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017-11-10谢贞贞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可行性微课

谢贞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教育领域所认同和接受,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也逐渐引入了这种新型的“微课”教学模式和技术,以其灵活的形式和鲜明的主题,较好地实现了师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互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 小学语教学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172-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语文逐渐引入了“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理念,由于“微课”的灵活教学形式和鲜明的主题,极大地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较好地开拓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1 “微课”及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微课”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载体、基于特定语文教学知识点而进行资源的整合,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提供服务和帮助,具有短小精悍、类型丰富的特点,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语文知识难点和重点,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引申和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悟小学语文知识内容。同时,“微课”是对于某一知识点的教学,是极具针对性的讲解,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梳理。为此,就可以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更加深化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较好地转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潜能,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果和质量。

2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2.1 精心创设“微课”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为了更好地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和心理规律,借助于直观形象而生动的“微课”视频,将深奥难于理解的小学语文重点和难点知识转换为“微课”资源,提炼特定主题的“微课”教学资源,并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前的导入准备环节,精心创设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微课”情境,从而极大地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和热情,较好地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雅鲁赞布江大峡谷》一课中,学生对于这个地域的自然风貌并没有切身的了解和体验,单凭教师讲解和自己的想象难以深刻体悟到雅鲁赞布江大峡谷的神奇之处,感觉自己与课文仿佛隔着一层面纱,无法深入探触到课文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于“微课”的精心制作和准备环节,将学生导入到神奇、壮观的雅鲁赞布江大峡谷生态景观之中,听到“微课”中丰富而优美的语言、看到雅鲁赞布江大峡谷鬼斧神工般的自然风貌,无不为之惊叹,折服于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从而激发出内心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之中。

2.2 利用微课资源进一步促进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习到系统的小学語文知识,教师要借助于“微课”资源进行教学,使“微课”融入到小学语文知识体系之中,引发小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在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感触和想法表达出来,以“微课”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媒介和桥梁,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和对话,转变传统单一、权威性的课文讲解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促使学生感受到在“微课”引领下的学习乐趣,继而使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及毁灭的经过,教师可以借助于“微课”资源,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建筑景观,模拟出圆明园曾经美轮美奂的园林艺术,学生在“微课”资源的引领下,可以更为深刻地体悟圆明园昔日那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教师要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之后,相互交流和讨论,结合重点词句体会英法联军对中国的野蛮行径,并激发学生对外国侵略者的痛恨之心,教师由此可以启迪学生对中国的未来进行思考,体会到落后就会挨打,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而在这一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认识,还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距离,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塑造良好的氛围。

2.3 微课资源的投入使用还在于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最终目的,可以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微课教学就是有效的应用, “微课”教学资源创设开放性的语文教学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发散思维,充分展示和提升自我。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蝙蝠与雷达》一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原因,可以设计与此相关的“微课”视频,将科学家对蝙蝠做的三次实验呈现于学生的眼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入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之中。

3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和引入“微课”教学资源,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最大程度上激发,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宪芳.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J].教育革新,2015(11).

[2] 蔡春玲.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 2015(86).

[3] 刘丽娜.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闪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可行性微课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