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生活实例的策略浅探

2017-11-10邹小青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结合小学数学生活

邹小青

摘 要:应该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巧妙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数学课探究欲望,让学生能学得灵巧、学以致用,本文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用生活实例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 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編号:1672-1578(2017)10-0191-01

数学思维的迸发离不开生活环境因素的支持,在日常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场景,人们的数学意识和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原理,把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从而全面促进小学生深刻把握数学知识,增强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1 观察生活实例,发现数学现象

在小学数学课内容中,“空间与图形”是四大重要知识点之一。在一、二年级教学“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感知--表象--思维的顺序结合了书本中的数学知识以及大量的生活原型,促使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的空间以及图形方面的认知,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形象观念。在对小学生的图形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从小学生的视角出发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充满趣味的“空间与图形”的素材,圆圆的苹果、方方的镜框、飞舞的蝴蝶、滚动的铁圈这些小孩子所关注的事物就是一个个的图形,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章节时,先收集了很多小动物的、花卉的以及生活其他物品的漂亮图片,之后带领学生对此类图形开展学习,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之后通过实施“对着”行动,进而使全部学生非常轻松的了解了对称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小学生们一边能够感受到图形的的对称美,一边还能够将知识点拓展到生活中的更多的方面。使用具有较高价值的生活元素补充教材中的知识点,重构教材数学内容。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结合起来学习。学生们在面对这些从周围生活场景中所提炼的丰富素材,均会感受到非常的有趣、熟悉和自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采用趣味方法,灵活再现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原始的教材知识内容用灵活的重建再现,设置活灵活现的教学情境。例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类体验活动和多媒体的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动态化的情景教学,从而把“静”的知识转变为“动”的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拓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想象力,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平移、旋转、对称”一章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里剪出两个相同的动物图片,让学生利用课堂活动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感知随着图片的移动直接感悟什么是平移和旋转,然后让学生把俩张图片对折起来,完全重合后再翻开后放在桌面上,这样两个图形就形成了对称,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一些动态展示,小学生就会饶有兴致地参与其中,通过动脑动手来认识到图形的水平移动、定点转动和正反面翻转后的情形,有利于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对称”的基本概念,并且也会成为他们的强烈印记,一想到这些概念,脑中就会有这次学习过程中的画面感,记忆效果和理解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3 合作学习模式,增进理解能力

教师要使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此方法在显著地提升学生团队精神的同时,也能够培育积极的学习气氛,促进小学生参与度的提升,还能够搭建一个良好的支持学生们探讨数学问题的平台,增强小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的能力。例如,在二年级“观察物体”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从小学生们已经把握的知识面出发,利用不同位置情况下所观察到的物体呈现不一样的形态的道理,引导小学生用同等水平大小的正方体来形成他们想象中的视觉效果,让小学生协力拼建,他们就能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从而了解物体所呈现出的不同形状。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比较,进而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发现,直接或者间接地提升小学生认识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课的学习效率。例如当进行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正方体和长方体摆立体图形开展总结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从课堂的展示过程中提炼概括得知:通过正方体能够摆出长方体,而长方体也能够能够拼摆出正方体。例如在开展二年级上册“用三角板判断直角”一节的教学中,当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之后,还能够举一反三推断出了钝角以及锐角的判定方法。

4 做好拓展迁移,注重生活应用

教师要做好课本知识的拓展迁移,注重引导小学生在实际生活发挥作用。小学生把课本知识引申到日常生活能促使其更深刻体验数学学习的真实意义。例如,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一节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展情景活动:在学校中需要使用64米长的栏杆在空地上围一圈花圃,让小学生帮忙设计效果图,标明花圃的长、宽以及最后的面积大小。学生设计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S”形等多种形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相互评价,并且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加强小学生对生活与数学关系的认知。在小学生计算设想和动手绘画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已经具备的数学知识,运用自身的逻辑思维来完善自己的设想。这样的实践应用活动中,能有效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的热情,因为帮助学校进行设计大家都愿意,从而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师要促使小学生从生活中探寻数学、领悟数学,通过日常生活元素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学会利用数学知识来认知世界、解决问题,提升数学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宝和,宋乃庆.回归生活世界凸显自主选择——从两个教学实例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的自主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4,07:32-34.

[2] 张秀芝.巧用生活课程资源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难点[J].学周刊,2012,30:188-189.

[3] 林麒麟.巧用多媒体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7:113-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合小学数学生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