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2017-11-17陈钰丽

未来英才 2017年21期
关键词:小学化倾向小学化健康

陈钰丽

摘要:随着社会生存压力增大,“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可。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满足市场的需求,众多幼儿园开始教授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占据了幼儿们大量的娱乐时间。如何减轻幼儿的学习负担,成了急需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教育;健康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

1、“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育成长有害。幼儿阶段是人类走向成熟个体的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的身体发育不全,处在比较薄弱的时期,无论是身体机体、各种器官还是神经系统等都十分脆弱。如果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小学知识点灌输,会让幼儿长期保持精神集中,令大脑产生疲惫感,会对其神经系统造成难以估算的损伤,并且由于幼儿无法长期的保持标准的学习姿势,容易使幼儿出现近视眼、驼背等身体变化。

2、“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害。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达不到所学习知识所必需的心理水平时,会引起其心理上的不适应,会让幼儿出现表情呆滞的情况。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健全,没有较强的综合学习意识,如果过份的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去完成学业和相应的作业,幼儿会因为智力的欠缺而导致学习吃力,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厌烦、抵触感,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抹杀了幼儿对知识的向往[1]。

3、“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究其根本就是在进行单一方面的智力培养,这样的培养方式只关注单独的智力和技能的发展,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做不到全面发展。最后,幼儿非智力方面的发展能力被弱化了,对于单育的追求,导致全面各育的忽略,最后形成了不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局面,造成了发展的片面性。

4、“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产生危害。由于一些幼儿园选用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作为授课依据,所以,部分课业内容和小学一年级产生了重复,幼儿在入小学后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会导致幼儿产生自满的心理,并且逐渐形成不爱思考、不动脑的学习陋习。而当幼儿升入小学较高的年级时,无法突然适应学习内容的增多,会导致学习上明显的无力感,出现成绩的下滑,无法跟上学校的授课进度,对幼儿日后的长期学习生活有害。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幼儿园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错误认知导致的。很多家长只知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严格地要求幼儿在学习知识方面不能落后,比如有些家长会在幼儿放学回家后关切的询问孩子今天都学习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学会了吗?如若通过询问幼儿得知幼儿园传授的知识点过少,就会认为幼儿园并不尽职。由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认知情况不够完善,导致了幼儿园会有意识地教授小学课业,来迎合家长的想法。其次,幼儿园的教育定位不明确。幼儿园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教育机构,它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服务社会,通过服务获取一定的收益。不过,有些幼儿园的教育定位却直指经济利益,迎合市场地进行着小学课程的教授。在民办幼儿园、承包的公立幼儿园中这种迎合市场的现象最为突出,他们推出各种凸显孩子个人特长的授课内容,诸如:识字、外语、速算等各种专门教育,家长通过看到孩子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对幼儿园给予很高的评价和认可。不过,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何形成孩子的兴趣爱好、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等方面的教育,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再次,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不高。幼儿园教育有别于小学教育,它更加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应试教育去培养高分,可是一些幼师却错误的认为幼儿园也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所以他们有意识地把更多的小学知识,拿到幼儿园教育中来。他们更倾向于管理和约束型教学,逐渐形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最后,监管力度不够。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相应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研究部门应该对幼儿园教育进行一定的监督,保证其教育的规范性。并定期举行培训活动,提高从业者的素质[2]。

三、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1、职能部门发挥其作用。幼儿园教育不单纯只是幼儿进入小学前的铺垫性教育,它应该得到社会的广泛理解和关注。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发挥其监督的权威性和扶植的功能性。所以需要职能部门建立标准、合理、科学的幼儿园教育评估体系,作为幼儿园办学的规范性指导;同时也需要给予社会办学的幼儿园在资金和政策扶植,让幼儿园不再单纯地追求经济价值,把迎合市场需求放在首要位置。

2、幼儿园明确教学理念。好的幼儿教育是以培养幼儿综合素质为根本的,所以幼儿教育要围绕幼儿这个根本点,把幼儿当成成熟的个体,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幼儿入学准备教育中的重点方面:身体素质优良并具有一定的动作技能,语言表达上无明显障碍,认知水平的建立和初级知识量的储备,情绪的控制和社会性意识,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养成。

3、提升幼教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直接导致幼儿园教育的成果,提升幼教从业者的个人素养很有必要。通过培训的方式,使幼教从业者明确:①幼教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幼儿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养成有利于成长的行为习惯,提升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等。②了解幼儿的学习特性,明白幼儿通过感官和行动进行学习。增加幼儿学习中的体验感,真正从实际关注幼儿发展,避免“小学化”现象发生。

4、提升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意识。首先,针对家长的认识偏差,进行专门的培训。针对性的向家长灌输正确的幼教理念。让家长注重关注幼儿的成长情况,介绍幼教的培养方向和成因,组织并让家长参与专业性的教育讲座,使家长明确幼教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其次,加大幼儿从业者和家长的沟通机会。运用新型沟通工具,如微信等建立家长群,及时的把新的教学概念,儿童观传递给家长,使家长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最后,幼儿园、社区等应发放相应的宣传资料。通过宣传幼教文件和各种真实教育案例,让家长从更多方面了解幼教理念,最终走出对幼教的认识错误误区。幼教的根本目的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幼教不单纯是为了幼儿能顺利升入小学与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它主要是为了培养有益于幼儿一生身心健康的习惯和意识,幼教从业者要始终明确幼教任务,逐步放弃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同社会、家长一起还原幼教的初衷,做到从幼儿的實际情况出发,真正关心幼儿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黎安林.对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问题的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4(3):30-32.

[2]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管理转型过程中存在问题辨析[J].幼儿教育,2002(11):4-5.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化倾向小学化健康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要想花开果硕, 切忌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