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陶单耳杯的再修复

2017-11-10秦志芳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残片实物部位

秦志芳

摘要:红陶单耳杯(屈家岭),出土于淅川黄楝树,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该红陶单耳杯修复前残为8块,器身上有2处面积分别为11×7.5cm2及8.5×7.5cm2的不规则缺失,器身靠近底部处有一3×3cm2的三角形不规则缺失,器物底座边沿处分別有2个1×0.5cm2及1.5×1cm2的豁口,缺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器物的40%——45%。为使该红陶单耳杯恢复原貌并得以稳定保存,对其进行了发掘修复时胶料的清除、粘接、补配、着色、做旧等一系列修复工作。

关键词:红陶;杯;修复

一、红陶单耳杯的修复步骤

(一)原发掘修复时胶料的清除

该红陶单耳杯在出土时他人对其进行了发掘修复。在当时发掘修复过程中,对各残片进行粘接时采用的粘接剂为漆片。粘接完成后,又用白乳胶对粘缝进行了填充。为了使再次修复时各残片之间能够严丝合缝,必须对原发掘修复时所用的漆片及白乳胶进行彻底地清除。漆片和白乳胶清理时采用的工具有圆弧形手术刀、尖三角形手术刀、牙科探针、小镊子、小止血钳、小宽刷、毛笔、台式放大镜、洗耳球等。首先是漆片外围白乳胶的去除:用小止血钳捏住白乳胶,将其从漆片外围撕掉,此时可去除掉大部分的白乳胶,但是在漆片外围仍有小部分的、细碎的白乳胶残留。接下来就用牙科探针并结合小镊子对这些细碎的白乳胶残留进行细致的剔离。在此过程中要不断的用洗耳球对剔离的白乳胶进行吹落,而对于细小的不容易用肉眼进行观察的白乳胶还可通过台式放大镜进行观察。白乳胶去除完毕后就需对断碴上的漆片进行去除:首先用圆弧形手术刀将大部分的漆片从断碴上剔除,剩下的存在于断碴凹坑内的细碎的漆片则用尖三角形手术刀和牙科探针进行细致的剔除。在漆片去除的过程中同样要结合台式放大镜对细小凹坑内的漆片进行观察,并结合洗耳球对剔除下来的漆片从断碴上吹落,以利于对清除状况的观察和把握。待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最后用小宽刷和毛笔对所有断碴面细致的清扫一遍,确保断碴面上没有一丝白乳胶和漆片的残留,为下一步的粘接工作打下基础。

(二)粘接

为了使粘接后的该红陶单耳杯更加的牢固,需在粘接修复前,首先对所有的已清理完毕的断碴面进行加固。操作方法为用细毛笔蘸取桃胶(天然桃胶加水调融好的透明液体)在断碴面上逐一的涂刷一遍,涂刷完毕后将残片放置通风处使其自然干透。之后对加固完毕的所有断碴进行逐一的比对,确定出断碴与实物连接时所在的正确位置即可进行下一步的粘接工作了。

粘接剂调制完成后,可根据残片与实物连接的正确位置自下而上的进行粘接了。首先在残片断碴及相对应的实物断碴上,用批刀调取调制好的粘接剂薄薄而均匀的批抹一层,然后按残片的正确位置与实物粘紧粘牢,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7个残片粘接完毕。由于粘接时环氧树脂会从粘缝中溢出,因此待一切粘接完毕且环氧树脂固化后,需用小锉对溢出的粘接剂进行逐一而细致的随型锉制平展。

另外,在该红陶单耳杯粘接过程中有一1.5×2cm2的残片,其碴口与其它的7个残片的碴口都不相对应,对于这种情况则将该残片先暂放一边,待该红陶单耳杯缺失部位补配完毕后,再将该残片与补配的部位进行比对,找出与该残片的弧度、坡度相一致的补配部位,然后用小型打磨机将该补配部位按残片的大小切割下来,最后将该残片的断碴同样批抹上粘接剂,然后粘镶到其正确的位置上,待粘接剂固化后同样将溢出的粘接剂用小挫锉制平展即可。

(三)补配

这次该陶杯的补配材料选用的是石膏粉。首先参考与该红陶单耳杯同年代的陶杯类文物的相关资料及相近似的图片,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根据该年代陶杯类的特点来完成这一补配工作。补配开始时,先将塑料薄膜用剪刀裁剪成所需的小片,贴在残缺已粘好的空缺内壁处,并用油泥作托垫。随后将石膏粉缓慢地撒入盛有清水的小碗内,后用小勺将石膏调匀并成糊状,随即用小批刀将石膏糊挑批在需补配的部位上,待石膏凝固后,用手术刀及自制的工具,根据该陶杯粘接部分的高度、凸度、坡度及内壁的弧度来进行修整。待所有缺失部位补配完成后,再将所有石膏补配的地方,根据该陶杯现存实物残片的壁厚(2.5——3毫米),用刀进一步的削刻,使补配完成的石膏壁与实物内、外壁随型且自然流畅而无缝隙。待补配的部位干透后,用细砂纸将补配地方轻轻的打磨平展,并用桃胶加适量的水调成较稀的液汁,用毛笔蘸取该液汁涂在所有补缺的石膏内、外壁上,以增强石膏的硬度。最后用稀稀的漆片将所有补配的部位用油画笔涂刷一遍,即可进行下一步的着色、做旧工作了。

(四)着色、做旧

为了使该红陶单耳杯补配部位的颜色同实物相一致,需对补配部位进行着色、做旧工作。通过对该红陶单耳杯实物表面的仔细观察,发现其从内向外有肉土色、浅土黄色、桃红和朱砂红四层颜色。在着色之前首先需调制出与实物颜色相同的四种颜色稀料,操作方法是将无水乙醇泡制的漆片中加入相应的矿石颜料用油画笔进行调试。四种颜色料调制完毕后,将其分别转放入四个玻璃培养皿内扣好、备用。着色时,首先用毛笔蘸取肉土色将补配的部位全部点、涂一遍,随后将该红陶单耳杯放置于荫凉处使其自然干透。之后,用毛笔蘸取浅土黄色在上一层的基础上再部分的点、涂一遍,使其自然干透。随后继续用毛笔蘸取桃红对补配的部位进行部分的点、涂,使其自然干透。最后,再用毛笔蘸取朱砂红做最外层的部分的点、涂工作,该红陶单耳杯自然干透后着色过程即算完成。

该红陶单耳杯实物的最外层表面上还有一层附着物,为了使补配的部位也呈现出实物上附着物的效果,需对着过色的部位进行做旧工作。首先,用白色、黑色及少量铁红(三种颜色都为研磨好的矿石粉颜料)加入到漆片稀料中调试出陶杯外的附着物色。其次,将调试好的附着物色用5号油画笔对着过色的部位进行部分少量地点缀及弹制即可。至此该红陶单耳杯的修复即算完成,修复后的该红陶单耳杯通高10.2cm。图1给出了修复后的红陶单耳杯照片。

二、结语

通过对该件红陶单耳杯进行的一系列的修复过程,使其能够再现往日完整的面貌。可更好的用于展厅的陈展,也利于文物在库房的存放。该红陶单耳杯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信息、艺术价值及考古价值为后人研究屈家岭文化时期的陶器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实物资料。

(本文文物照片由牛爱红拍摄)endprint

猜你喜欢

残片实物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我有一个梦寄存在老火车站
满头都是成语
关于场与实物关系的一种探索
古瓷残片是否有收藏价值?
班主任进行实物分析的实践路径
莫桑比克发现的飞机残片来自马航370
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