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一体化建设

2017-11-22康霖

今日海南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经济圈三亚海南

文|康霖

浅谈“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一体化建设

文|康霖

省委书记刘赐贵在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协调是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是缩小区域差别、确保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扶持海口做大做优做强、建设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支持三亚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加快推进‘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充分发挥南北两极对周边市县的辐射带动作用。”这标志着,包括“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在内的区域协同发展正式被确定为今后一个时期海南的重大发展战略。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发展现状

根据有关规划,“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将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强化高端旅游、精品度假,全方位对旅游要素和旅游设施进行国际化改造,促进先行达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际标准,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示范区和国家全域化旅游示范区,并争取在2020年实现区域GDP总量占全省25%左右,旅游总收入占全省50%左右;到2030年实现区域GDP达到全省35%左右的远景目标。

实际上,自“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概念提出后,各相关市县均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提出了基于自身现实情况的参与方案,以期能够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中发挥自身优势,在充分融入省域“多规合一”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海南“十三五”规划实施并推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比如,三亚提出按照“交通互联、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更好发挥三亚的核心城市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陵水提出积极参与“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联盟理事会各项事务,并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产业优势,建设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互联网+旅游”发展信息保障服务基地,全面提升“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旅游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乐东和保亭也相继提出了自身参与方案。目前,《“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已经正式编制完成并通过审核。同时,为更好地推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建设,三亚、陵水、乐东、保亭等四个相关市县已经建立“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联席会议,并共同召开了2次专门会议,确定了“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架构等重要章程,审议通过了“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实施方案、旅游工作实施方案及分工表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机构设置等重要议题。可以说,在经历了相关市县各自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正式出炉以及“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联席会议启动等多项准备工作后,“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多规合一”工作和工作落实推动机制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内涵与外延

由传统旅游产业向现代全域旅游转型的实践范例。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海南成为唯一入选的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全域旅游”概念也被首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全域旅游不同于传统旅游模式,它更加突出旅游产业的核心地位,强调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也就是说,在全域旅游框架下,旅游产业将是产业的重中之重,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围绕旅游来布局。作为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地区,“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在全省全域旅游建设中的使命担当责无旁贷。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突出“大三亚”概念,所涉及的“一市三县”特别是三亚,是海南省旅游的“旗帜”;从产业发展上来看,2016年“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旅游总收入352.53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52.45%,旅游产业的优势地位毋庸置疑。因此,“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将会进一步突出旅游产业在该区域的核心地位,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强化高端旅游、精品度假,全方位对旅游要素和旅游设施进行国际化改造,促使其建设成为海南全域化旅游实践范例。

海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展示平台。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海南要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航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临港临空经济区,将海南打造成“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大平台、海洋发展合作示范区、中国(海南)—东盟优势产业合作示范区。可以说,融入“一带一路”这个国家级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南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规划,其中涉及海南的部分包括:支持海南建设南海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把海口、三亚列为合作战略支点,强化三亚国际门户机场功能。不难看出,三亚是整个海南在“一带一路”规划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一个城市,也是未来海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所在,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同时又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示范区,因此“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海南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举措。

推动泛南海经济合作的催化剂。“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和泛南海经济合作圈都突出了“经济”二字,强调区域一体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拥有诸多相似之处。与“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不同,泛南海经济合作圈是一个跨地区、跨国家的更大概念,是省第七次党代会根据海南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通过泛南海经济合作,可以有效加强海南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航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临港临空经济区,密切与泛珠三角“9+2”经济区、北部湾城市群的战略合作,协调推进琼州海峡经济带建设。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地处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最前沿;从产业发展上来看,“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所拥有的旅游产业基础优势更是在整个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内遥遥领先。因此,“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实际上就是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可以进一步发挥三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作用,推动促进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务实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在地区经济合作中的领导作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协作和区域分工,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新格局,并以此为基础辐射整个泛南海区域。

推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的政策建议

编制“大规划”。按照省域“多规合一”有关具体要求,在《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约束指导下,根据《“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具体要求,对三亚、陵水、乐东、保亭等“一市三县”现有“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其他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进行逐项梳理对照。“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通力配合,协同作战,摒弃固有思维、突破利益藩篱,具备大局观、拥有大视野。海南是全国省域“多规合一”试点地区,已经编制完成《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并报国务院审批。2016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海南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情况的报告》等相关事项。建议由新近成立的省规划委员会牵头组成专门研究队伍,在省域“多规合一”总体框架下,根据《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的刚性约束要求,对《“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和三亚、陵水、乐东、保亭“一市三县”各自现有“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其他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进行逐项对照梳理,统筹“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相关专项规划,针对其中可能出现的“地方发展规划”与“大三亚总体规划”相冲突部分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坚持“市县规划服从于大区域规划、大区域规划服从于全省规划”的原则,推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规划编制和推进实施更加科学合理。

构建“大交通”。继续坚持把安全作为旅游交通的头等大事来抓,坚决取缔一切存在的各类潜在安全隐患。不断优化完善现行旅游客运管理制度,按照“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选取个别市县作为试点下放旅游车辆审批权和管理权。尝试对现有省旅游客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和调动中心平台酬劳分配比例进行合理调整,适当扩大“一次分配”所占比重,降低“二次分配”所占比重,激发旅游客运车辆运营的积极性。整合“一市三县”旅游交通资源,加快现有机场、港口、公路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构造海、陆、空一体化立体交通网络。谋划在三亚建设大型“游客集散中心”,形成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区域内游客公共交通“一卡通”,游客客运联程联运、旅游车辆统一调配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发展的交通一体化问题。加快推进中线高速五指山—保亭—三亚海棠湾段建设开通进度,组织研究修建三亚新机场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及与其他地区路网融合方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针对重要旅游景区修建专门直达公路,争取实现“一个景区一条公路”,打通旅游交通的“最后一公里”节点。着眼于全省“四方五港”建设以及港口资源整合需要,根据各个市县的不同定位和各个层级产业链构成发展规划,按照“一港三基地”的组合原则对“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港口互联互通进行统一部署安排。即:三亚重点发展“邮轮+游艇”产业,陵水、乐东原则上不发展邮轮产业,将重心放在发展游艇产业。加快建设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统筹推进三亚半山半岛国际帆船游艇基地、陵水新村港游艇码头基地、乐东龙沐湾游艇码头基地建设,并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中、低端产业链有机组合。

设计“大旅游”。按照“一个世界级旅游城市、两个‘山海互动’特色滨海旅游城镇、一个民族文化养生栖息地”的“一市、两城镇、一地”(1+2+1)规划方案,突出不同地区的优势特点,对“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旅游产业进行细化分工。三亚可充分发挥自身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作用,利用现有旅游基础条件和配套设施优势,重点规划发展邮轮旅游、健康医疗、免税购物、临空产业、会议会展等高端旅游产业,努力将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陵水可依托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建设为基础,推动陵水南部滨海旅游区、中部丘陵旅游区和北部山地森林旅游区开发,发挥热带农业和南繁育种优势,逐步形成由海岸带—丘陵地带—山地森林—热带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山海互动”陵水特色滨海旅游格局;乐东可以加快建设“三湾”为契机,带动国际化娱乐项目建设,发挥乐东所特有的“毛公山”红色山海互动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整个乐东旅游产业纵深化发展;保亭可以充分发挥位于内地的区位优势,突出其有别于其他三个市县的“绿色”旅游特殊优势,以及拥有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优势和热带森林资源优势,依托民俗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以及呀诺达、槟榔谷、七仙岭等特色旅游景区,建设以少数民族文化、健康养生、旅游温泉、医疗恢复、山地养生等为特色的养生栖息地。比如,在医疗养生旅游方面,三亚可发挥301医院辐射带动优势,建设成为“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医疗服务中心;陵水可根据现有301医院后勤基地建设基础,突出自身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中的服务保障作用;乐东可利用莺歌海盐场的特色资源优势,参照以色列死海盐疗产业发展模式,发展“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特色盐疗养生;保亭可主打“绿色、富氧”牌,发展术后理疗、养生恢复产业,从而最终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体系完善的“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医疗养生旅游产业链。

(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本文责编/王亦晴 邮箱/jrhnwyq@163.com

猜你喜欢

经济圈三亚海南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An Analysis of Zhuang Language Policy in Guangxi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汉长昌”经济圈可行性分析及其影响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被惯坏的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