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2017-11-14蒋浪川

法制与社会 2017年30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

摘 要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正说明了未成年人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近年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犯罪形势不容乐观,呈现出数量上涨,对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特殊性,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为司法实务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明确诉讼程序,赋予诉讼特有权利,上述规定的提出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极大的支持。文章结合原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滞后性,分析新刑事诉讼法对原有制度的完善,并进一步思考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

关键词 新刑事诉讼法 未成年人 刑事诉讼制度

作者简介:蒋浪川,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0.265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主要是国家司法机关处理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诉讼制度。与成年人不同,未成年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尚不成熟,无法按照统一的刑事诉讼制度。區别开来,能够确保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且有利于防治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特别是在新刑事诉讼法的提出,结合以往实践经验,考虑未成年人群体特点,设置了专门诉讼程序,以此来加强对未成年人诉讼权益的有效保护。

一、原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滞后性分析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一直以来,我国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没有松懈,出台了很多相关法律法规 。1991年,正式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感化等方针,对其进行保护。1999年,出台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同样坚持教育为主原则,明确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中要保障未成年人群体的诉讼权利。虽然我国出台了规范性法律文件,但深入到细则当中发现,我国始终没有构建完善的司法制度框架。加上各个部门协调和沟通力度不够,无法实现统一。

原《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诉讼程序的规定,能够反映对此类群体权利特殊保障的条文仅有三处。其中第14条件来看,在审判现场,可以通知嫌疑人、被告法定代理人到场。第34条,规定如果被告人不具备到场条件,且没有辩护人,人民法院应为其提供辩护人 。可见,原诉讼程序只进行了一般性规定,存在条文少、规定散等特点,无法形成独立的程序,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外部环境变化日新月异,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一定影响,加上家庭、学校教育的疏漏,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持续上涨态势。对刑事诉讼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对制度的调整势在必行。

二、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保留原有制度中的先进部分,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规定,强调了加强对未成年人诉讼权利保护的决心。

(一)明确案件方针

与一般刑事案件不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有特殊性,故在办理中要区别对待。新刑事诉讼法强调在司法实务中,审理人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并提出三个处理原则。具体来说:

首先,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强调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如果出现可罚可不罚情况,要尽量以不罚为主。

其次,保障主体诉讼权利原则,即依法保障其享有的特殊诉讼权利。

最后,专业原则,即参与刑事案件的司法人员要具有专业性,充分掌握未成年人身心特点。

按照上述三个原则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二)完善诉讼特有权利

首先,嫌疑人、被告人能够获取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强调公平、公正,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原有的法律仅强调对被告人的援助、且限于审判阶段。而新刑事诉讼法将法律援助范围扩大,法院、检察机关等都需要为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辩护义务。同时,将辩护扩展到审判之前,以此来提高法律援助有效性,确保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其次,限制适用逮捕措施。逮捕属于强制性行为,一旦实施逮捕,嫌疑人将在特定场所被羁押,变更为取保候审的可能性变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逮捕等同于羁押。如若采取逮捕,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同时,羁押也可能出现“交叉感染”,导致未成年人向惯犯、累犯转变。因此,针对此类案件,要严格限制逮捕措施,针对犯罪嫌疑人来说,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综合衡量各项行为产生的社会危险性,如果存在可捕可不捕的情况,可以选择不捕。同时,在逮捕前,人民法院还要参考辩护律师的意见,切实保障嫌疑人。

最后,分案处理原则。该项原则主要强调的是处理案件时要与成年人犯罪案件分开处理,并对未成年人进行分别关押、管理和教育。采取该项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未成年人免受不良影响。同时,还能够维护好未成年人隐私,通过合理的教育和引导,避免其再次犯罪,早日回归到社会当中。除此之外,针对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一律不公开。不公开原则的执行能够保障未成年人的名誉和隐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挽救未成年人。

(三)确立诉讼程序特殊制度

一是不起诉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于审前分流案件,针对不需要起诉的案件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处理,以此来减少审判负担,且能够有效提高审判质量。将该项制度应用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处理中,能够实现对其进行非犯罪化、非刑法化的处理,为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如新刑事诉讼法职工的第271条明确了附条件不起诉适用条件,在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前,要参考公安机关等方面的意见,如果存在异议,检察院要做出起诉决定。

二是社会调查制度。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社会调查制度,是办理机关针对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时,除了要查明案件自身的情况,还需要了解相关信息,根据此进行针对性处理,突出刑罚个别化特点。采取该方法,能够将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新《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对于刑事案件的处理,要根据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动机等情况进行充分把握。可见,社会调查主体是公安机关,调查内容涉及更多,为教育和矫治提供更多支持。endprint

三是记录封存制度。该项制度是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要进行密封保存在有关机关,除法律规定外,任何人不得查询。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其身心发展不够完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刑事责任人,可能因一时失足误入歧途,一旦贴上犯罪标签,他人会戴着有色眼镜对待他,将会伴随其一生,对其未来升学、就业等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在此基础上,不仅能够弱化对未成年人犯罪标签效应,且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后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三、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

针对新刑事诉讼法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虽然通过专章刑事对未成年人诉讼程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仍然宏觀和粗放,为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一)增强立法模式独立性

现如今,世界范围内,对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立法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宪法、特殊程序及单独制定。其中前两者都存在一定弊端,如对宪法形式来说,司法人员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主观意识干涉过多,针对同一案件的处理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别。而特殊程序会受到刑事诉讼制度的影响,无法对案件作出全面、系统的裁决。因此通过单独立法模式,能够对诉讼具体内容进行专门、针对性设计,能够加快制度协调发展。如美国的《少年法院法》等是针对未成年人设立的专门性刑事立法,我国可以在恰当的时候进行独立立法。

(二)适度放宽不起诉条件

附条件不起诉应适用于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案件。主要原因是三年是划分重罪与轻罪的分界线。针对轻罪可以实施附条件不起诉,这一做法在其他国家也非常普遍,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目前,在国内,对于上述情况我国也采取了缓刑措施,如拘役、管制等,适度放宽不起诉条件,给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三)细化社会调查制度

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为实施教育和矫治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在规定过于笼统,还需要在一些方面加以明确。如根据规定,社会调查主体仅限于公安机关等,但具体以哪个主体为主没有规定。因此,在司法实务中,原则上应以公安机关或者其委托的组织进行社会调查,为侦查案件提供参考依据,且能够为后续审判奠定基础。对于社会调查制度的调整,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该项制度设置根本目的,即明确未成年人犯罪基本情况,使得案件处理更具权威性。而针对社会调查方式来看,要以实地调查为主、书面为补充方式,具体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选取灵活的调查方式。在实践中,深入到学校、家庭等进行实地调查,以此来提高调查报告的客观性和合法性。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制度,确保制度规定更加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赋予未成年人更多的诉讼权利,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对其进行合理保护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还要加强对制度规定和细节的研究,根据未成年人群体特点,加强对制度的完善,为司法实务提供指导,从而促进未成年人能够改过自新,重归社会。

注释:

孙士连.试论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法制与社会.2016(35).26-27.

苗慧.论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科技经济导刊.2016(20).118-119.

王鹏祥.论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公民与法(法学版).2012(8).22-24.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修改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创建.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5).25-28.

赵秉志、王鹏祥.论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5).40-47+59.endprint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