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初探

2017-11-09瓦依提·艾海提

农家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后果农药技术

瓦依提·艾海提

摘 要:近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种植业也不例外,凭借新型的科技手段,不管是秧苗的成活率还是后期种植者的经济利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这一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日益面对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农药使用技术不到位、使用量过大等,不仅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威胁百姓健康以及当地的生态效益。本文从农药使用不合理可能导致的后果入手,分析了安全、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技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安全防护措施,希望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农药;安全使用;后果;技术;措施

对于各种害虫以及杂草的防治是农产品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有利于保证农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农药防治作为病虫害防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盡管效果好、操作方便,但也日益暴露出它的劣势。比如会造成较大规模的环境污染,而一旦操作技术不当,当农药残留在作物上对于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农药安全使用的技术应该是目前一项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工作。

一、农药使用不当可能产生的问题

种植者应该明确的是,在经济水平日益增长的今天,农药的使用是把双刃剑,只有使用合理、安全,它才能在病虫害防治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从而为种植者的丰收提供一个保障;而一旦没有掌握合理的使用技巧,农药残留超过既定标准等现象都有可能出现。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1.防效差和药害。农药的效果与它的使用时间、使用剂量以及方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只有保证在必要的时间喷洒适当剂量的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实际作业当中有时候喷洒的农药害虫也没有得到治理,可能就是因为农药的浓度不够,或是没有掌握良好喷洒的技术。另外,有些除草剂、杀虫剂是有一定使用范围的,如果超过了既定的范围,就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都是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抗药性产生。超量使用、连续使用一种农药,极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稻飞虱、小菜蛾、霜霉病等大部分病虫害都容易产生抗药性,一些除草剂使用效果变差,也是由于杂草产生了抗药性。病虫草一旦产生抗药性,正常剂量下药剂就不会再有效果。

3.农药残留超标。使用农药必然产生农药残留,而随意加大使用剂量、增加使用次数、药剂混合使用、不遵守安全使用间隔期等行为,是引起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农产品残留超标损失最大的是相关的农业产业和农民自己,2010年的海南豇豆事件就使豇豆滞销、价格大跌,农民损失惨重。

二、农民用除草剂使用时候注意的问题和使用技术

1.注意的问题。首先,有些农药经销商没有给农民仔细介绍清楚除草剂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其次,目前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外出打工经商去了,留守农村的多是些缺少文化的年老体弱者,他们中大部分人对除草剂几乎不了解,仅仅知道除草剂能除草,往往盲目施用导致药害。还有一些农民为了能早日外出打工挣钱,无法选择适合的施药时间,如在高温、强烈阳光照射、空气干燥时喷药,就容易引起药害现象发生。最后,一些农民对除草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选择不当。

2.使用技术。一是要注意用药时的温度和天气情况。首先是要选择无风、无雨天用药。二是注意用药要适量。用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除草效果,用药务必适量。三是要注意按操作规程作业。用药时先阅读标签说明。要用专门的喷雾设备,有些除草剂对金属容器有腐蚀作用,应该选用塑料桶盛药液。

三、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

1.把握好用药时期。绝大多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症状较轻,如瓜类枯萎病,病害初期用杀菌剂灌根效果好,大面积暴发后,即使多次用药,损失也很难挽回;玉米螟、二化螟等钻蛀性害虫要掌握在钻蛀为害之前防治;粘虫等在3龄以前容易防治,超过3龄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差;同时确定最佳用药时期还要综合考虑作物的生育期,如幼苗期、开花授粉期等对药剂敏感的时期,用药一定要慎重,防止造成药害。

2.选择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施药器械的好坏与防治效果、防治人员安全、环境安全的关系密切,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性能良好的防治机械,并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定期更换磨损的喷头,保证喷雾效果。

3.注意轮换用药。一些病虫特别容易产生抗药性。例如害虫中的蚜虫、红蜘蛛、潜叶蝇、粉虱等,繁殖速度快的,容易产生抗药性;病害中的霜霉病、灰霉病等也非常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再好的农药品种也不能长期连续使用,在一个地区,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必然会引起防治效果下降,导致防治对象产生抗药性,目前,避免抗药性过快产生的主要办法就是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防治药剂。

4.杀虫剂和杀螨虫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开瓶前先摇匀药液,药瓶用水冲洗几次后倒入稀释液中。二是不可与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和强酸碱性物质混用,可与常用防治真菌病害的药剂和杀虫剂现混现用。三是注意喷药时间:春秋季节在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夏季在上午8时前、下午6时后,阴天全天均可喷药;雨前和大风天不宜喷药。

四、农药使用过程的安全防护措施

1.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培训,具备一定植保知识,年老体弱人员、儿童和孕期、哺乳期妇女不能施药。施药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防止农药进入眼睛、接触皮肤或吸入体内。施药结束后,应立即脱下防护用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中带回清洗干净,晾干存放。

2.田间喷撒农药时要注意施药时的天气,如风力、风向及晴雨等天气变化,下雨、大风等不利天气时不要施药;高温季节施药,要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3时后进行,正午高温时段不能喷药。

3.注意施药期间严禁进食、饮水、吸烟,在远离配药施药现场,将手脸清洗干净后,方可抽烟、用餐、饮水和从事其它活动。施药人员每天实施喷药作业不能超过6小时,并要掌握基本的农药中毒急救知识。如农药溅入眼睛内或皮肤上,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脱掉污染衣服,携农药标签到最近的医院就诊。

4.对人、畜的防护。我国每年有数万人在施药时发生中毒事故,主要是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95%的人施药时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大部分农民拌药时不戴手套,甚至用手拌;打药时不穿保护服,甚至光膀子打药,有的还边打药边抽烟,这样特别容易发生中毒。急性中毒症状有皮肤灼伤、头晕、恶心、呕吐等,而农药长期进入体内可能引起慢性中毒。要从这方面入手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赵作朋,袁滢,王能东,等.农药安全使用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4(6):7-9.

[2]张毅,徐进,冯渊博,等.农药安全使用对策[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4,32(11):15-17.

[3]赵永江,史国军,魏世峰.农药安全使用常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3):44.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果农药技术
众荣的后果8则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贪小便宜的后果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省钱的后果
第十八届全国农药信息交流会
关于召开“第一届中国农药行业HSE培训班”的通知
2013年第一批农药企业原址更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