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本地化翻译研究现状与启示

2017-11-15崔启亮张璇

速读·下旬 2017年11期

崔启亮++张璇

摘 要:本文收集2008年至2017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本地化翻译研究相关文献,运用引文空间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III绘制图谱,运用定性、定量及理论推演相结合方法,分析发现国内本地化翻译研究热点在于翻译技术、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结果表明:中国本地化研究在2011年始蓬勃发展,研究群体逐渐庞大,论文发表数量逐年攀升,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研究方向单一,研究平台缺失,论文以描述性研究为主,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等。本文对研究现状进行述评与反思,以期能促进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一话题的关注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本地化翻译;Cite Space III;可视化计量分析

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翻译本地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提供本地化服务的公司数量逐年攀升,服务范围逐步扩大。本地化是本地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走进来,需要借助本地化来实现区域化全球化的目标,社会需求推动开展本地化学术研究。苗菊、朱琳(2008:12-17)在2008年第5期的《中国翻译》杂志发表的题为“本地化与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的论文,揭开了国内学者研究本地化的序幕。10年后的今天国内学者在本地化领域的研究现状如何呢?在“一带一路”动议推动下,在中国文化和企业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本地化研究现状,有助于构建本地化理论体系,丰富本地化研究内容,指导本地化人才培养,助力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

国际上对于本地化以及本地化翻译起步早,并且研究范围研究层次都处于高水平,国际上许多学者都为国际本地化翻译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如Miguel Angel Jiménez-Crespo(2013)Translation and Web Localization.London & New York 学者Dunne,K.J.(2006).Perspectives on localization.学者Esselink,B.(2000).A practical guide to localization.相比而言,我国本地化研究处于发展状态,刘明(2013)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本地化翻译研究立足于信息经济的角度阐述我国本地化发展现状。因此,本文从国内本地化翻译研究出发,系统梳理了当前本地化翻译研究现状,旨在探究当前国内本地化翻译研究成果,并且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厘清本地化翻译研究方向。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技术,利用Cite Space软件考察2008—2017年间中国知网(CNKI)本地化论文,力图呈现国内本地化研究的热点和特点,并对国内本地化研究方面的差异进行述评与反思。

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对“本地化”的定义是“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过程”(Arle,2007)。中国翻译协会(2011)对本地化的定义是“将一个产品按特定国家/地区或语言市场的需要进行加工,使之满足特定市场上的用户对语言和文化的特殊要求的生产活动。”本地化翻译是产品本地化过程中的翻译过程,是本地化活动的关键环节。

使用知网(CNKI)的“高级搜索”功能,查找2008—2017年“主題”为“本地化”或“本土化”,并且“关键词”为“翻译”的全部文献。查到106篇文献,根据前述本地化的定义以及本地化翻译的描述,人工筛选去除与本地化翻译不相关的文献后,共选择61篇(搜索日期为2017年3月12日)国内本地化翻译直接相关的论文。

下面结合知网的图示分析和知识图谱Cite Space III软件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深度分析和挖掘共被引数据,考察本地化知识领域的基本情况,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呈现。

三、国内本地化翻译的热点话题

文章的关键词是文章核心内容的提炼,在某一领域的文献里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就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Cite Space III提取了最近十年的国内本地化翻译的关键词,并绘制了国内本地化翻译发展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从中国知网(CNKI)下载前61篇论文的信息,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单位、关键词及摘要,保存为文本(Txt)文档。使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文献分析,输出类型为“Refworks”首先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2008—2017年间作者和科研单位进行分析,探索近10年来翻译研究领域内高影响力作者和科研单位;其次采用词频共现方法分析2008—2017年间的论文关键词,以期探讨这一时期我国翻译研究的热点问题;最后对论文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追踪翻译研究的前沿及发展态势。

对于研究热点的捕捉有利于了解一定时期内学科的核心课题及研究发展动态。关键词往往反映和代表文献的核心内容。如果某关键词在众多文献中反复出现,可以认为该关键词所代表的研究课题能反映出学科的热点。为了梳理翻译的研究热点课题以及变迁,借助中国知网(CNKI)和Cite Space统计并分析论文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以及在不同文献中的共现频次,从而获得学科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图谱。

(一)作者和科研单位分析

作者群体及其科研单位是科研活动的实施主体。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作者群体的观点往往能反映学科的理论热点和前沿。因此,分析作者群体和科研单位有助于了解学界内的高影响力作者和高水平科研单位,跟踪高影响力作者及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有利于把握学科的理论动态和发展趋势。(王传英,崔启亮,2010:8)这可通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统计作者和科研单位的出现频次来分析。

在2008年—2017年间,在翻译期刊(如图2)《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和《上海翻译》、外语教学上发文较多的作者包括崔启亮、苗菊、朱琳、王传英、王华树、冷冰冰等。

从图1科研单位来看,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我国近10年来本地化翻译研究中占重要地位。endprint

从图3可知,从作者群体来看,王华树、王传英和崔启亮等学者可视为我国本地化翻译研究领域内的高产作者,他们近5年来在翻译期刊上的发文量在9篇以上。

(二)本地化翻译研究热点关键词分析

图4为经过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统计出来的《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和《中国科技翻译》3种翻译期刊2008—2017年有关本地化翻译研究的高频热点关键词可视化图谱。节点代表论文关键词;节点越大,则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位于节点上的关键词共现关系。图中比较大的节点包括:本地化、翻译服务、翻译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等。由此可见,近10年的本地化翻译热点主要集中在课翻译应用的研究,包括:本地化、翻译服务、翻译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项目管理等。这表明近10年来本地化翻译研究领域趋势不断加强,不仅仅局限于翻译本身,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图4 翻譯类期刊2006—2017年本地化翻译热点关键词

除关键词统计频次之外,Cite Space还可以通过提取关键词中心度(centrality)来衡量某一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的重要性。中心度高的节点往往在共线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其他节点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综合分析节点的频次和中心度有助于了解学科的重点核心课题。表1是Cite Space统计出来的关键频次和中心度。表1中心度高的关键词包括:翻译策略、翻译理论、计算机辅助翻译、本地化翻译、项目管理等。这些课题侧重于翻译领域跨学科研究,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和翻译相结合,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研究频次和中心度,并对研究频次和中心度进行排序,(如表1中)明近10年翻译研究者依然对翻译本身的研究保持较高的关注。其次,本地化翻译既具有较高频次(180),又具有较高中心度(0.6),这表明本地化是近几年来的新兴课题。本地化不是一个新兴话题,最远可追溯至远古时代,但作为一个学科研究领域的时间并不是很久。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云数据的发展,翻译己不再是一项简单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涉及语言本地化、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和语言咨询的新兴行业。(李茂君,农玉红,2016:**)

通过该图谱可以得知,当前翻译研究本地化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包括:翻译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本地化服务、翻译事业、翻译服务和语言翻译及翻译硕士(MTI)。计算机辅助翻译涉及利用软件工程技术和语言技术辅助翻译过程,因此它应当归属翻译技术研究范围。由图可见,翻译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本地化所代表的节比较大,它们是本地化研究领域中重点关注的课题。因此,国内本地化研究领域热点方向为翻译技术。翻译技术指翻译行业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和电子翻译工具,具体包括机器翻译、翻译记忆系统、术语管理系统、软件本地化工具以及在线词典、术语库和语料库等(袁亦宁,2005:51)。翻译技术是本地化翻译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一方面运用翻译技术可大大地减轻翻译工作者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同时借助翻译术语库和翻译管理可提高翻译质量和工作效率。此外,将翻译技术运用于译者培训,可帮助学习者快速熟悉翻译实务,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因此,翻译技术成为本地化翻译研究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地化研究领域第二个重要课题是本地化。国内翻译学术界21世纪初才开始关注本地化翻译。最初,翻译学术界认为本地化翻译属于一种特殊的翻译实践,属于科技翻译范畴。但随着本地化翻译内容、形式、能力要求的变化翻译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本地化翻译这一术语。根据当前的3种翻译期刊发表的论文,己有多位学者就本地化翻译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课题:①本地化与翻译教学相结合的探索;②本地化翻译规范;③本地化与翻译人才培养;④本地化技术及流程等(袁亦宁,2005)。

借助Cite Space,分别考察近10年翻译类期刊每一年度关注的本地化翻译热点问题,从而对近5年来中国本地化翻译研究的热点课题作一历时考察,分析每一年本地化翻译研究热点问题的演变。本文从Cite Space。数据中提取了每一年热点关注的前5个问题(见表2),从中可反应10年中国本地化翻译研究热点课题的演变。

此处添加一段文字,对表2内容的分析。

通过对本地化翻译研究的热点课题(表2)进行分析,表明近十年来的本地化研究热点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翻译服务、翻译技术、本地化翻译、翻译质量、计算机辅助翻译这几个方面,从早期2007—2009年语言翻译更多关注本地化翻译、语言翻译服务方面。另外,对于翻译课程设置以及翻译人才的培养也保持了较高的关注。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学术界对于本地化翻译研究的热点话题又有所侧重,并不是每一年都会关注翻译专业和翻译人才的培养;但是对于翻译技术、本地化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每年都会保持高频的关注度。由此可见,本地化翻译热点课题研究重心还将围绕翻译技术领域进行深化,同时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和探讨,拓展外延领域。

四、翻译研究前沿动态可视化分析

为了全面分析本地化翻译研究的发展和演变,不仅需要从研究作者、科研单位及热点课题等微观方面了解,还需从翻译学科的宏观层面进行梳理。采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的聚类分析方法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冯佳、王克非等,2014:11-20)聚类分析方法的原理基于文献之间的共引关系,共被引分析:文献的共被引分析、作者的共被引分析以及期刊的共被引分析,节点大小代表文献、期刊或者作者的被引次数,连线的颜色代表首次被引的时间。(chen,2006:359)

主题、关键词或WoS分类的共现分析,节点大小反映的是主题、关键词或者领域的频次。即文献间关系越相近越容易形成一个聚类,Cite Space再从高度相近的文献摘要或关键词中抽取高频出现的短语作为聚类名称。通过Cite Space聚类分析,可获得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翻译研究网络清晰的认识。

经中国知网聚类分析,共获得6大聚类(如图5)。图5呈现了近10年来的本地化翻译研究领域和课题。表3列举了近10年翻译类期刊本地化论文的4个主要聚类。

由此可见,近10年来,本地化翻译研究领域热点核心话题包括:本地化服务(剪影度为0.887)、计算机辅助翻译(剪影度为0.819)、翻译技术(剪影度为0.869)、翻译服务(剪影度为0.902)。其他研究热点话题包括:项目管理、译文质量、翻译质量、本地化行业等。同时选取10篇文献共被引分析中国内本地化研究影响力较大的引文(如表4)。以这10篇文献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对本地化及与其有关的课程教学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俞敬松,王华树,2010;钱多秀,2009;王传英,崔启亮,2010;崔启亮,2012),翻译与本地化课程需要根据企业对员工专业技能的需求进行设置,理论讲解与实际操练相结合,培养顺应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专业化及职业化人才。此外,影响较大的文献当中还有涉及概念阐释、理论建构以及实操方法的内容,以普及本地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信息化时代应用翻译体系的组成以及本地化工程技术实践方法等。(吴萍,2005—2016:16)

五、启示与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全球化、国际化、本地化和翻译组成的GILT行业是本地化产业的全面体现,本地化翻译与、文化交际和商务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推动中国企业深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学者应该根据企业本地化的需求和实践,对本地化现象进行描述和总结。

启示和建议可以从四个方面论述:①加强本地化专业设置和人才教育;②加强本地化学术的多方位、多层次研究;③本地化在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实践;④国家和行业协会对本地化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建议。每一个方面分别使用一段文字描述。

1.加强本地化学术的多方位多层次研究

与国际本地化翻译研究发文数量相比,国内研究并不多,应该给予重视。本地化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因此,研究應借鉴并结合其他学科的一些方法或范式进行定量、定性或混合研究,丰富本地化翻译自身的研究体系。国内外对于本地化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均是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与传统翻译教学不同的是,当前互联网对于翻译的影响很大,因此本地化翻译教学应该关注新的研究方向,比如基于互联网的翻译管理系统(TMS),基于“云翻译”的人机交互翻译技术,新型翻译模式数字化文本体裁的文本特征与翻译策略等。

(1)加强本地化专业设置和人才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生入学水平逐步提高,市场经济对于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外语教学随之转入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时期(胡文仲,2014)。发展本地化业,人才是关键,然而我国现今面临着本地化人才短缺问题。“2011年全国及天津滨海新区企业本地化人才需求调查”中显示,“各型企业在招聘本地化人员过程中遇到了相似困难:在语言与技术方面具备出色能力同时又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有限”,大型企业选择此项“比例竟高达100%,说明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王传英,2012:69)。因此,要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专业化、应用型的本地化人才。

当前,我国本地化专业化培养已取得以下进展:翻译本科专业(BTI)、翻译专业硕士(MTI)已经确立并实施教学,翻译专业博士(DTI)已经开展多次论证,为培养满足我国企业“走出去”所需的专业化和应用型翻译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MTI教育已经设立了本地化翻译方向。但是仅仅高等院校自身培养人才还不能在技术层面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高等院校还应该积极与“走出去”的企业、本地化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加强合作,规划和调整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通过建立实习基地、聘请兼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合作编辑出版教材、指导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

(2)本地化在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实践

本地化并不是翻译服务的新名词,而是决定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向全球的专业服务,关系到企业国际化的效率和效果,影响企业的市场品牌和用户形象。企业“走出去”需要全体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具有本地化思维,熟悉和遵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市场的语言、文化、法律、习惯等因素,这是本地化的内容之一。“战略国际化,行动本地化”应该成为企业走出去的座右铭。为了充分发挥本地化的价值,应该将本地化作为企业走出去的先导性工程。企业需要将本地化提到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将本地化纳入企业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并使企业的本地化达到全球化管理和技术水平,渗透到企业全球化运营、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客户维护等方面。本地化并不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国际化的最后一个步骤,而是应该融入企业经营和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必须认识到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不是增加企业生产的成本的工作,而是扩大市场规模,增强用户体验、提高企业品牌的价值所在。

2.国家和行业协会对本地化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建议

此部分院校和机构需要加强本地化领域的研究,为我国“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专业的本地化信息服务。例如,“2013年5月,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与上海市虹口区政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成立上海文化贸易本地化基地,开创了政产学研结合的全方位的专业本地化平台建设;同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传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成立了‘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旨在为本地化和语言服务领域的产学结合探索出一条新路”(中国翻译协会,2014:34);2015年全国高校首个以“语言服务与管理”为研究目标的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积极开展国际和国内本地化市场发展状况研究,加强本地化专业人才培养,通过整合学术和产业资源,加速本地化研究成果的转化,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企业的全球化,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endprint

六、结论

当前中国本地化翻译研究热点话题主要集中在本地化、翻译服务、翻译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项目管理等。研究涉及的概念有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下翻译的变革、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以及本地化翻译的技术研究等。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占主导,研究方法多样,定性和定量各占一部分比例,但是定性和定量的混合研究比较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各有不同。

基于本地化研究趋势日渐增长,研究领域出现跨学科态势,在未来本地化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本地化的热点问题如本地化与翻译教学相结合的探索,本地化翻译规范,本地化与翻译人才培养和本地化技术及流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应该结合本地化的应用实质,将本地化翻译技术与本地化翻译能力相结合,本地化翻译实践与本地化翻译流程相结合,更好得实现中国文化输出以及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Anthony Pym,The Moving Text:Localization,translation,and distribution[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4.

[2]Chen,C.(2006).“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57(3):359-377.

[3]Dunne,K.J.(Ed.).(2006).Perspectives on localization.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4]Donald A.DePalma,He?le?ne Pielmeier,Stephen Henderson,and Robert G.Stewart,The Language Services Market:2015-Annual Review of the Translation,Localization, and Interpreting Services and Technology Industry[R],Common Sense Advisory,Inc,2015.

[5]Esselink,B.(2000).A practical guide to localization(Vol.4).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6]Jiménez-Crespo,M.A.(2013).Translation and Web Localization.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7]Keiran J.Dunne.Perspectives on Localization[M].Kent State University,2006.

[8]LISA.全球化行業入门手册[M].LISA,2007.

[9]崔启亮.中国本地化行业二十年(1993—2012)[J].上海翻译,2013(2):20-24.

[10]刘明.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本地化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3.

[11]冯佳与王克非等.“近二十年国际翻译学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01):11-20.

[12]胡文仲.试论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01):111-117+160.

[13]李茂君与农玉红.“我国当前翻译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上海翻译,2016(04):9-11.

[14]苗菊,朱琳.本地化与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翻译,2008(5):12-17.

[15]王传英与崔启亮.“本地化行业发展对职业翻译训练及执业认证的要求”[J].中国翻译,2010(04):95.

[16]吴萍.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本地化研究分析[J].2005—2016.

[17]袁亦宁.“翻译技术与我国技术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技翻译,2005(01):5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