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林人

2017-11-13

散文诗世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守林满山树根

柯 蓝

守林人

柯 蓝

守林人带着他的猎枪和他的猎狗,在日夜巡视着森林。他一步一步的走着,走一步,就要听一听那突然的灾害,是不是意外地来了……

他负责发出风灾和火警的信号!他还负责不让一切可疑的阴谋,从这里通过,在森林里躲藏。

守林人在森林里久了,年老了还是跟年轻人一样。他脸上的皱纹,是那树木的皱纹,历经过万年的风霜。不断的增加,却又不断地成长。他那坚强的双腿,是那坚强的树干。他那不知疲倦的双脚,是那伸遍满山的树根。有树根的地方,就有他的脚印……

晚风起了,森林在沙沙地说话, 守林人就站下来听着听着,他能听懂它们说的话。

下雪了,厚厚的雪铺满了森林,压在所有的树枝上,也压在守林人身上,于是他知道积雪的重量,知道了树木的寒冷……

寒冷的夜晚,整个森林都冰冻了,也冰冻了守林人,他从他自己的眉毛和胡须上的冰霜,知道了树木的寒冷……

守林的老人,你的岁数有多大?你就是森林,森林就是你,你的过去就是那一片高大的树木,你的未来就是那一片幼小的树林。

每时每刻我一看见这一大片森林,我就看见了你……

(选自作者散文诗集《早霞短笛》,作家出版社1958年8月出版)

[陈志泽 赏析]

柯蓝先生是我所敬爱的前辈、老师,中国散文诗的泰斗,他将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中国的散文诗事业。他的散文诗作品是哺育包括我在内的许许多多散文诗作家的精神食粮,是中国散文诗宝贵的文学遗产。

我这里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的是他的散文诗《守林人》。

这是久违了的白描散文诗的典范之作,极其朴素、自然,又极其意味深长。

作品的凝聚点是一个“听”字,以“听”这个动作刻画守林人,不但生动还十分传神。一开头“他一步一步地走着,走一步,就要听一听那突然的灾害,是不是意外地来了”就写守林人的听。“晚风起了,森林在沙沙地说话, 守林人就站下来听着听着,他能听懂它们说的话”。这里的“听”更进一步。“他能听懂它们说的话”的一笔十分含蓄而容量非常丰富,把守林人的经验、习惯与情趣都包括了,耐人寻味。这两处的“听”写出了一位老资格守林人的形象特征,令人叫绝。

柯蓝是散文诗大家又是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我们来读读他将小说的描绘功能引入散文诗的美妙。“他脸上的皱纹,是那树木的皱纹,历经过万年的风霜。不断的增加,却又不断地成长。他那坚强的双腿,是那坚强的树干。他那不知疲倦的双脚,是那伸遍满山的树根。有树根的地方,就有他的脚印……”外表形象的描写特征鲜明、突出且与他几十年如一日工作的对象树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十分高超。特别是将守林人的双脚描写为“伸遍满山的树根”貌似平平常常的大白话,实质上却是吸取了现代派手法的超时空想象的毫无痕迹的运用,令人惊叹!

更为细微,富有韵味的是,动人地写出守林人的感觉,而这种灵敏的感觉实乃守林人高度责任感与心灵美的体现,他时时刻刻关注着树的冷暖,才能在厚厚的雪“压在所有的树枝上,也压在守林人身上”的时候“知道积雪的重量,知道了树木的寒冷”,才能“从他自己的眉毛和胡须上的冰霜,知道了树木的寒冷”。这两处小说笔法与诗的想象的融合,不但具有小说味和诗美,还把一位尽责尽心、呕心沥血守林人形象神形兼备地刻画出来。

末了的升华就是水到渠成的了。“你就是森林,森林就是你,你的过去就是那一片高大的树木,你的未来就是那一片幼小的树林”诗的想象与哲理的概括将守林人的精神品格推到应有的高度。

令人敬佩的是,这篇散文诗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距离现在60年,作者还是个年轻人,他的才华已经充分显现,更重要的是,作品的生命力至今没有消减,说明真正为人民服务、表达正能量的作品,讴歌劳动人民高尚品格而又艺术表现高超的作品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猜你喜欢

守林满山树根
恶语伤人六月寒
为啥扔了
巧夺天工
南方和北方
一个文盲的70年
一把斧子柄
“少年满山”系列
树干和树根
满山葡萄红艳艳
第三颗子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