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2017-11-12魏灿芬

课外语文·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魏灿芬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学习者在学习语文或学习语文某一个领域所应达成的综合性能力。其中自主学习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策略。基于此,笔者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实践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与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为此,要注重让学生自行获取语文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语文实践的本领,从而真正体现教育所具的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和多样性的时代特征。

面对当今语文教学的这种困境,我们应当如何去做,才能让高中学生真正地实现“自主学习”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核心素养顶层设计的框架下去重新定位,尽快地实现教与学的思维转型,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核心素养发展的战略要求。笔者认为,应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合理定位,为开展自主学习的活动谱好调子

自主学习理论,很多学者都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基于各国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于人如何自主学习的研究却不多见,研究的重点放在高中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结合我国的教学实际为自主学习定好调子,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敢于改变在时空上对学生的彻底钳制的做法

当前,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的影响下,高中学段的学习内容全部由教师定,学习的时间都在学校控制之下进行,学生没有自主性,我们诸多课堂中那种以教师讲授、练习和解题为主的学习活动仍较多地大面积存在。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一厢情愿式地认为可以来一次摧枯拉朽式的破解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想让自主学习有效地开展,那就要必须提供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二)改变只注重学习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的做法

一直以来,我们充分地控制课堂的结果来控制学习的结果,甚至提出有效课堂的概念。课堂不仅要全面实施,更要追求大容量、高效率。当然,课堂的这种落实主要是为应试服务的。因为应试的最佳策略就是要落实,没有落实,就没有结果;没有实施,学校就无法生存。

(三)改变那种把“自主学习”当作学习中唯一的学习方式的做法

“自主学习”是手段、不是目的。适度、恰当的“自主学习”对于良好的学风及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自主学习”是学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着自己的内在机制。高中阶段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刻不容缓。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指的是尽可能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自主学习模式,而不是追求自主学习的绝对自由,更不是在教学实践中只强调使用这种单一的固定模式。

二、平稳起步,为开展自主学习的活动铺好路子

能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习惯,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达到。自主学习,就像机械自动化一样,需要一个从人工干预到自动操作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自主学习的初始阶段,我们不能操之過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一)强化预习规则的构建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基本部分,有些老师喜欢把预习说成课前预习,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性始终处于课堂中。从学生接触书本的那一刻起,我们的课就已经开始了。如果我们教师不重视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构建,那又何谈问题的生成。如果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对文本表层的感知上,那后续的互动随之也会落空。高中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一些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本,教师在教参的帮助下,尚且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理解,更何况对于一个知识结构尚不完善的学生呢?在这一点上,最重要的就是需要给学生时间去阅读,而不是解释、讨论。

(二)给予学生足够的宽容

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阅读视野不开阔,可能对课文有的理解还略显肤浅,所以我们的老师应该学会等待,要以鼓励和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然而,当学生探索时,他们可能只涉及几个方面。此时,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来展示自己的知识、文采,而是应进一步引导学生为自己的观点找到更多的证据。只要学生能发表一定量并能坚定自己的观点,这有什么不可以呢?只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就会进入良性循环。

(三)学会自我适度的解放

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判断,他们的老师常常困惑,很难预测,甚至知道,也许是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为此,教师应尽可能放松自己的预设,不要试图用自己的想法来牵制学生。

三、规范流程,为开展自主学习的活动建好场子

目前,教师最擅长的就是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讨论探究,或者不客气地说就是在讲授中适当地通过一些“技术”“细节”“方法”来贴上一个新课改标签而已,其最终并没有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而真正的自主学习的课型应该是由两大基本的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问题生成课型”,第二部分是“问题解决课型”。'

(一)问题从哪里来

如果说这种课型是经过长期“格”的训练而形成了一种自动化的状态,尚且可以理解,可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吗?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由于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有扰乱课堂的嫌疑,于是只能无奈地把那些由于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产生的甚至可能有点稀奇古怪的问题抛到一边;于是懂事的学生懂得了努力揣测教师的意图,懂得努力迎合教师,照顾好教师;于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正中要害,回答的问题切中下怀,教师刚好进行巧妙的过渡、引申。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的确很美,但是妖魔化了教学的实际,不但起不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加速了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的逃离。教师只有指导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阅读文本的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当真正的阅读障碍被扫除后,我们课堂才会迎来春意盎然的时刻。endprint

(二)没有深度问题怎么办

当自主学习经历了最初的羁绊时,突出了制约学生思维的瓶颈。此时教师应发挥平等中“首席”作用,发挥学习条件“提供者”的作用,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从词法和句法结构形象等入手,让文本说话,在看似毫无疑问的地方发现疑问。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前提。在适当主题的引导下,学生将点燃同样的思维火花、生命的活力。

(三)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毫无疑问,问题从学生中来,还得回到学生中去。该借助资料的就借助资料,该查阅工具书的就查阅工具书,该请教专家的就请教专家。“独学”解决不了的,可以采用“对学”;“对学”解决不了的,可以采用“群学”;“群学”解决不了的,教师可以适时地帮扶点拨。也许,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在一开始的阶段需要的时间精力成本比较高,但随着自主学习的不断深化,自主学习的思维就能实现真正的转型,我相信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更高效。

四、优化环境,为开展自主学习的活动搭好台子

环境就是竞争力,教师是生态。因此,建立一个平等、民主、安全、愉快的自主学习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校的“硬环境”大多不尽如人意,要尽量优化“软环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和教学需要及时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努力打破学生思维中的“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

(一)搭建知识平台

必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力提升的前提。这种知识不仅是文字和背景知识,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而且还涉及阅读技巧,阅读策略,阅读情感,阅读态度和阅读价值观等,教师不能为了赶进度在这方面流于形式的计划,而应蹲下腰来、慢下脚步,补上语文这一课。

对于教师来说,知识和方法是教学的两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偏废。可是高一学生由于在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薄弱,使之失去参照,学习文言文相当吃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应一起和学生去探讨文言文字法、词法、句法的现象和特殊规律,从而彻底扫清障碍,为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二)搭建思维平台

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主动思维,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应注重阅读指导的思维方法,以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多样化发展,为自我认知提供保护。

(三)搭建展示平台

“自主学习”的概念只能建立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这不是读几本书,听几份报告。学校、年级和班级都要开辟语文学习成果公开展示园地。学生成绩的平台展示,既能满足学生表达自我的愿望,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合作精神。学生的展示过程实际上是丰富自己、促进学生进步的过程。

五、总结

总而言之,教学过程中若能渗透这些核心思想,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并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响应教育部门关于素质教育的号召,认真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高中语文教学看成是对人的全面素质进行开发、提高、培养的过程,一定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中得到整体性发展,为学生的将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翁红.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

[2]吴晓萍.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6).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