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河县宝华镇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2017-11-11朱周举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0期
关键词:红河县宝华白粉病

朱周举

小麦是红河县宝华镇主要粮食作物,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最近几年,随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小麦的种植面积呈现缩小趋势,怎样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最高产量的小麦,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攻克难题。但是在小麦栽培过程中,由于栽培不科学,化肥使用不合理,农药种类和农药量不正确,导致小麦白粉病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防控难度越来越大,已经成为营养地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因此,做好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红河县宝华镇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1 流行规律

1.1 危害特点

小麦白粉病病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属,主要以闭囊壳混杂于种子中或者在病残体上越夏、越冬,第二年子囊成熟后,产生子囊孢子,随风侵害小麦,导致田间患病。越夏的致病菌能够侵袭冬前小麦,菌丝潜伏在小麦植株内越冬,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回升,病菌逐渐恢复活力,危害小麦叶鞘和叶片,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传播,引起循环侵染。

1.2 流行特点

小麦白粉病发生最适宜的温度为15~20度,低于10度田间发病缓慢,田间相对湿度大于10度会造成田间流行。一般在三月份产生中心株,最晚四月份出现,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当年的气候条件、品种抗性有着直接关系,如冬季气温较高,田间湿度较大,品种抗病性能较差,会加重该种疾病发生。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小麦正处于拔节期和孕穗期,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四月中下旬到五月初,小麦处于孕穗和扬花期,这个时期温度和湿度适宜,田间病株激增,危害进一步加重。五月中旬以后,小麦逐渐进入灌浆期,这个时期小麦闭壳形成,病情发展稳定,停止扩散传播。

2 发病原因

2.1 氣候因素

分生孢子萌发时期,对相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因为温度就成为该种疾病传播的主要因素,小麦白粉病发病适合的温度为0.5~30度,最适宜的温度为15~20度,小麦拔节期到抽穗期这个时期环境温度较低,病情发展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田间病情迅速发展。

2.2 田间管理因素

最近几年,随着耕作制度发生改,小麦栽培管理不仅仅会影响致病菌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对小麦的抗病性能产生影响。小麦栽培过程中普遍存在施肥不合理的现象,氮磷钾肥施入比例不科学,重施氮肥的施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施入较少,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湿度较大,通风性能较差,小麦徒长,茎秆纤弱,降低了小麦的抗病性能,为孢子萌发提供了可趁之机。这样就导致小麦严重发病。

2.3 品种抗性

在同一个地区单一种植大面积中同一个品种的小麦是导致小麦白粉病爆发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同一个地区长期大面积的种植同一个品种,会降低小麦品种的抗性,致病率增加,使得原来的抗病品种逐渐变成易感品种,造成田间病害大面积发生。

3 发病症状

小麦白粉病可以危害苗期到成株期的小麦,主要对叶片产生危害,田间病情严重时还可以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发病初期会在患病部位产生黄色的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成为圆形或者卵圆形,田间湿度较大时会在病斑上附着一层白色的霉菌层,这是致病菌的分生孢子,以后逐渐变成灰白色,最后变成浅褐色或者黄褐色,并在霉菌层中会产生大量小黑点。病斑起初分散到小麦叶片上,随后连成一个大病斑,严重的病斑会覆盖整个叶片,病斑下面以及周围组织褪绿,病叶发黄、早枯。茎秆和叶鞘受到危害后,植株很容易出现倒伏。通常情况下,叶子背面的病斑要多于正面,小麦下部叶片多余上部叶片,发病严重的整个植株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植株矮小,细弱,容易倒伏,病菌危害颖壳和麦芒之后,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到小麦产量和品质。

4 小麦白粉病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首先,推广抗病品种。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选择和种植高抗小麦白粉病的品种是控制小麦白粉病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要强化抗小麦白粉病品种的选育,推广多个高抗品种,避免同一个地区小麦品种过于单一化,更多的利用近缘或者近缘种属的抗病基因,通过采用多种途径,推广多个抗病品种;其次,强化栽培管理。改变过去传统的小麦种植模式,采用宽幅精播栽培技术,时期播种,合理密植,控制好田间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能力,提高小麦抗病能力。要结合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做到适时播种,一般情况每亩播种量控制在22~25公斤之间。要科学施肥,采用配方肥,控制好氮肥的施入量,增施有机肥,磷肥和钾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最后,强化小麦白粉病监测预报。组织镇机关包村干部、农技人员下村分片包干,责任落实到人,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群众科学防治,因地制宜做好“统一组织领导、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剂、统一防治技术”的四统一,及时解决在防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严控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提高小麦白粉病监测预报能力。

4.2 药物防治

当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达到1或病叶率达10%以上时,使用20%三唑酮80~100毫升/亩或43%戊唑醇15~25毫升/亩、40%粉唑醇10~20毫升/亩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最好选择晴天的午后防治或者叶片无露水时喷施药剂防治,这样有利于小麦吸收药液,达到预期防治效果。小麦生长中后期,条锈病、白粉病、穗蚜混发时,每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g加磷酸二氢钾150g;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粘虫混发区或田块,每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加磷酸二氢钾150g。赤霉病、白粉病、穗蚜混发区,每亩用多菌灵有效成分40g加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g加磷酸二氢钾150g兑水40公斤田间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654407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宝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红河县宝华白粉病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文旅脱贫花 花开红河艳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定点挂包红河县倾情帮扶侧记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宝华盛世胡满洪 “老Hi-Fi”的转型之路
红河县总工会:举办沪滇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
红河县总工会:举办沪滇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