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朱光潜“美感与快感”观点的反思

2017-11-13张源原

艺术评鉴 2017年19期
关键词:艺术美

张源原

摘要: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把“美感”与“快感”分离开来,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是“‘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欣赏”。审美的态度是“‘心如枯井地不动,只一味欣赏曲线美”。其实,这种观点在审美活动中将导致一种错误倾向,把美引向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

生活是美的源泉,是激发人们产生美感的不竭动力,正是鲜活生命的美感,才激发人们对明天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憧憬,才引导我们走向自我完善、自我升华,这就是审美的意义。艺术的美,只有能够触发和唤醒审美者对生活原型的鲜活经验和想像,启发人们对生活中美的发现,激发人们更加热爱生活,艺术的美才有感染力,才有意义。

关键词:审美态度 倾向 生活美 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9-0184-03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第四章“希腊女神的雕塑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中有这样的论述:

“……,许多声名煊赫的文艺评论家也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件事。英国十九世纪有一位学者叫做罗斯金,……就曾坦白地告诉人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从愉快的标准看,血色鲜丽的姑娘引诱力自然是比女神雕像大;但是你觉得一位姑娘‘美和你觉得一位女神雕像‘美是否相同呢?……英国姑娘的‘美和希腊女神雕像的‘美显然是两件事,一个是只能引起快感的,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的。罗斯金的错误在把英国姑娘的引诱性做‘美的标准,去测量艺术作品。……”①

朱光潜先生还进一步的阐述:“……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至于看血色鲜丽的姑娘,……如果你见了她不起性欲的冲动,只把她當作线纹匀称的形象看,那就和欣赏雕像或画像一样了。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在实际上性欲本能是一种最强烈的本能,看见血色鲜丽的姑娘而能‘心如古井地不动,只一味欣赏曲线美,是一般人所难能的。所以就美感说,罗斯金所称赞的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对于实际人生距离太近,不一定比希腊女神雕像的价值高。”②

朱光潜先生在否定罗斯金观点时,把“美感”与“快感”分离开来,认为“看见血色鲜丽的姑娘而能‘心如古井地不动,只一味欣赏曲线美”,才算审美,这种观点看似使得“美”更加纯粹和理性,实际上却容易导致一种倾向:把“美”引入无现实意义的空中楼阁上去。

其实,现实生活才是美的本源,艺术美恰恰来自现实生活,是从现实生活中派生出来的。“希腊女神的雕塑”不仅来自“血色鲜丽”的原型,而且是为了引发审美者对“血色鲜丽”的活生生的形象的感情经验,激发人们对“美”的向往和憧憬,进而引导人们进行心灵的自我净化和升华,这种“美”才有意义。

人类审美的历史就是一部由需求和欲望激发美感的历史。1908年由考古学家约瑟夫·松鲍蒂(Josef Szombathy)考古发现的旧石器雕塑“威林多夫的维纳斯”,其最突出的特征是极具夸张性的塑造了与女性生殖有关的乳房和臀部,四肢短小,面容没有被塑造。从雕像的体态的特征看,“唯一令人比较信服的解释只能是:在原始人看来,女性的美,就在于她们能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以生殖为美,多产为美,乃是他们所推崇的审美风尚。”③威林多夫的维纳斯产生在约公元前22000至24000年,人类初始,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下,族群的繁衍和人手的增加是扩大族群竞争能力和增强生产力的基本途径,生产更多的孩子,在与大自然和其他族群抗争中不被消灭就成为人们本能的欲望,这种欲望催生了人们对生殖能力的崇拜和美感的追求。女人的生殖能力强弱就成为女人美丑的主要标准。

古希腊时期,出现了大量精美绝伦的人体雕塑,那一时期的雕塑题材尽管也有女子,但更多的确是表现雄壮健美的男子。无独有偶,与此同时的东方秦汉时期出现的“秦始皇兵马俑”也是年轻健壮的男子形象。雄壮威武的男子成为同一时期东西方美的主流。原因何在?汉高祖刘邦的一句《大风歌》词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与中国的战国到秦朝(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07年)甚至汉朝前期是同一时期,那个时代,无论是西方的城邦间的征战还是东方诸侯国间的征伐、吞并都需要大量勇敢善战的战士,守卫家园、开疆拓土成为人们的愿望,身材强壮、英勇无畏的男子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期盼勇士或向往成为勇士成为人们的欲望,人们对英雄的美感就油然而生了。

文艺复兴时期,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主张个性解放,“人体美”成为人们关注和颂扬的主题,与古希腊时期相反,表现女性美的艺术作品大量出现。此时攻城略地,期盼勇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追求异性美,成为个性解放的典型表现,而东方的表现却恰恰相反。中国自宋朝开始到清朝结束(公元960年-公元1911年)出现了对女性的病态审美形式——“三寸金莲”。更为离奇的是女子裹脚的现象一经出现很快为社会所普遍接受,几经改朝换代依然经久不衰。④其实这种奇特的审美观绝非凭空产生,适应“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一系列封建价值观被过度强化的需求,“三寸金莲”作为女子遵从封建礼教和贤德品质的标志就应运而生了。

时代的需求,代表着人们愿望的主流,引导着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塑造着时代的审美观。任何的美感脱离不开时代,更脱离不开生活,更确切地说美感来自人们生活现实的欲望和需求,美感是欲望的汇集和升华。

美感由欲望激发而产生,但它一旦成为人们自我认同的心理主导,就成为不同于欲望的独立情感,甚至会压抑欲望,抑制自私的本我,促进人性的升华。

《少年维特的烦恼》尽管是一部小说,不是一个案例记录,但是它刻画的年轻人在恋爱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却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至少是作家恋爱经验(歌德在韦茨拉尔的经历)⑤的写照。我们不妨以少年维特的感情经历来分析欲望与审美因素的具体关系与作用吧!endprint

少年维特爱上了年轻的姑娘绿蒂,在这种爱情心理的作用下,绿蒂的美是无与伦比的,甚至发展到无可替代——她美到了极致!这种爱是欲望吗?是的,追求并得到绿蒂的爱是维特最大的心愿,维特的一切兴奋、激动、幸福、不安、烦躁、纠结、痛苦都源于此。这种爱仅仅是欲望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维特如果仅仅是为了欲望的满足和实现,他完全可以选择其她女孩去实现(替代作用),即便非绿蒂莫属,他也可以选择很多对绿蒂占有的方式达成欲望的满足,如不择手段的强行占有,如在无法实现通过合法婚姻占有的情况下做发展婚外情人的努力等。但是,这些方式都不在维特考虑之内,为什么?因为这种爱远远超出了欲望,是欲望这个概念所解释不了的。在维特的眼里绿蒂是完美无瑕的化身,在她身上是不可以有任何污浊和俗尘的,强烈的爱让美感达到了极致。

由此可见,“血色鲜丽”的姑娘有引诱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面对这种引诱力,并不仅仅引起快感和欲望,而且同时激发人们对“血色鲜丽”姑娘的美感。

欲望的冲动不可能导致自杀的动机,欲望的不被满足或无法满足也不会导致自杀的动机,也就是说,少年维特对绿蒂的情感仅仅是欲望,不能解释他为什么选择自杀。由此我们可以说除了欲望之外还有其他的比欲望更强烈的情感在起作用,那是什么呢?

那是人性的自我超越——超我。

绿蒂的美激发了维特的爱意。当然欲望是爱的基础部分,但同时还有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这就是美感的部分。这种美感是油然而生的,它远远超出了“只把她当作线纹匀称的形象看,那就和欣赏雕像或绘画一样”,这是那些精致希腊女神雕塑所无法带给人们的。这种美感是面向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对自我以及由自己而推想出人们美好命运的期待,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会带来人性的升华和超越的力量。

只有基于这种美感,维特才感到失去了绿蒂就失去了自己美好的明天,失去自己生命的意义。正是基于这种美感所带来的人性的自我超越,维特的欲望才没有走向以自我满足为目的——本我的实现,而走向了以成全绿蒂的爱情为目的的自我毁灭——超我的实现。“能为你去死,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心甘情愿的为你贡献出生命。只要你生活能恢复平静,只要你能获得幸福,我愿坚定、勇敢地去死。”⑥維特选择了崇高!

美的追求,让维特在巨大的失恋的痛苦中,他选择了崇高,他留下了破灭的美梦和自我牺牲的壮美举动!

美感是人类情感的一部分,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人们对“线纹匀称的形象”所带来的赏心悦目。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丢勒的作品《母亲》。贡布里希在他《艺术的故事》的导论中一开始就提到了这幅画,他是这样评价的:“……伟大的德国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画他母亲时,必然像鲁本斯对待自己的圆头圆脑的孩子一样,也是充满了真挚的爱。他这幅画稿如此真实地表现老人饱经忧患的桑榆晚景,也许会使我们感到震惊,望而却步。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抑制一见之下的不快之感,也许能大有收获,因为丢勒的素描栩栩如生,堪称杰作。……”⑦

丢勒笔下的母亲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满额头的皱纹,的确无“美”可言,因此我们在欣赏这幅画时要“抑制一见之下的不快之感”。但是这个让人们产生“不快之感”的老女人形象,一旦与“母亲”这个感情符号联系起来,就唤醒了每个欣赏者对自己“血色鲜丽”原型母亲的感情经验。那是什么?是母爱的体验,是无微不至的关爱,是心底深处的温柔,是包容一切的宽容,是任劳任怨的操劳,是跟随一生的祝福……那是从孩童有记忆开始就终生难忘的来自心灵深处的幸福感受的记忆,这种母爱的感受投射到任何一个审美对象上都是美好的,它超越了审美对象本身的美丑。在这种感情的经验中,形象已经无关紧要了,无论那个老女人形象如何,她都是美的,都是天使的化身。丢勒笔下的母亲“栩栩如生”,她触动了你心目中那个为你操劳一生、牵挂一生的人——母亲,瞬间你和丢勒的心灵融通了。

由此可见,美感来自生活,是现实生活的赠予。美感是由欲望激发的,任何审美对象的美都是由“血色鲜丽”的原型做感情基础的,如果脱离了感情基础,“美感”就变得苍白无力,毫无意义。

希腊女神的雕塑作为艺术品,它不仅要以“血色鲜丽”的原型为源泉,而且它的美感和全部意义就在于它能唤醒审美者心底里那个“血色鲜丽”形象的感受。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是‘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欣赏”⑧。审美的态度是“‘心如枯井地不动,只一味欣赏曲线美”。他认为:“希腊女神的雕塑”能够带给人们这种美感,而“血色鲜丽”“对于实际生活距离太近,不一定比希腊女神的雕塑的价值高。”

让我们再来研究希腊女神的雕塑美在何处?

对于希腊雕塑(包括女神)贡布里希有这样的评价:“世上没有一个真人的人体能像希腊雕塑那样对称、匀整和美丽。”⑨接着他阐述了自己对希腊雕塑的观点:

“……人们往往以为艺术家的所作所为就是观察许许多多模特儿,然后把他们不喜欢的地方全部略去,也就是说,艺术家是从仔细的模仿一个真人开始,然后再加以美化,把他们认为不符合完美人体理想的地方和特点统统去掉;他们说希腊艺术家把自然给予‘理想化(idealizing),他们认为那跟摄影师的工作相仿,给肖像修修版,把小毛病去掉。但是经过修版的照片和理想化的雕塑通常缺少个性,缺少活力。……实际上,希腊人的做法恰恰相反。在那几百年里,我们所评论的这些艺术家都想给古老的程式化的人体外壳注入越来越多的生命。到了波拉克西特列斯的时代,他们的方法终于开花结果,完全成熟。在熟悉的雕刻家手下,古老的人物形式开始活动、开始呼吸,他们像真人一样站在我们面前,然而却像另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降临的人。……”⑩

在贡布里希看来,希腊艺术家并不是在努力使自己的作品“理想化”,而是给自己的作品“注入越来越多的生命”,赋予艺术作品以“血色鲜丽”,让它们更加真实生动,赋予鲜活的生命力,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才是艺术家真正的追求。艺术的感染力和全部意义正在于此。如果一件艺术品,让我们在欣赏它的美时“心如枯井”,那么这其实是一件失败的艺术品。

最后,让我们再回顾罗斯金的那句话“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是的,与希腊女神的雕像比,“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才是美的源泉,是生命美得律动,是激发人们产生美感的不竭动力。正是这种对鲜活生命的美感,才激发我们对明天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寻,才引导我们走向自我完善、自我升华,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至于希腊女神雕塑的美,只有能够触发和唤起审美者对“血色鲜丽”原型的鲜活经验和想像力,启发人们对生活中美的发现,激发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它的美才有感染力,才有意义。

注释:

①朱光潜:《谈美》,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页。

②⑧朱光潜:《谈美》,第32页。

③周平远:《不朽的维纳斯》,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④冯骥才:《三寸金莲·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⑤[德]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方华文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151页。

⑥[德]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第122页。

⑦[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第28页。

⑨⑩[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第81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美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浅谈油画艺术的思考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简谈《诗经》爱情诗中的美
让“艺术美”走进语文课堂
以热血仁心捍卫生命
数码艺术的现代运用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