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有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2017-11-17梁新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3期
关键词:阻塞性有效率协同

梁新玉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有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梁新玉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对临床有效率及预后的作用。方法纳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共92例,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FEV1、FEV1/FVC和VCmax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出现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针对COPD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协同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1],该病的发病率较高,属于气流受限的疾病,该病的病程较长、预后较差,因此在临床中需进行有效的护理。协同护理模式为临床中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干预的重点,强调了患者的积极参与[2]。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COPD患者,观察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预后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1—12月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共92例,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3];(2)年龄40~80岁;(3)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2)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3)合并其他肺功能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01±3.12)岁;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平均年龄(55.86±3.0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如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行低油、低盐等饮食,在患者入院后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针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并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嘱咐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服药等。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1)护患关系的建立:在患者入院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入院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入院指导,详细介绍医院环境,使患者及家属对环境有适应,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关于疾病知识的需求,并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2)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家属讲解COPD的相关内容,依据患者的病情及文化水平制定出健康宣教的内容,以健康手册、视频或PPT的形式进行,向患者及家属讲解COPD的病因、治疗,并讲解协同护理模式的实行意义、方法等,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依从性。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n FEV1(ml) FEV1/FVC(%) VCmax(V/L)对照组 46 1 842.41±153.42 62.42±10.05 2.12±0.16观察组 46 2 431.42±202.16 75.43±10.91 2.86±0.20 t值 15.741 5.949 19.596 P值 0.000 0.000 0.000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有效率:依据相关参考文献[4]制定出相关的临床疗效,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改善,肺功能出现正常;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出现好转,肺功能部分恢复;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未出现改善甚至加重。(2)预后情况: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随访1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EV1/FVC和VCmax。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有效率

经秩和检验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300,P<0.05)。见表1。

2.2 肺功能指标

两组患者干预前FEV1、FEV1/FVC和VCmax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出现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3.1 协同护理模式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疗效

COPD因病情长,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中针对该病的治疗较为重视,但对护理措施的忽略较为严重,使得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达不到预期[5]。协同护理模式在了解患者的病情基础上,建立了护患信任的关系,从而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指导患者[6-7]。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COPD患者,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4]。证明了协同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中经系统的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后,鼓励了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护理,促进了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8],因此提高了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及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有效率。

3.2 协同护理模式能有效的改善预后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后,结果表明观察组的肺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高,由此表明协同护理模式能合理的调配护理资源,提高临床有效率的同时,对患者的肺功能具有较大的改善,培养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确保了临床护理措施的实施干预效果[9-10]。

综上所述,经协同护理模式干预COPD患者后,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并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1] 寇佳.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6,3(2):88.

[2] 姜淑霞,程建云,牛琴,等.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2):241-243,247.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6-17.

[4] 施惠,李侠.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医药前沿,2016,6(31):303-304.

[5] 吴军勇,李莲,乔有萍. 呼吸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6):895-898.

[6] 黄炎辉,蔡莉莉,冯琴梅.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229-230.

[7] 邹继云,魏景东,魏影.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248-249.

[8] 骆永梅,席明霞,王慧容,等. 协同护理模式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42-144.

[9] 骆永梅,席明霞,卿利敏,等.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2):32-34.

[10] 姜艳. 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203-204.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l on the Efficienc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LIANG Xinyu Hubei Province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Laifeng County Jiusi Town Center Health Center, Enshi Hubei 445705,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l on clinical efficiency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sA total of 92 patients with COP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46)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46 cases, given collaborative care model.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EV1, FEV1 / FVC and VCma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lung function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P < 0.05),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P <0.05).ConclusionFor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using cooperative nursing m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collaborative ca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rognosis; lung function

R473

A

1674-9316(2017)23-0176-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3.087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旧司镇中心卫生院,湖北 恩施 445705

猜你喜欢

阻塞性有效率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很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