金有效利用

在闭合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约束下,种植户贷款资金完全在供应链内部流转,使得种植户能够将所贷资金完全用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避免挪为他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4 基于供给侧导入的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结构组成

4.1 体系结构

绿色农产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以提高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供给质量,改善供给结构为目标,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推进农产品产业结构、运作模式的调整,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更为高效的绿色农产品市场供给体系。

为了适应绿色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的改变,必须设计更加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在综合分析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瓶颈之后,以政府供给侧改革为推手,以金融服务创新为切入点,以闭合供应链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现代绿色农产品闭合供应链市场体系。

所构建的闭合供应链市场体系结构由7部分组成:金融服务、营销服务、物流服务、农技服务、农资经营服务、农机租赁服务和信息服务平台。所涉及的主体包括政府、种植户、银行、保险公司、农资经营者、农机租赁商、平台运营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

4.2 体系运作过程

在提升绿色农产品质量、增加供应品种及数量等供给侧改革目标的驱动之下,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按照如下闭环过程运行:第一环节,种植户申请贷款。该市场体系以种植户为业务核心开展各项活动。运行过程以种植户申请贷款为起点。在申请贷款阶段,种植户借助信息平台(APP、互联网)根据自身生产需要向农村合作银行提出贷款申请。第二环节,种植户贷款审批。农村合作银行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形成种植户信用分析报告,根据该报告对种植户的贷款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种植户即可对贷款资金进行支配。但是,种植户此时所贷大部分资金仅能在该平台内部交易使用。第三环节,设计绿色农产品种植方案阶段。农技服务部门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及消费者心理,结合土地特性,为种植户设计包括种植种类、种植方法及如何进行田间管理等内容的科学种植方案。第四环节,绿色农产品种植阶段。种植户根据农技服务部门给出的种植方案组织种植活动,包括购买农资(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租赁农机及田间管理。借助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服务功能完成绿色农产品科学种植的指导。农资服务部门和农机租赁部门可根据种植户的需求为其提供相应服务。此时种植户的所有相关活动(购买农资、租赁农机)全部在该闭合供应链内完成。通过该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保障农资的质量,同时有效提高了贷款资金的安全性。第五环节,绿色农产品销售阶段。在绿色农产品销售阶段,借助所搭建的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开展品牌构建及市场营销活动。在农资流通和绿色农产品销售阶段,借助物流服务系统完成农资、绿色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接。第六环节,销售结算阶段。在绿色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之后,所获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偿还种植者的贷款,一部分为种植者所得。对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种植户损失,由互助保险公司进行赔偿。endprint

通过上述的闭环运行,使得绿色农产品的质量、资金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能够有效提升种植户收益,促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5 基于供给侧导入的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策略

5.1 营销创新——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

针对当前绿色农产品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根本无法辨识的现状,提出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从源头做好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绿色农产品的加工、流通等过程进行全程信息采集。同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统一交易平台为产供销一体化营销体系的建立提供支持。购买者通过该平台即可完成绿色农产品的溯源。最后,通过融入网络连锁理念,拓展绿色农产品的销售路径。

实际运行过程中,以客户体验为核心,借助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在绿色农产品售前、售中和售后,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种植信息、流通信息及销售信息的全程采集,进而为产品溯源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提升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

把绿色农产品市场各主体集成在绿色农产品闭合供应链管理平台上,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绿色农产品供应源;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增加产品和服务种类的多样性,为消费者提供单类产品和套餐产品;通过引入预售模式,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及处理技术,实现绿色农产品的精准种植和精准销售。

5.2 物流创新——建立现代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

由于受到物流网络结构和功能设置不合理、管理和操作标准缺乏支持等因素的影响,绿色农产品及农资在流通过程中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缺乏安全保障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考虑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特性的同时,应用现代集成物流管理理念,构建出高效、绿色的农资供应链物流系统,实现降低物流成本、產品溯源、安全储运、安全使用、安全回收以及针对突发事件的农资产品应急管理等目标。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建立大中城市物流节点、与大中型超市合作等方式,减少流通环节,提升配送效率。

5.3 金融创新——建立股份制农村合作银行开展金融服务

在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农村担保体系不健全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之下,种植户贷款难问题仍然是影响种植户生产生活的关键性问题。同时,产业的转变和种植户收入来源的变化,使得种植户的金融需求发生很大改变。因此,应建立满足种植户贷款需求的股份制农村合作银行,为种植户提供农村金融服务。该银行可调整信贷结构和方向,主要用于种植户生产性投入所需的资金周转。通过该种模式有利于形成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新农村金融体系。同时,为保障种植户的切身利益,引入互助保险平台,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保障平台。在种植户利用该平台的过程中,通过闭环资金管理理念,可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使得农业生产资金能够做到专款专用,避免了被挪为它用的可能性。

在该闭环体系内,借助种植户所产生的各种交易、服务等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构建有效的种植户信用评价体系,可以简化种植户贷款手续并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

5.4 农技服务创新——建立农技服务超市完善农技服务机制

为满足种植户对科学种植技术的需求,为科技人员提供服务平台,在农技服务方面,结合种植户生产生活的实时化需求,建立农技服务超市。超市为种植户提供全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包括技术咨询、农资销售、劳务需求等涉农“一条龙”服务,同时,整合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农村闲散劳动力等资源。通过农技服务超市有效提升种植户科学种植水平,保障生产资料质量,进一步推广绿色农产品的种植,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农机服务创新实现信息对接,根据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为种植户提供土地歇种计划、科学种植计划,从根本上解决去库存、补短板问题。通过建立农技服务超市完善农技服务机制,实现了农技服务与种植户的无缝对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5 农资经营服务创新——构建多功能一体化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

良好有序的农资经营服务环境是农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符合市场规律,顺应环境变化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是提升农资经营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托。基于此,建立集供应、物流、金融、科技、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有利于提升农资企业、种植户的利益,降低农资生产、流通成本,转变各方经营理念。通过协调生产、流通、需求等不同农资主体的关系,有助于优化农资市场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决定和政府调控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农资供应链企业间的紧密协作,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农业发展。本市场体系运行过程中可以减少农资销售的中间环节,通过规模化、集中式采购,降低农资采购成本,提高种植户收益。

5.6 农机租赁服务创新——构建以金融租赁为支撑的租赁服务体系

为了实现集约化经营理念,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机具利用效率,结合黑龙江省的黑土地积温带信息,建立基于积温带数据的农机租赁服务体系。开展租赁服务的过程中,准确采集土地的积温信息,利用该信息组织安排农机的生产活动。同时,在开展农机租赁服务的过程中,引入金融租赁理念,将金融租赁作为农机租赁的创新模式,将“融资和融物”相结合,进一步实现农机推广,以及满足种植户的金融需求[12]。

5.7 信息服务平台创新——构建“互联网+绿色农产品产业”服务平台

通过建立基于移动APP的绿色农产品闭合供应链服务平台,对各环节进行集成。在对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进行整合,构建面向绿色农产品闭合供应链所有参与主体的“互联网+绿色农产品产业”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为绿色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提供信息发布与宣传、科学技术咨询、信息查询、农资和产品交易全套服务。构建过程中,以物流为纽带,实现种植户种植、农资供应及产品销售的高效衔接。同时,运用电子金融手段避免绿色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提升流通安全性。endprint

6 基于供给侧导入的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前瞻

6.1 促进种植户增产增收

在供给侧改革的引导下,通过本市场体系的运行,土地资源可实现统一生产规划,对于土壤肥力下降非常明显和地下水资源消耗过度的地块,可采取歇种的方法缓解。经过调整,绿色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都会得到提升,销售价格也会随之提高,同时,通过降低农资采购成本,拓展销售渠道,使得种植户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6.2 促进绿色农产品品牌的构建

在该市场体系的运作指导下,采取现代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对绿色农产品的产供销网络进行全程监控及管理,购买者能够更加直观地获得绿色农产品全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信息,同时,借助于产供销一体化的营销模式,会大幅度提升市场中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比重,促使全国知名乃至世界知名绿色农产品品牌的产生。

6.3 保障农资供应的安全与低价

在该市场体系运作过程中,将农资生产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合在其中,种植户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可以全部从该市场体系中供应,从而能够有效杜绝假种子、假化肥等事件的发生,保障了种植户的切身利益。另外,通过集团化采购,将大幅度降低农资的价格,为种植户节约了生产成本。

6.4 拓展农村贷款与保险业务

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重点指出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以及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的政策,该体系提出构建农业合作银行以满足种植户的贷款需求,从而拓宽了种植户的贷款渠道,帮助种植户节支增收,有效解决了种植户贷款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建立互助保险平台为种植户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机制。

6.5 提升农技服务水平及效率

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离不开种植技术的指导,借助于本市场体系,通过与农业技术部门的合作,可为种植户提供全程的种植、病虫害乃至市场行情等信息,使得种植户能够得到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生产技术服务,进一步提升绿色农产品的产出数量及质量。

参考文献:

[1]王 洋. 以供给侧改革引导农业生产结构优化[N]. 中华工商时报,2016-02-01(4).

[2]李国祥.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调整完善农业支持政策[N]. 上海证券报,2016-01-14(A01).

[3]张宏斌. 金融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加速器”[N]. 金融时报,2015-12-31(9).

[4]孔祥智.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 宏观经济与微观运,2016(2):104-115.

[5]农发行总行研究室课题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響及对策研究[J]. 调查研究,2016(1):30-34.

[6]徐 娜.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0(4):28-29.

[7]张淑芳. 四大担保模式化解农民贷款难题[J]. 现代经济信息,2010(11):206-206.

[8]毛 政,兰 勇,周孟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给改革探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1):9-14.

[9]赵丽华,王玉彪. 开展农机租赁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4):93.

[10]刘 婷. 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要素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8):527-531.

[11]徐长春,魏彩华,徐洲华,等. 地方特色小吃品牌建设与发展战略探讨——以“淮南牛肉汤”为考察对象[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2):525-527.

[12]李 理. 农机租赁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金融,2015(5):53-54. 范公广,孟 飞.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疆兵团地理标志品牌化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9):99-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发展策略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