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浅议

2017-11-14陶铁军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画像人教版性格

陶铁军

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基本上篇篇有插图,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翻一翻,厚重而踏实,内容丰富而别致。插图吸引眼球,对它进行研究,玩味一下,这样一来,应该会对语文教师和学生理解文章也有很大的帮助。但非常可惜的是,文章中插图却没有引起广大师生足够的重视,也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用好插图,只讲文章,不看插图,甚至部分学生学完了文章,不知教材中还有插图。这不但令人痛心,而且也浪费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对插图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插图对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教材中的插图是作者性格的体现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带着一种兴奋、一种忐忑,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一课便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插图中的字体豪迈奔放,令人浮想联翩。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毛泽东的性格活脱脱体现在书法中,如果教师先从此入手,事半功倍,就能很好地进行该词的讲解。学习完本词,再让学生看看书法,读读诗词,欣赏书法与赏析诗词有效结合,这种效果与单纯地讲解诗词有着一种天壤之别。

二、教材中的插图是文本环境的再现

学生生活的现今社会,与作者的写作背景有着较大的差距,仅凭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学生也可能懵懵懂懂,但利用一下插图,许多学生会茅塞顿开。比如,在学习沈从文的名作《边城》时,风光的绮丽优美,水清天蓝,人性之美,看看插图,再辅之以文字介绍,让学生进行一番品味,让学生从看插图使自己的思绪飞跃到环境优美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在该小说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境界,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不用教师牵强附会地说教。

三、教材中的插图有的是作者的画像,也是作者形象的体现

比如,陶渊明的闲适平淡、对归隐的向往以及他的洒脱到骨子里的性格,无不从明代王仲玉绘的陶渊明画像中透露出来。读其文再看插图,许多疑惑会慢慢消融,而获得的是从诗中无法获得的知识,也会更深一层地理解诗人。再如,杜甫的《登高》中的杜甫画像,杜甫的沉思、憔悴、孤独、漂泊等,无不从画像中看出来,这比不厌其烦地讲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要形象鲜明得多。

四、教材中的插图有的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形象说明

比如,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殿檐斗拱在许多地方无法见着,读起来有点囫囵吞枣,较难明白,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殿檐斗拱,文中大胆加入插图,读者的印象就甚为深刻。这对部分或大多数人理解文章的内容,都有极大的好处。因此,要使这种文章浅显易懂,就要辅之以一些文字和图片。再如,在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中的几幅插图,也有类似的作用,通过这些插图读者就能更准确地理解落叶和落木的区别,从而更深刻地弄懂中国诗与外国诗的差异。

五、教材中的插图有的是文本中众多人物的介绍

有的小说出现的人物众多,读者读到后面忘了前面的人物,此种情况屡屡发生,人物群像插图正好解决这一困惑。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有一篇选自《红楼梦》的《林黛玉进贾府贾府》,此文在小说中的重要性毋庸累述,单看插图学生就会明白贾母、王熙凤、林黛玉、贾氏三姊妹等人物在贾府的地位。再联系小说,就更能理解众多人物的性格,对分析林黛玉和其他人物有非同一般的帮助。也有单个画像,这些插图无不体现人物性格。

六、教材中的插图有的能解决文本中难以理解的知識点

古代宴会中的位次,是后人特别是现今学生很难记住的知识点。比如,在《鸿门宴》中的插图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请看插图项王、项伯、范增以及刘邦张良的座位明明白白,讲“项王、项伯东向坐”“张良西向侍”,空讲不如看插图,让学生自己看图,说一说这几人的坐在何处,朝向哪里。

七、教材中的插图有的集中体现了人物性格

比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一跃而起,快意恩仇,怒杀仇敌,由忍而不能忍,由委曲求全而变成一个愤怒的豹子,到这里豹子头林冲才体现出豹子的性格,插图栩栩如生地体现了这一点。再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插图,也是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集中体现,甚至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再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画像人教版性格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画像
画像
莫尼卡的画像
画像背后藏着活人
性格描绘词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
12星座“吃”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