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FO共享单车创始人戴威共享改变世界,小黄车行进在路上

2017-11-16

北广人物 2017年13期
关键词:戴威黄车山地车

OFO共享单车创始人戴威共享改变世界,小黄车行进在路上

戴威身材挺拔,留着利落的短发,长相白净。他对数字很敏感,喜欢先讲这件事发生在何年何月,甚至具体到某一天。

创业之初屡受挫,最惨时账面上只剩下400元

还在北大读本科时,戴威就想过要做自行车预约出租和太阳能移动自行车车棚的项目。2014年,他结束了他在青海的支教,返校后就和张巳丁、薛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开始了创业。他们最先做的是在网上出租山地车,想法也很简单:一辆车一千块钱,日租金80元,一个月就能回本。可他们的网站开通后,两个月才接了一单生意。怎么会这样?戴威认为问题应该是出在没有找到用户。于是,他们又注册了一名为“OFO”的微信公众号,改以微信招揽用户了。

OFO微信公众号开通后一个月,就获得了15000人的关注。他们还开展了两种卖车业务:一种是卖新山地车,可以分期付款,到这个公众号停用,他们一共卖出去了5辆车;一是精选二手山地车,800元收上一辆二手车,翻新后再以1200元的价格卖出,到这个公众号停用,他们一共卖出去了20辆二手车。折腾了两个月,他们又想改做长途骑游项目,如环海南岛、环台湾岛等,为了融资,几个年轻人反复演练,还找来朋友当观众,并分配好了任务,戴威负责讲述自己的支教经历,薛鼎负责讲述自己的奋斗史,张巳丁则主讲自己如何勇敢的故事。让戴威没想到的是,唯猎资本的创始人肖常兴在听他聊了40分钟的支教经历后,刚听了他3分钟的项目内容,就打断了他,说:“行了,就这样吧,我给你们投100万,一会儿我还有个会。”

随后,OFO便推出12天7999元的环台湾岛骑游项目,春节期间,他们一下子组了5个团,挣了几万块钱。为了增加用户,春节后,他们又做了一次激进的推广,和200个租车店谈合作,扫码送脉动。但每天3万多块钱补贴,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实际的订单,反而将100万元资金用得差不多了。当账面上只剩下400元时,戴威决定回到学校,做一个平台,把同学们的车都收过来,再向外租。他又去找肖常兴融资,肖常兴又给了他们100万元。正是这笔钱挽救了OFO。如果以买车的方式租车,融来的钱很快就会花光。戴威提出了用共享的方式收车。当时,张巳丁觉得这无异于空手套白狼,大家都不傻,为什么要把车给你呢?但几人也都同意先按着这个想法试一试看。

在正式行动前,戴威曾在校园里做了一圈调研,几乎都是质疑的声音。OFO内部也觉得把1000辆车放在校园里让人随便骑,肯定是有去无回。不过,OFO的几位联合创始人一直都很有默契,他们吵归吵,但最后都还是会听“老戴”怎么决断。戴威认为共享是一种需要长期培养的习惯,他决定先自掏腰包采购200辆小黄车投入校园,用户只要共享了一辆车,就能获得200辆小黄车的使用权。6月,他们终于收上来了第一辆单车,张巳丁记得那是一辆破旧的蓝颜色的山地车,“至少有一个人愿意支持我们。”之后,他们又陆陆续续收上来了几百辆车,到8月底一共收了一千多辆。现任OFO深圳城市总经理的纪拓当时是专门负责给收上来的车喷漆、装车牌、上车锁的。那个时候,他不管走到哪儿,包里都背装着铁丝、钳子,还有车牌和车锁。收车高峰时,他一天要接三四十个电话。上门取车不光是给车上牌,还要给想要共享的同学讲解如何共享。

校园共享单车计划

2015年9月7日,是OFO校园共享单车计划正式开放的第一天,他们得到了200份订单,第二天,300单;第三天,500单;第10天,1500单……至10月底,他们的日均订单量已稳定在了4000单,项目终于运转了起来。之后,他们又把共享单车推广到了北航、地大、农大、北语和人大。到12月份,他们的日订单量已接近了两万单。

当时,金沙江创投的合伙人罗斌到北京大学办事,看到路上有很多辆小黄车一闪而过,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因为它抓住了学生的刚需,并且是高频次的。罗斌打了OFO的客服电话,说自己是投资人,想给他们投资,戴威他们半信半疑,当时都快春节了,投资人还上班吗?但戴威还是联系了罗斌,约在第二天在国贸三期56层见面,朱啸虎中途也加入了交流。戴威给朱啸虎算了一笔账,如果未来所有从地铁公交下来的乘客都用他们的单车做短途接驳,使用频率可能会有几亿次,是个比打车大十倍的市场。“我感觉他当时眼里放出了光。”戴威说。2016年1月30日,刚刚拿到金沙江创投1000万元投资的戴威和张巳丁两人趴在国贸三期商城的围栏上,感叹不已,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两人都有点晕乎乎的。

2016年春节后,拿到A轮融资后,OFO又进入了北京20多所高校,同时逐步向武汉、上海等南方城市拓展。但奇怪的是,OFO在北京进驻的学校数量虽然增加了五倍,但订单总量却没有明显增长。戴威当时计算过,一个学校单车的投放量为100辆时,边际效应最大,投多了反而浪费。于是,就把原来一所学校的车分散到了几所学校。但如此一来,很多刚培养起来的用户,又觉得不方便了,就不再用了。这样到了4月份,他们的订单还是停留在每日两万多单的水平上。

戴威为此很是焦虑。后来,他终于想通了,OFO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只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站在这个角度上,他决定调整投放策略,不再以撒胡椒面的方式向多所学校投放单车,而是只挑了8所重点学校,集中投放;同时推出单双号政策,单号车只限在校内使用,双号车在支付押金前提下,可以骑出学校,但必须由本人骑回。“2.0计划”实施后,订单一下子从2万单涨到8万单;5月17日,他们的日订单量竟然达到106322单。5月26日,OFO又获得了经纬创投的1200万美元投资。2016年9月,全国各大高校一开学,OFO的订单一下子涨到了日均40万单,收入也从过去几个月的每月一百多万元,涨到一千多万元。10月,他们又获得了来自“滴滴出行”等投资者的1.3亿美元投资。“如果还是2万单的话,我们肯定拿不到B轮投资。”这句话戴威说了好几遍。

奋起直追切入城市市场

2016年10月11日,OFO正式走出了校园,吹响了进军城市市场的号角。在北京,他们最先了做了东大桥、东四十条、三里屯等十几个点,每个点投放了100辆车。他们也吸取在校园初期推广时的经验,都是直接投放小黄车,而没有花大力气倡导市民共享自有单车。“因为市民首先会想到的是要不要把自己的车拿出来给上万人用,而不会首先想到共享后上万人的车也可以让自己骑。戴威说。城市和校园最大的差异在于无边界。进入城市,投放1万辆车也很快会被稀释。OFO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用户想骑车的时候有车骑。“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增加供给。目前,在开通服务的22个城市,到2016年,他们投入的城市用车已超过了100万辆。

戴威还说:“2017年将是共享单车大爆发的一年,也是行业内面临大洗牌的一年。‘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同样适用于共享单车行业,头部企业的领先优势将会持续放大。OFO将在2017年覆盖到全国100多座城市,同时开始全球同步运营。我们已选择了旧金山、伦敦和新加坡作为我们全球化的第一站。” 据《财富》杂志整理

猜你喜欢

戴威黄车山地车
戴威重回ofo
牵挂一辆共享单车
4款山地车脚蹬的测评报告
千里达轻量化山地车双雄——X-TREME极限X1&极限X7
幸福的小黄车
波兰市场由山地车向城市自行车转移
小黄车在哭泣
雨中的小黄车
ofo戴威:你看到的是问题,我看到的是机遇
戴威:骑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