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古人杯酒 浇胸中块垒
——评孟中文历史文化散文《佳人难得玉精神》

2017-11-13田智祥

北极光 2017年9期
关键词:人性文化

⊙ 田智祥

借古人杯酒 浇胸中块垒

——评孟中文历史文化散文《佳人难得玉精神》

⊙ 田智祥

文化散文既是作者知识视野、性情理趣的展示,更是对作者人格胸襟、人文情怀的直接验证。相对于学者的文化随笔,这个特点在对社会极其敏感的职业作家那里表现得更为充分。孟中文的新作《佳人难得玉精神》十分形象地表明了这一点。这本文集给人最明显的感觉是在“借古人杯酒,浇读胸中块垒”,表现了作家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深沉思索,对几千年来绵延在我们文化血脉中那种保持人性高贵的精神因子在消费时代的冲击下日见消退的深深隐忧。

虽然作者是位女作家,文章描绘的也多是中国古代命途多舛的佳人才女,但她的视角决没有局限于女性主义,丝毫没有那种喋喋不休一味批判男性霸权的偏狭。引领她叙写的是对人性的深入思索和对当下社会的深沉关照。与一般有关这些佳人才女的故事言说不同,孟中文没有过多地叙写她们的美艳与才情,她搜求的是那种看起来似乎与这些弱女子不太相关的血性与骨气,歌赞的是她们在卑劣与怯懦的映衬下显得极其耀眼的凛然与傲岸,倾心的是她们一往情深的至情至性。如果说孟中文作为一位女作家写这些女性人物,不可避免地会具有女性特有的眼光,那么她对这些“弱女子”这种人性光辉的褒扬可能正是其女性意识的突出体现。从以死殉夫的小周后到歌妓女侠寇白门,从决绝傲然的卞玉京到气节凛然的严蕊、李香君,孟中文歌赞的是那柔弱躯体里的铮铮傲骨,寻觅的是那份她为之心仪的人性的高贵。“他买她时,正值她花枝摇曳之时;她赎他时,正是他生死危难之际。他买她时,正是他位高权重富贵之时;她赎他时,正是故国飘零不堪回首之际!高尚与邪鄙在这里不言而喻!”这是作者在描绘被屈身事敌却又失去人身自由的朱明后裔朱国弼抛弃后却以自己的一已之力筹银两万两为朱国弼赎身来践行诺言的寇白门时情不自禁发出的感慨。联系作者在文集中那不时闪现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叩问和那种深负担当的隐隐焦灼,孟中文以这样的激情来描绘这些让人思慕难抑的女性形象的意旨也就不难揣度了。

爱情是文学永久的话题,人们的爱情观念也很能显明其人性的高低贵贱。作为女性作家的孟中文对这一点的认识自是十分深刻。在这本文集中,她借助对纯真爱情的歌颂表明了自己的爱情理想,也表明了对当下社会现实反拨的强烈冲动。在孟中文的笔下,既有天资聪慧、能与丈夫琴瑟和谐的苏蕙与管道升,又有痴情守望,一往情深的薛涛与马湘兰,也有因被棒打鸳鸯、获爱无望而放纵情欲的鱼玄机。无论是对苏蕙与管道升的赞赏倾慕,还是对薛涛与马湘兰的无限同情,抑或是对鱼玄机的理解与痛惜,我们都能在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对忠贞的歌赞与对背叛的唾弃,看到她对人性温暖与纯真的深深的怜爱与珍惜。在写到对爱情守望一生,终于等到情郎召唤的马湘兰倾其所有打造楼船去为情郎祝寿时,孟中文禁不住这样写道:“毕竟他们那样爱过,直到现在都心念对方。就是为了这份爱,她要来一个曲终人散前的高潮,日薄西山前的喷艳,来一次淋漓尽致的回顾,大张旗鼓地表达……她倾尽了一生的爱,积攒和压抑了三十多年的爱,在七十岁的王稚登面前火山一样喷发了。表达完了,也就熄灭了。风雅的马湘兰,诗性的马湘兰,唯美的马湘兰,从姑苏归来后渐渐一病不起,最后,她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强撑沐浴后,从容端坐在放置了许多兰花的房间内,静静礼佛,超然离世,时年五十六岁。”文字炽烈的背后是心灵的沟通,孟中文这种近乎抒情诗一样的文字表明了她对马湘兰深深的理解,表明了对一往情深、生死不渝由衷的歌赞。人们的日常阅读不缺乏唯美的爱情故事,我们的电视荧屏、手机文学,目之所及,充斥着风花雪月、才子佳人。但用浅薄的泪水和肉欲的引逗做就的文化快餐使我们的情感日见麻木,追奇逐艳的故事叙述已使阅尽春色的大众很难去认真思索爱情的真谛。社会的浮华躁动与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使人们对情爱的认识变得日益“单纯”。面对这种境况,相信任何一位有责任感的人文知识分子都不会不扼腕叹息。孟中文之所以如此深情地描绘她笔下的才女,之所以如此执著地表达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其写作的动力可能正源于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反拨现实的冲动。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需要专家们的著书立说,更需要作家们对大众的审美引导。没有人格境界的提升,审美能力的增强,缺少足够庞大的富有一定人文素养的大众群体,在当下一个人性时时面对欲望考验的时代,承继我们传统文化的风神只能是一种奢望。从这个层面讲,孟中文的这组文字朴素炽烈、老少咸宜的随笔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长于小说叙事的孟中文来说,文化随笔的写作算是一次理性思辨与思想境界的直白考验。与小说创作意图表达的朦胧不同,文化随笔作者的胸襟、视野是丝毫无法藏拙的,文章一经脱稿,其境界、学养高下立判。孟中文的大胆涉猎表明了她的充分自信。与一般女性作家不同的是,孟中文在她的敏感多情中更多地涵蕴了一份理性、冷静,使她没有局限于性别视角而更多了几分社会历史的宏阔与深邃,也使她的视野从来没脱离过对当下社会的关照。她对坚毅包容、贤德睿智的陶答子妻的赞许,对在富贵与灾难面前都云淡风轻、举重若轻的拿破仑母的无比尊崇,表现了自己对社会历史的深刻体悟;对沈三白与陈芸夫妻质朴平淡但精致浪漫生活的倾羡,对阿谷处女的赞赏,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深富诗意情怀的知识女性恬淡自守的人格追求。最能体现孟中文的深度与担当意识的是她对笔下人物的人性体察与人格评判,与她对持节不终、忘恩负义的李訢的唾弃不同,她几乎把所有赞美之辞都送给了抛子救孤、忍辱负重的程婴。热情的歌赞过后,目光所及,仍然是对当下的关照:“让人忧虑的是,面对这个物欲充斥心灵、金钱淘洗良知、香车宝马满街驰骋,同时暴力也越来越多的时代;面对股票和彩票日日撞击着人们的生活、各种媒体大肆宣扬或明目张胆地告诉人们可以不劳而获、可以一夜暴富的时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承载和延续这伟大而崇高的精神?由认识来延续和承载?虽然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已经不差钱, 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缺少担当,缺少感恩之心、缺少无言的大美、无声的大悲和如诗的大爱!”这种深深的忧虑与大声疾呼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人文知识分子拳拳之心和那种不为浮华与喧嚣所迷惑的深沉与担当。

除了作家惯有的社会敏感,孟中文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她面对问题时的冷静、深入,这从她日常交际中的从容不迫与娓娓道来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她之所以涉足文化散文可能也正是缘于这样一种自我体认。她的文字也生动地证明了她的这种素养。吕后作为一位在历史文学中经常出现的女性形象,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可能就是阴狠、歹毒,她对戚姬惨无人道的迫害使人们一想起她都会不寒而栗。而戚夫人在人们的艺术想象中往往是一位颇富才情、柔弱可欺的女性形象。孟中文以她的理性、冷静拂去了历史的面纱,从一个妻子、女人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吕后为了维护个人家庭、地位等而出手狠辣的不得已,剖析了她怨毒之深的缘由,并通过戚姬与薄姬结局的对比告诉了我们应当怎么来理解戚夫人的遭遇。笔法洗练,鞭辟入里,令人信服。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如何从人性体悟的视角去品悟历史的真相,很好地展示了女性作者分析女性人物的性别优势。自《水浒传》广泛传播以来,潘金莲就作为一个荡妇的形象为人们所熟知。人们之所以会定格于这种印象,主要是因为作品的叙事伦理,同时也是因为人们对武松这个英雄形象的偏爱。这种常见的理解模式的主要价值在于其道德教化作用,在于对传统伦理观念的维护。我们不能苛求小说作者能站在当下的价值立场去塑造这个人物。孟中文当然知道这一点,她所谓的“正身”不是对小说的价值批判,而是以戏谑的笔法表明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是屏蔽小说产生的历史语境后着眼当下的婚姻观念的表达和世事人情的感喟。虽然只是借题发挥,不是严肃的学术探讨,但其发现问题的敏锐,论说的入情入理是很值得称道的。正是凭借自己的冷静、深入,孟中文才能在她的文字中时时让我们看到她对现实思索的深沉。

孟中文有丰富的小说创作经验,长于心灵的体悟,思维缜密,文笔洗练。《佳人难得玉精神》作为她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能达到目前的成就是相当不容易的。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练,她会在文化散文的创作方面走得更远。

田智祥(1970—,男,山东成武人,菏泽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学基本原理与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人性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逼近人性
谁远谁近?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文化之间的摇摆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