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7-11-12宋刚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火灾防控应对措施高层建筑

宋刚

摘要:在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常见。直冲云霄的高楼,体现着现在建筑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经济发挥展的实力。但是,在高层建筑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很多人是看不见的,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火灾。只要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带来的人员伤亡以及附带的财产损失是非常大的。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是建筑设计人员以及当地消防部门需要面对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解决方法,提高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效果。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应对措施;消防部门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也给当地的消防部门带去巨大的压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火灾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也给城市消防带来严峻考验。这就要求高层建筑在设计时要做好充分的消防设计,并且消防部门在审查的时候也要做好工作,防止高层火灾的发生。

一、高层建筑火灾防范存在的问题

各个地区都有高层建筑,各个地区也都有关于高层建筑火灾的相关报道。据相关统计,基本所有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出于成本以及设计等问题的考虑,相应的消防防护措施的设计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

(一)设计问题

很多高层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很好的将消防这一方面的内容安排在设计工作中,更多地只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而进行设计。很多的高层建筑在设计中要求建有许多的消防池,但是因为成本以及空间的问题,很多时候设计图上有标注出来,但是在实际建设时这些消防池经常被作其他用处,影响正常的使用[1]。在排烟系统的设计上,室内的抽风管道和大楼的楼梯间以及通风竖井一般都是设计成相连的,这样在发生火灾时会导致有毒的浓烟可以在短时间内弥漫到大楼的各个地方,通过这些管道进去距离火灾火源很远的房间,对人员造成一定伤害[2]。

(二)消防措施不够完善

在消防部门的相关检查中,经常发现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不够完善。例如消防栓的数量不足以及分布的位置不合理。在一些比较老旧的高层建筑中,没有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例如没有设置自动的火灾报警系统,没有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很多检查都是流于形式,应付相关部门而已,到了真正发生火灾的时候,消防员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尴尬。

(三)实际使用结构与设计不符

这些高层建筑一般都是写字楼等,居民楼等。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很多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将结构进行改造。例如居民楼,业主为了进行装修,会将有些原有的结构进行改变,破坏原有的消防结构,埋下了灾难隐患。还有消防电梯的配置以及电源问题,也是在火灾发生时影响灭火的重要因素。

二、高层建筑火灾危害性大的原因

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并且火势不好控制,经常是等待大火自己烧灭。在北京央视大楼火灾的灾后统计中,直接的经济损失达到了1.6亿元,人员方面由于是在建工地,所以人員伤亡较少,但还是造成了消防人员的牺牲。

(一)人员伤亡大

1.高层距地面距离远不利于逃生。发生火灾时火势浓烟都是向上走,那么对于发生火灾楼层以上的人员很难穿过火灾层向下跑的,向上又会受到浓烟和火灾的影响,造成一种两难的局面,无路可走。并且由于楼层高,所容纳的人数就比较多,人数越多,疏散就越困难[4]。加上高层建筑的设计问题,楼梯间的分流作用比较小且一般楼梯间充满浓烟,给人员逃生都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在加拿大的一项实验中,假设一个楼层240人,通过1.1米的楼梯进行疏散,11层的楼房需要6.5分钟,50层的高楼需要2小时11分钟。这是在演习条件下进行的,还不包括真实火灾情况下浓烟,人员的慌乱等情况的干扰。2小时的时间,可能大楼都已经烧完了,所以高层火灾对人员造成伤害十分巨大。

2.楼高,火势呈现立体式蔓延,排烟效果差。高层建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从外观上看,直观的感受就是像烟囱。这就决定了火势会呈现立体式的向上蔓延,而且速度十分快。往往只需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火势就能向上蔓延到楼顶。而且高层建筑一般外墙建设比较密闭,影响火灾时浓烟的排出。例如2009年北京中央电视台大楼新址的火灾,着火之后,火势很快地向上蔓延,过火面积达到了8400多平米,过烟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

(二)设计建造因素

我们从设计方面寻找一些容易造成火灾的原因。

1.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质不足。现在都在提倡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建筑行业也在积极地使用这些材料。但是在一味追求环保的过程中,针对建筑材料原有的一些性质逐渐被忽略。例如一些建筑钢材的防火性质下降,在高温下造成承重结构改变,甚至造成坍塌。在2009年央视大楼火灾中,因为火灾导致十几层高的中庭坍塌,就是相关建筑材料耐火性下降的原因。

2.建筑周围空间不足,不利于消防机械开展救援。现在在城市中寸土寸金,很多高层建筑建设地十分密集,没有多余的地面空地作为停车场等。这就给火灾发生时消防队开展工作带来问题。没有足够的场地就无法发挥消防车,云梯车等大型设备的铺展,甚至一些消防车无法靠近事故大楼,给灭火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3.楼层高度大,消防设备有心无力。在实际的消防灭火工作中,对于高层火灾,很多时候消防队也是有心无力。面对着火层较高的情况,消防队配备的云梯车高度不足。据了解云梯车的灭火高度最高也只能够到50层左右的高度,更高处的火灾只能靠着大楼内部的消防设施进行扑救,但是由于大火等因素,消防员很难有效地接近着火楼层。

4.建筑内部装修情况杂乱。引起火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装修材料起火。在装修过程中很多人没有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合格的材料,这些违规的装修材料普遍存在易燃的特性,并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增加火灾的危害。由于装修材料问题引起的火灾也是比较常见的,包括央视大楼火灾也是因为外墙的保温层材料易燃,在被烟花引燃后,导致大火迅速发展,酿成重大火灾。endprint

三、主要的应对措施

针对目前发现的问题,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有效预防以及加强火灾发生后的灭火的效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层建筑设计审查环节

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在高层建筑设计审查时严谨性。对于在设计图纸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消防方面存在问题,应该及时退回让设计公司去完善设计。并且还要注意整体建筑的设计与周围地区的其他建筑之间的关系,防止由于距离太近等因素发生火災时火势蔓延到邻近建筑的情况发生。直到设计图纸达到相关条例的标准之后,再予以通过。

(二)加强在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对原材料进行检测

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强巡查。保证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防止使用一些违规的装修材料等,加强在大楼使用过程中对业主装修行为的教育,指导其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装修工程,保证材料与设计结构等符合消防的要求。避免发生因装修材料不合格导致助长火势蔓延的情况发生。这一方面也是目前所有的检查环节中最为薄弱的存在,因为信息不好掌握并且对于业主的内装修行为也不好干预。但是为了更好地防范火灾,要将这些细节工作落实到位。

(三)加强消防巡查力度,在次数和巡查质量上下功夫

保证在建筑建成之后相应的消防设施能够正常使用,例如常见的消防栓的定期检查以及维护,还包括消防池的维护,消防梯的维护等。在平时无用状态下也要保证这些消防专用设施不能被用作其他用途。比如说消防梯平时的时候被当做客梯使用,这样的行为会加速消防梯的磨损,影响火灾发生时消防梯的使用。另外,消防梯要保证有一套独立的供电系统,在主电源被损坏之后,要能够保证备用电源的及时补充。要做到保证这些设施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发挥出作用,而不是作为一项摆设。

(四)合理规划高层建筑的系统布局

高层建筑应该建设在交通条件良好而且便捷的地区,以便在火灾发生后能够方便人员的疏散,并且保证消防车能够及时到达并展开工作,进行灭火工作。高层建筑之间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间,避免火灾在高空中进行蔓延,威胁到邻近的建筑。

(五)建立人员管理体系,成立片区责任制

成立消防人员的包片区责任制,相关区域的火灾情况由负责人承担责任,可以增加消防工作的效率,加强消防巡查的效果,达到防止火灾发生的目的。

四、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现在越来越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众所周知,所以现在不论是设计部门还是消防部门都在加大力度防范火灾的发生。高层建筑防火应该从设计阶段就开始审查,并且在建设过程中严格监督,在大楼使用过程中,要加强消防突击检查的质量。通过全方面的防范,将火灾隐患降到最低。高层建筑防火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希望通过发现的问题以及防范措施,能够提供一个相关参考。

参考文献:

[1]高元.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5,(04):67-68.

[2]杨乐.关于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13,39(18):34-35.

[3]何柯兵.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审核中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4,(20):162-163.

[4]陈晓鹏,张浩.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防控措施[J].科技传播,2013,(17):28-29.endprint

猜你喜欢

火灾防控应对措施高层建筑
电动汽车火灾危险性探讨及其对策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浅析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
刍议如何最大化发挥消防控制室的火灾防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