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护理对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效果观察

2017-11-13葛明完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后宫产妇疼痛

葛明完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中医医院,湖北 咸宁 437400)

中医综合护理对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效果观察

葛明完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中医医院,湖北 咸宁 437400)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后宫缩痛产妇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后来,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综合护理,对两组产妇护理后的宫缩痛程度比较进行比较,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宫缩疼痛减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宫缩痛产妇进行中医综合护理有利于缓解宫缩疼痛,促进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护理满意度高。

产后宫缩痛;中西医综合护理;护理效果

产妇分娩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常见的有宫缩痛,产妇因宫缩或腹部切口产生剧烈的疼痛,给产妇造成痛苦,影响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1-2]。因此,需要加强产妇术后疼痛护理工作,帮助产妇减轻痛苦,促进身体恢复。本研究主要对中医综合护理应用于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收治疗的产后宫缩痛产妇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其中对照组45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6.61±10.35)岁;体重46-65kg,平均体重(58.11±6.74)kg;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36.46±2.81)周。观察组38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6.07±10.68)岁;体重47~63kg,平均体重(58.11±6.74)kg;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36.25±2.32)周。将两组产妇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患者在年龄、体重、孕周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孕妇进行产前心理辅导,指导产妇的的饮食与卧位方式。叮嘱产妇注意营养的补充、注意卫生和保持睡眠充足,指导产妇哺乳和护理新生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按摩穴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①按摩穴位:产妇取仰卧位,顺时针按摩产妇小腹部,持续时间5~8 min。使用一指禅推法按摩元海、关元穴,各按摩3 min。对血海、三阴交推拿,以酸、胀、热为按摩标准。持续3天的穴位按摩。对产妇的子宫部位进行艾灸,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②心理护理:积极热情的与产妇进行交流,对于出现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妇,需要密切关注其情绪波动情况,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③饮食护理:产妇需要多食用营养丰富、益气补血的食物调理血虚和血瘀,例如生姜与红糖冲泡饮用。根据产妇的情况指导饮食。④生活护理:给患者营造温馨愉悦病房的氛围,使患者放松身心,保持病房安静,注意保持卫生。嘱咐患者按照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帮助解决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3]对产妇的疼痛感觉评分,其中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10分,最痛为1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的宫缩痛比较

护理后,观察两组产妇三天的宫缩痛程度,观察组患者宫缩疼痛减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组间干预后宫缩痛程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n(%)]

3 讨 论

产后宫缩痛是因为产褥早期产妇子宫收缩引发的剧烈疼痛,常见于经产妇[5]。产后子宫只有通过收缩,才能逐渐恢复正常大小。在分娩后,产妇的各项身体机能都在恢复中,需要及时缓解宫缩痛,避免在哺乳初期出现长时间的持续刺激,影响产妇产后的身体和精神状态[6]。中医认为宫缩痛者血液运行受阻,气血不足,产后烦躁,肝火旺盛,经络不通,导致出现腹痛,此外,产妇注射缩宫素、催产素分泌也增加了宫缩疼痛感[7]。对于出现产后宫缩痛的产妇,临床上通常进行药物镇痛,治疗效果一般,且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本文探究了中医综合护理对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效果。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给予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中医综合护理,对护理后两组产妇三天的宫缩痛程度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宫缩疼痛减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22%,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止痛药物可以有效的减轻宫缩疼痛,但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影响产妇的哺乳。对产妇采取中医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宫缩疼痛,副作用小。通过对产妇进行穴位按摩,可以祛除子宫内部瘀血,健胃温脾,提高免疫力,平衡阴阳,缓解疼痛。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了产妇的焦虑情绪,是产妇保持愉悦的心情。进行饮食护理可以可调节产妇气血,促进身体恢复,利于母婴的健康。通过生活护理,对细心呵护产妇的生活起居,加强对产妇的照看,为其提供舒适的空间,有利于保证产妇睡眠充足,增强抵抗力。由于样本数量、时间等因素的限制,研究中医综合护理对产后宫缩痛的缓解效果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临床进一步深入验证。

综上所述,对产后宫缩痛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可以减少产妇的宫缩疼痛,舒缓产妇不良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王 磊.中医情志护理对缓解初产妇自然产后宫缩痛护理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01):214-216.

[2] 张翔娣,刘 颖.耳穴贴压抑制产后宫缩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4):59+74.

[3] 张金英,肖清月,邓丽香.穴位按摩对产后宫缩痛的影响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06):1734-1735.

[4] 王丽艳.肩背部触觉刺激联合腹式深呼吸对缓解宫缩痛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4):97-98.

[5] 蒙金梅.中医护理雷火灸治疗产后宫缩痛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6,14(18):1889-1890.

[6] 刘翠萍,王爱琴.中医综合护理对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13):1967-1969.

[7] 邓海芬.妇产康复治疗仪用于宫缩痛患者的护理160例[J].医疗装备,2016,29(21):129.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71

B

ISSN.2095-8803.2017.17.48.02

猜你喜欢

后宫产妇疼痛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疼痛不简单
一个易拉罐引发的后宫戏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后宫正传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