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南繁产业发展思路加速培育南繁产业集群

2017-11-21陈冠铭

今日海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南繁种业海南

文|陈冠铭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提出,“南繁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科技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上升到新的高度。

南繁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需要直面南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当前,海南应紧抓机遇,创新南繁产业发展路径和机制,建设国家种业体制改革试验区,培育全国性公共科研育种平台、国际性种业贸易平台,培育新型产业集群,将南繁基地打造成为面向国际的“南繁硅谷”,实现海南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紧抓机遇打造南繁发展新格局

海南的自然禀赋、区位地理条件、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南繁系统稳定性、南繁根植地方性、国家政策法规、南繁省份响应等因素,对南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正面效应。南繁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突出问题。

首先,南繁资源未转化为海南优势。一方面南繁机构近700家,科技人员近6000人,南繁基地未演化为海南的科技创新中心;另一方面南繁制种产业超过15万亩、产值近10亿元,但没能打造成为像甘肃一样的制种产业链,无法成为地方农业支柱产业。其次,缺乏产学研用相关的实体。目前全省与南繁有关的企业仅12家且分布在4个市县,全省农业科研院校所中仅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位于南繁核心区,缺少创新平台、孵化器等种业关联支持机构,对南繁产业拉动有限。同时种业创业的风险大,利益驱动不足,南繁科技人员欠缺创业激情,因此南繁创业人群少。第三,海南种子产业薄弱。南繁产业价值链两端在外,海南在种业上游和下游领域尚未培育出优势。一方面难与北京、安徽、山东、湖南等种业大省竞争;另一方面受台风、病虫草害等影响,在种业中游(制种)领域,难与四川、甘肃等省竞争。这些省份基本形成了种业集群,虽与南繁基地有密切关联,但对海南发展南繁产业的挤压效应明显。第四,没有种业配套优惠政策。政府是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其中政策引导是重要手段。种业作为农业的一部分,同样具有农业弱质性的一面,北京、深圳、合肥、武汉等地为了引导种业发展,纷纷在财政、土地、人才、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和留凤筑巢。最后,发展机遇可能稍纵即逝。一是国家在种业政策上没有给海南明确的倾斜,需要海南创新思路;二是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各省市区均在积极谋划布局;三是云南也在利用西双版纳、元谋等区打造云南特色的冬繁基地,产业竞争日益激烈。

面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海南应紧抓机遇,把握好南繁发展趋势。一是基地平台化。《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已明确提出了将南繁基地建设成为全国性的科研公共服务平台。海南应通过培育平台企业、科技中介和农业科研单位,培养一批具有高度服务意识、高超技能的专业人才队伍,推动南繁平台的建设,打造南繁平台经济,为南繁产业化奠定基础。二是产业融合化。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南繁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产业融合发展将是重要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跨产界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南繁产业融合的主要对象有生物技术产业、旅游产业。三是产业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种业正向世界开放,也必将走向世界,2017年6月27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瑞士巴塞尔宣布已完成对先正达的收购。作为南繁核心区的三亚市正在全面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全力加强城市治理管理,完善海陆空港经济综合功能,争取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和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这些都是产业国际化驱动新动力。海南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是博鳌亚洲论坛会址所在地,南繁种业有条件、有机会引进来和走出去。海南在南繁科研支持下,完全可以发挥地缘优势,加强区域内贸易合作。在海南尤其在三亚建立种业国际技术交流中心,扩大南繁科技影响力。四是事业产业化。南繁作为种业的重要环节,产业化已提到议程。南繁产业化是将南繁科技资源、人才资源转换为地方产业资本,将南繁产业打造成地方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做大国家种业的蛋糕。南繁产业化首先表现为南繁基地建设园区化,其次是南繁生产专业化。五是产业集群化。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集群学习效应和溢出效应显著,从而增强了产业的竞争能力。南繁已实现了空间聚集,通过转化南繁科技资源为地方科技资源,可以促进南繁空间聚集向产业聚集和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六是产业链条化。打造南繁产业链不仅让海南分享种业科技带来的高收益,还将是从根本上优化海南农业结构的重要举措。

路径创新 实现南繁产业化

一、产业化原则

一是问题导向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路的鲜明特色,是以探析解决问题为切入点,推进各项工作的发展。南繁产业化作为复杂多样的社会经济现象,在确立南繁产业化发展目标后,同样可以用问题导向分析南繁产业,发现南繁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方略。二是供给侧改革原则。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南繁产业化需从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等四个方面入手,推动生物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与南繁的融合;提高南繁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制种基地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创新制度与机制,增强对产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调配能力、协作能力;优化南繁空间布局,培育海南的产业优势;转变南繁产业发展方式,由供地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由服务南繁机构向培育南繁机构转变,由资源禀赋挖掘向生物育种创新发展,汇聚更多科研单位和企业南繁,实现集群发展驱动,将南繁基地打造成我国种业产学研结合先行试验区。三是协同发展原则。南繁将海南与其他省、市、区联系在一起,海南应积极借用“一带一路”“澜湄合作”“省部会商”等各类平台,加强与其他省市区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建立协调和会商机制,实现在南繁产业领域进行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四是创意与创新原则。各省、市、区在种业发展上意见高度一致,部分省份在发展种业方面优势显著,在争夺种业资源方面竞争激烈,种业已成为极端竞争的“红海”。南繁产业要实现发展需要实施蓝海战略,通过创意、创新来另辟蹊径,引导业态创新融合发展,将一部分社会优势资源分流至海南。蕴育创新创意人文环境,在培养专业农民、建设产业小镇、培育新型景区、发展会展经济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意,打造创意南繁产业;在生物育种、品牌营销、智能制种、种业贸易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打造智慧南繁产业。五是市场主导原则。种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个品种就可以催生一个产业。新时期产业政策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经济体的市场发育水平,针对不同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差异,推行差异化的产业政策。海南可以利用特区优势、南繁科研优势和海岛,在南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行率先立法,严厉打击侵权,引导种业科技创新资源在南繁基地聚集。六是政府引导原则。政府是培育产业集群的关键一环,因此政府要创造政策与机制条件,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地方与南繁省份、南繁机构、南繁人才的双向多方需求,实现地方与南繁共生发展。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实现多元投资驱动,实现南繁产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定位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南繁产业化在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和产业企业多重协同协作下,提出南繁产业发展目标是实现南繁产业价值链由低端向中、高端转移,建设国家种业体制改革试验区,培育全国性公共科研育种平台、国际性种业贸易平台,提升南繁基地吸引种业产学研主体的能力、服务全国现代农业的能力、影响国际交往合作的能力和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竞争能力,将南繁基地最终打造面向国际的“南繁硅谷”。南繁产业化不仅可以帮助实现我国种业跨区域、跨行业的创新协作,加速三亚国际化滨海城市进程,而且可以帮助解决南繁保护区建设发展问题、中国种业走向世界的管制障碍问题和我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为我国国际交流合作打开一扇新窗口,为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注入新的动力。

三、路径模式

首先,明确目标思路。统一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思想,在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优越的国际区位条件、独有的南繁系统、正在实施的国家南繁保护区规划建设以及丰富的南繁人才、品种和信息等资源潜力支撑下,增强产业实体成长、南繁系统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国际化发展战略和产业融合等内在需求动力,立足南繁、服务全国、辐射热区、转变理念、创新模式、优化政策,优先将三亚打造成为“南繁硅谷”。其次,创新发展路径。构建“创新创业驱动、资源配置驱动、产业融合驱动、产业模式驱动和聚集协同驱动”的产业发展路径模式,加速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培育创意南繁产业、培育产学研实体、培育新型产业结构和培育南繁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再次,夯实产业基础。关键是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大背景下,以南繁系统、制度政策为核心,以育制种科研创新和人才团队构建为动力,促进南繁嵌入地方社会经济,引进和培育南繁产业发展的主体。最后,在南繁微笑曲线两端发力。以创新创意、金融服务、放松管制、网络信息为突破点,以园区支撑、项目带动为切入点,重点发展南繁生物育种产业、打造南繁种业品牌,蕴育出新型南繁产业发展格局,最终打造南繁基地特有的育(育种创新)繁(种子生产)推(品种推广)销(营销网络)服(产业服务)一体化模式。

四、运行机制

一是区域创新机制。为实现创新创业驱动,需要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以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建立吸纳南繁人才的灵活机制,用利益引导南繁科研机构及企业在海南设立法人机构以留凤筑巢打造南繁产业组织形态,建立南繁技术战略联盟与各类学会协会,建立各南繁工程中心、实验室、区试站、新品种测试中心等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从而形成区域创新创业机制,培育出南繁产业的产学研主体。二是供给侧改革机制。通过资源的重新调配、组合、凝聚以创造出更高层次、更具活力的产业生产力;深化改革地方人力资源、社会管理、转移支付等制度以引导资源向产业企业主体倾斜;推进地方涉农事业单位改革并打破部门、层级和行业界限对涉农事业单位资源分类整合,以增强地方对南繁产业的科技支撑;破除所有制界限,力促资源整合,以实现农业集团化发展;培训职业农民以引导农民参与获利,引导建立制种、南繁服务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培育出以南繁为主体的新型产业结构,为南繁产业集群化和产业化奠定基础。三是技术融合机制。为实现产业融合驱动,面向南繁机构、面向种业国内外市场进行价值创造,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构建南繁育种材料、品种、人才、市场等大数据以实现信息增值,支持土地流转以机械化推动南繁制种产业发展,引入生物育种技术、航天育种技术、旅游产业、国际贸易平台、会展经济、文化产业等交叉渗透传统南繁育制种事业以培育高效南繁智慧产业,建立现代南繁育种体系以转变南繁产业发展式,实现南繁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四是市场引导机制。为实现产业模式驱动,运用金融工具、引入风险投资、设立产业基金以实现南繁产业快速成长,建设产业企业孵化器、孕育南繁品牌以增强南繁产业发展潜力,用科技平台带动、种业交易、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实现企业的业务再造,支持和引导企业、合作社、农户通过合作、合股等建立多种多层次、差异化利益联结,以标准化来实现南繁活动产品化,培育创意南繁产业,实现南繁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蓝海战略。五是政策立法机制。为实现聚集协同驱动,增强种业市场管理服务能力,减少南繁种业领域的管制,利用特区立法优势解决南繁知识产权立法、南繁管理立法等问题,创造良好的南繁产业财经政策、落户政策等,制定南繁品种及品种权国际交易政策以放松种子样本出口管制,为南繁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最终孕育出南繁产业集群和南繁产业链,实现南繁产业育繁推服务一体化。

猜你喜欢

南繁种业海南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登海种业
山西召开全省种业工作推进会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 提升稳粮保供能力
种业振兴,山西打出组合拳——访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军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奉献南繁 讴歌南繁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南繁杂交水稻制种田稻曲病逐年加重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热带宝岛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