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不对口,干臣成昏官

2017-11-10◎张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两江道光

◎张 嵚

专业不对口,干臣成昏官

◎张 嵚

丢脸丢到外国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初夏的一天,是鸦片战争重要战役—吴淞(位于上海的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是海防与江防要塞)要塞争夺战中最为悲壮的一天。

上万名装备精良的英军凭借上百艘战舰猛烈的火力掩护,朝着清朝的吴淞要塞发起疯狂攻击。在敌人雨点般的猛烈轰炸中,清军的西炮台上,66岁的江南提督陈化成傲然撑起战旗,率领残存的亲兵慨然从炮台上杀出,最终身中七处重伤,壮烈倒下,身边八十多名将士全数为国捐躯,无一人逃跑投降。

这场鸦片战争里的决定性战斗就此怆然落幕。进占吴淞的英军已然把刀尖顶在了清朝的脖子上,清朝丧权辱国的败局再难改变。但浴血搏杀的陈化成老将军和那些战至最后一息的清军将士们也引得英军连连喟叹,其英勇作战场面此后见诸英军各类的作战资料中。

也是这一天,与这些忠勇的将士们一道被英国人大书特书的,还有清朝此战的最高长官、两江总督牛鉴的丑陋表演。

就在悲壮的西炮台之战打响时,牛鉴大摇大摆地带兵增援—明明是去打仗,他居然坐在轿子里一路上吹吹打打,仿佛是去赴宴。被英军发现后招来一顿炮轰,牛鉴立刻连滚带爬地跳下轿子就跑,甚至连官服、官靴都脱掉扔了一地。由于逃跑姿势太过滑稽,以至于对面的英军忘了大战,全都嘻嘻哈哈地凑过来瞧他逃跑。还有英国士兵把这场面记录下来,战后投给英国报社,刊登后更是引起轰动效应。牛鉴堪称丢脸丢到了外国。

正是牛鉴这一番笑话使得惨烈的吴淞口大战立刻乱了套,不明真相的各路清军跟着他溃逃,这才害得陈化成陷入英军重围后殉难。而牛鉴随后跑得更彻底,逃离战场后马不停蹄,连驻地宝山(今上海宝山)也丢了,导致英军接下来兵不血刃地拿下上海,从而狠狠掐住清朝的脖子。对英国的鸦片战争进程来说,两江总督牛鉴真是立了一大奇功。

吊诡的是,在战场上丢人现眼的牛鉴此前非但不是贪腐昏官,反而是清朝官场上驰名一时的干臣,在民间更有“牛青天”的美誉。如此劳苦功高的标兵怎么在鸦片战争中就落到丢脸丢到外国的地步呢?

前清励志榜样

牛鉴出生于甘肃武威,属于标准的苦孩子。他少年时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地供他读书,其科考路更是长期磕磕碰碰:当地的教育质量本来就不佳,外加牛鉴家又穷,学习条件也有限,所以单是从秀才考举人,牛鉴足足考了15次,落榜简直成了习惯。

幸运的是,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灭牛鉴的斗志,反而成就了他一颗感恩的心。母亲的艰辛不易,乡亲们的慷慨帮助,点点滴滴都让他刻骨铭心。他在西安关中书院读书时,由于囊中羞涩,一度连饭都吃不饱。书院的一个厨师看不过去,偷偷接济他衣食。若干年后,牛鉴成为封疆大吏,特意给这个厨师送来重金酬谢。

如此小恩,他都没齿不忘。比起恩情来,他更不曾忘却的是志向。再苦再难,他依然谨记着母亲朴实的教诲:他日倘若为官,一定要做个像包青天那样的好官。

功夫不负有心人,29岁那年,艰难打拼多年的牛鉴终于高中进士,之后多年在翰林院任编修,也在陕西等地为官。他确实以包青天为榜样,成为出了名的廉洁奉公的硬骨头。在陕西做布政使时,他因看不惯陕西巡抚搞腐败,实名举报了几次也不了了之,竟气得把官帽一摔,回家养病去了。

要摊上清朝某几位皇帝当政时,牛鉴这个脾气十有八九就是招祸的节奏。万幸的是,此时的皇帝是正盼着整肃吏治的道光。道光连续六次召见牛鉴,把牛鉴感动得眼泪汪汪。得到皇帝青眼的牛鉴擦干眼泪后就打点行装,去河南当巡抚了。

值得一说的是,当时的河南已经是清朝天灾加腐败的重灾区:黄河年年闹腾,官员勾搭连环搞腐败,谁来当巡抚都干不长。牛鉴却是倔脾气依旧:你们都不来,我来!结果他还没到河南,好些当地官员听闻他的大名后就哆嗦,慌不迭地去跑调动。

仕途憋屈了这么多年,牛鉴终于在道光的支持下大权在握,当然一出手就是暴雨狂风。他到任没半年就刮起了剧烈的整肃风暴,数百个劣迹斑斑的官吏被论罪,以至于拍手称快的河南老百姓都在传:这牛大人是天上星宿下凡,什么贪官污吏都敢狠治。

就在鸦片战争爆发的同一年,突发的大水更让牛鉴赢得了河南全省士民的心。是年,河南暴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古城开封被洪水围困。牛鉴闻讯后,直接上演了孤胆英雄的一幕:他驾着一叶扁舟,直接来到开封城头,亲自站在滚滚浪涛里指挥抢险,还现学现用,搬出明朝一位水利学家的治水大招,奇迹般地逼退洪水,保住了开封城。

如此逆天的神迹让牛鉴的声望如日中天,“牛青天”的美誉在民间不胫而走,也给正为鸦片战争焦头烂额的道光打了一剂强心针:既然牛鉴这么能干,何不调他上前线打英国人?

专业不对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牛鉴正式接任两江总督,担起了抗英的重任。

刚就职的牛鉴还没碰上英国人就遇到个大困难:差点儿在河南走不了。一听说牛鉴升官离任,全河南都炸了锅。牛鉴的巡抚衙门被上千人围得水泄不通。好些百姓跪在门口,哭着喊着不让牛鉴走,闹得牛鉴不得不站出来拍胸脯保证:等我灭了英国人,一定再回河南来!这才劝得百姓含泪放行。

此时的牛鉴对于接下来的抗英任务信心满满。刚到前线时,他依然如在河南时那般雷厉风行,径直把自己的指挥部搬到了毗邻前线的宝山,然后给道光上了一道慷慨激昂的奏折,表达了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道光看得龙颜大悦,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千里之外的牛鉴好一顿表扬。

但接下来的事就是狠狠打脸了。对此刻的两江总督职务来说,从不缺态度或操守的牛鉴偏偏缺了一样关键东西:专业水平。

打仗是个技术活,牛鉴本就是个门外汉,面对的又是当时全球顶级的英国侵略军,胜利概率基本为零。可怕的是,他还不自知,反而自以为是地瞎指挥,一番自作聪明地谋划,竟判定英军不可能进军吴淞口,战前防务也就严重疏忽,被英军抓住机会打上了门。

等真正上了战场,见识了英军恐怖的火力与凶悍的步兵冲锋后,这位一直以铮铮铁骨著称的“名臣”开了眼后被吓破了胆。他本想去支援陈化成,被英国人轰了几炮后立刻吓得慌不迭地往回跑,导致整个吴淞防线分分钟崩溃。从这个角度说,壮烈殉国的陈化成和那些浴血到最后一刻的吴淞口清军将士就是被牛鉴坑死的。

经此一败后,牛鉴也彻底没了脾气,两个月后作为签字代表与英国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位鸦片战争前名满天下的能臣也就彻底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说到底,牛鉴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实在没这个能力。把一个不懂军事的大臣放在事关战局的两江总督任上,以如此简单粗暴的用人方式,清朝就是武器装备不落后,恐怕也难逃战败的厄运。

签了《南京条约》的牛鉴从此声名尽毁。那个当年曾接济过他的厨师在牛鉴做两江总督时一度在他府衙里帮厨,可听说牛鉴做了如此丧权辱国的事之后,这位已经70岁的厨师硬是变卖家产,凑了2000两白银,狠狠扔在牛鉴面前:“这是你当年谢我的钱,我现在全还给你。给你这种昏官当厨师,我丢不起这人!”

不过,即使在牛鉴身败名裂的情形下,当年受过牛鉴恩惠的河南百姓依然没有抛弃他。《南京条约》签订后,牛鉴被朝廷判处死刑。消息传到河南后,整个河南又炸锅了。当地百姓联名向朝廷上书,甚至在牛鉴被押解到京城时,沿途还有河南籍士民含泪相送。他们一番据理力争,竟真的救了牛鉴的性命。

此情此景也应了这样一句话:真正为百姓做实事的人,哪怕只是一点儿小事,百姓也不会忘记他。

编 辑/安 楠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两江道光
一道光
凶手老罗
简单点,再简单点 重庆两江新宸全宅智能私人别墅
医者颂
情怀:照亮忧伤的一道光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如果我有剪刀手?
THE DRUG WAR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白成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