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市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演变特征研究

2017-11-09刘晔刘志强王俊帝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演变苏州市

刘晔 刘志强 王俊帝

摘要:采用1996—2014年苏州市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揭示了苏州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演变特征。实证分析表明,城市绿地相关指标均呈现先增速后减速的扩展演变特征,主要由于随着城镇化不断深入,城市扩张力度在达到峰值后会逐步减弱,对绿地规模扩展的推动力度也会随之下降。建成区绿地面积与建成区面积均提升迅速,且两者演变关系较协同,确保了建成区绿地率快速且稳步提升。公园绿地面积增速过快,城区人口增长相对滞后是导致苏州城市绿地水平演变不协同的主要原因。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虽迅速提升,但受早期基础较弱影响,现有水平在江苏省排名仍不突出。

关键词:城市绿地;演变;协同关系;苏州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9-3695-0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9.024

Abstract: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reveal the evolvement rules of urban green space level with Suzhous data from 1996 to 2014. The result showed that,the related indicators indicated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by rapid expansion into slow expansion,mainly due to the deepening of urbanization, urban expansion intensity would gradually weaken after reaching the peak, the strength to promote green extension would decline too. Green space area of built district and built district expanded rapidly, and the good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ensured quickly and steadily improving of green space rate of built district. Area of public recreational green space growing too fast, urban population growing relatively slow was a main reason of non-synchronized urban green space level. Public recreational green space per capita increased rapidly, but by the weak impact of the early foundation, the existing level is still not prominent in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 urban green space; evolution; synergy relationship; Suzhou city

城市綠地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1]。苏州市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城镇化进程领先的长三角,优越的区位和外资的集聚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建设水平迅速提高。1988—2014年,苏州市建成区绿地率由9.44%提高到了38.03%,增长近30个百分点,并于2015年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之一。然而,苏州城市绿地发展前景仍面临严峻挑战,水网密集、土地资源短缺,持续膨胀的人口和居住用地限制了以增量式为主的城市绿地发展方式。2007年起,苏州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年增长率已呈逐年递减趋势,这将对苏州市“十三五”规划中“推行生态优先,建设绿色苏州[2]”这一重要目标的顺利实现产生不利影响。当前,苏州城镇化率已达到73%以上,预计2020年将超过80%,城市绿地未来的发展方式将直接关乎市民福祉的落实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此形势下,揭示苏州市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演变规律,对于科学规划城市绿地,提高城镇化综合水平具有一定迫切性。

目前,有关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演变的相关研究已在国内相继开展。2008年后,刘志强等[3]基于宏观尺度针对中国城市绿地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区域差异开展了具有成效的研究。但就单一城市而言,相关研究多为通过GIS、RS等空间分析手段对某个城市的绿地或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开展研究,所用的数据或影像图多为截面数据,并且与苏州城市绿地演变相关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立足苏州市城市发展背景及特征,结合面板数据梳理了苏州近20年城市绿地增长演变规律,探明城市绿地的扩展演变特征及其与城市人口、土地增长的内部协调关系,对提出凸显苏州城市发展特色的城市绿地规划策略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对其他城市探索差别化的城市绿地发展模式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 苏州市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发展历程

1.1 苏州市城市发展历程

苏州市东临上海,是江苏省乃至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乡镇企业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苏州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更新阶段。为配合产业结构调整,给第三产业提供空间载体,工业园区、高新区初步建成,带来了城市规模大幅扩张和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的迅速开展。同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外来人口的快速涌入,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也成为城市各项建设的重要驱动力。1990—1999年,苏州市区财政收入由9.7亿元上升到55.71亿元;建设用地面积由37.1 km2扩张到81.85 km2;市区人口由84.4万人增长到109.37万人;人均道路面积由2.70 m2/人提升到8.52 m2/人(图1)。

21世纪初,苏州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苏州市成为江苏省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大型制造企业及外来劳动力的不断聚集,为城市土地规模和人口规模的加快增长又添助力。2001、2012年苏州市分别撤吴县、吴江市设区促使城市规模进一步增长,城市经济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2000—2014年,苏州市区财政收入由83.39亿元增长到1 394.1亿元,增长约16倍;建设用地面积由86.50 km2扩张到443.7 km2;苏州市区人口由110.79万人增加到337.5万人;人均道路面积由8.77 m2/人增长到32.62 m2/人(图1)。目前,苏州市已成为中国经济实力最雄厚、社会综合水平提升最迅速的城市之一。

1.2 苏州市城市绿地建设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是苏州城市绿地规模快速扩展阶段。东部工业园区和西部高新区基本建成为苏州城市绿地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载体。同期,《苏州市城市绿化条例》(1995年)、《苏州园林管理和保护条例》(1997年)等相關政策文件的制定也为苏州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1988年苏州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仅为3.4、0.98 km2,到2000年两个指标分别达到24.39、4.88 km2,后者分别是前者的 7.17倍和4.98倍(图2)。

21世纪初,为缓解快速城镇化下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间的矛盾,苏州市对城市绿地建设的关注逐步加强,并制定了“2003年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等目标。随后《苏州市市区绿色行动计划(2004—2010年)》《2005年苏州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方案》等政策相继出台,并提出“在中心城区实施建设环古城风貌工程、虎丘山西部景区建设工程等十大重点园林绿化工程”,苏州市城市绿地建设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据统计,2005年以来,苏州市每年新增约500万m2城市绿地[4],相关绿地指标在该阶段均获大幅提升。2005—2014年,苏州建成区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分别由67.48、22.03 km2扩展到170.10、44.61 km2(图2),后者分别是前者的2.52倍和2.02倍。

目前,苏州城市绿地建设已达到较高水平,城市绿地发展逐步进入缓慢扩展阶段。城镇化作为推动城市绿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由于已步入发展中后期,给予城市绿地扩展的推动力度正逐渐减弱。然而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土地资源间的矛盾仍在加剧,“生态质量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营造优良生产生活空间”、“建设美丽宜居家园”[3]等现阶段重点建设目标的提出,都体现了作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内容,城市绿地建设必然在苏州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处于突出地位。

2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研究思路

2.1 指标选取

为综合探究苏州市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演变特征,共选取6个研究指标,分别为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和城区总人口。前4个指标均为衡量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建成区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是反映城市绿地规模的绝对指标;与之相比,相对指标建成区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更能从多个层面评价城市绿地演变进程,是本研究的核心指标。建成区面积、城区总人口分别是测算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基本要素,更是体现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阶段的关键指标,通过结合这两个指标进行苏州城市绿地演变特征研究,以加强研究结论的地域性、针对性。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以苏州市城区(不含县级市)为研究范围,因1990—1995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缺失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相关数据,故将研究时段选为1996—2014年。建成区面积、建成区绿地面积、城区总人口、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报》(1996—2014年)。

2.3 研究方法

2.3.1 年均递增幅度 用于计算建成区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城区总人口和建成区面积4个绝对指标的历年或年均增长数量。

2.3.2 年均递增速率 用于计算各指标的历年或年均增长速度,可测度指标增长的相对强弱和快慢。

2.3.3 弹性系数 用于计算同时段内建成区绿地面积扩展速率与建成区面积扩张速率的比值、公园绿地面积扩展速率与城区总人口增长速率的比值,可揭示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内部要素扩展的绝对快慢,能直观反映苏州市城市绿地扩展的内部特征。

弹性系数计算公式:K=

K为某时段增速扩展系数,Vx、Vy分别为同时段建成区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年均扩展速率与建成区面积(城区总人口)年均扩展速率。

2.3.4 协同度模型 协同度指构成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匹配和同步的程度[5]。区别于弹性系数是对城市绿地增长内部规律的量化体现,协同度模型旨在验证苏州城市发展与城市绿地建设内部演变的同步情况。

协同度模型计算公式为:D=

V1、V2分别指两个被测算指标的年均增长速率,D代表两个指标增长协同度。D由变量V1、V2决定,当V1、V2均为正值且相等时,D值最大,为1.414;而V1、V2均为负且相等时,D值最小,为-1.414。因此,可划分4种协同度类别:C≥1.40为协同(相差0.5倍以下),1.35≤C<1.40为较协同(相差0.5~1倍),1.30≤C<1.35为欠协同(相差1~2倍),C<1.30为不协同(相差2倍以上)[5]。

2.4 研究思路

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规模扩展特征分析和演变协同关系分析。规模扩展特征分析是指基于规模变化层面,考察苏州市城市绿地、人口、土地等要素的扩展特征及要素间扩展关系特征。因为本研究立足单一城市,需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背景及特征,人口、土地作为体现城市发展阶段和影响城市绿地水平的重要因子,其规模变化与城市绿地规模扩展间存在显著关联性。故通过测度、对比建成区绿地面积与建成区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及城区总人口的扩展速度及强度,全面呈现与苏州城市发展特征紧密契合的城市绿地扩展特征,以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为揭示苏州城市发展与城市绿地演变的协同关系提供研究基础。

由于上述规模扩展特征分析局限于描述、对比规模的变化规律,难以科学测度城市绿地演变与城市规模扩展是否存在全局优化、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鉴于此,本文运用协同度模型进行演变协同关系分析,基于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演变关系特征,全面探究苏州城市绿地增长与城市人口规模、土地规模扩展是否协调、同步,并解析成因。

3 苏州市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演变实证分析

3.1 苏州市城市绿地规模扩展特征分析

1996—2014年涵盖了苏州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人口及土地的规模变化与城市绿地规模演变在该时段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阶段性特征。为全面解析城市绿地规模扩展特征,故分为总体演变特征和阶段性演变特征两部分进行呈现。

3.1.1 建成区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演变特征

1)建成区面积快速增长,建成区绿地面积增速相对更快。1996年,苏州市建成区面积为74.06 km2,到2014年达到447.29 km2,增长近5.04倍,年均扩展幅度为20.74 km2,年均增速为10.51%,远超世界发达地区1.2%的平均值[4]。同时,建成区绿地面积由17.62 km2上升到170.10 km2,增长8.65倍,年均增幅为8.74 km2,年均增速达13.42%,明显快于建成区扩展速度,促成苏州市建成区绿地率由23.79%到38.03%的快速上升(图3、图4)。

由于苏州市逐渐进入了“大开放、大发展、大建设、大提高的时期”[6],城市建设迅速调整城市用地性质或扩张城市规模以满足发展二、三产业的需求。高新区、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推动了建成区规模的迅速扩张,建设过程中对人居环境的高度重视以及房地产发展的持续高温也促进了建成区绿地的快速增加。

2)建成区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呈增幅先增大后减小,增速先上升后下降的同步趋势。基于阶段性特征(图5),将研究時段分为1996—2000年、2000—2006年、2006—2014年3个阶段(表1)。

1996—2000年,两指标增长波动明显但相对平稳同步,增长速度总体分别呈先上升后下降、再逐渐上升趋势。期间,建成区绿地增速最高达11.05%,年均增速为8.47%,而建成区扩张速率最高为5.72%,年均增速仅为3.97%,前者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后者。

2000—2006年,两指标增长仍保持高度同步,增幅变动统一,扩展速度呈曲折下降,但仍呈高速的整体态势。该阶段,两指标增长相对速度达到最快,建成区、建成区绿地面积年均增速分别达16.33%、21.86%,前者虽仍然滞后于后者,但扩展速度的相对差距较上一阶段有所缩小。

2006—2014年,两指标增长波动最为剧烈,增长幅度与增速均表现为整体下降趋势(除2007、2011年以外)。同期,建成区、建成区绿地年均增速分别为9.62%、9.91%,两者扩展速度差距在这一阶段缩减到最小。2007—2008年、2011—2012年建成区、建成区绿地均出现超高速扩张现象,增长速度分别达到33.59%、39.16%(2007年),29.78%、31.16%(2011年)。

3.1.2 公园绿地面积、城区人口演变特征

1)公园绿地面积高速增长,而城区人口增长明显滞后。1996—2014年,公园绿地面积由3.63 km2提升到44.61 km2,增加约11.29倍,年均增幅为2.28 km2,年均增速高达14.96%;而城区人口总规模由106.43万人上升到293.52万人,年均增幅为10.39万人,年均增速为5.80%,城区人口增速显著滞后于公园绿地面积增速是苏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快速提升的关键原因(图6、图7)。

改革开放之后,苏州市投资结构由生产性服务性投资向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和设施倾斜[6],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目标的建立突出了城市生态游憩空间建设的重要性,一定程度推动了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期间,由于受户籍制度等限制因素影响,苏州城区人口增长较平稳,且幅度不大。

2)公园绿地面积、城区总人口均呈先缓慢增长、后快速增长、再回归缓慢增长的态势。结合阶段性特征(图8),将研究时段分为1996—1999年、1999—2007年、2007—2014年3个阶段(表2)。

1996—1999年两指标增长相对缓慢且同步性强。城区人口由106.43万人增长到109.37万人,年均增幅为0.98万人、年均增速仅为0.91%;公园绿地面积由3.63 km2上升到4.30 km2,年均增幅、年均增速分别为0.22 km2、5.78%,虽均低于该时段平均水平,但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公园绿地面积。

1999—2007年,两指标增长波动最为强烈,年均增幅及年均增速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期间,公园绿地规模急速扩张,年均增幅为3.58 km2,年均增速高达29%,分别为上阶段的16.27倍、5.17倍。由于正处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关键时期,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被视为苏州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推动了公园绿地面积的快速扩张。城市人口规模在这一阶段也迎来增长高峰,共增长近148.41万人,年均增速达11.31%,是上阶段的12.43倍。其中,由于外来人员2005—2006年的剧增和2006—2007年的骤减,导致城区总人口增减波动剧烈,但不影响总体增长趋势。

2007—2014年,两指标数值同步大幅回落、增速显著下降。公园绿地规模年均增幅和年均增速分别锐减到1.67 km2、4.43%,表明苏州公园绿地增长后劲不足。城区人口规模扩展强度也明显减弱,年均增幅为5.11万人、年均增速为1.87%,均远低于上一阶段,这与在城镇化后期,城市人口增长趋缓的普遍特征相符[7]。

3.2 苏州市城市绿地演变协同关系分析

在规模扩展分析基础上探讨城市绿地演变协同关系,既是对表征城市绿地水平的重要要素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扩展协调性的揭示,又是对城市规模扩展与城市绿地规模演变的配套发展程度的思考。

3.2.1 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扩展特征

1)建成区绿地率快速增长,但远滞后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速度。1996—2014年,建成区绿地率由23.79%提升到38.03%,增加0.60倍,年均增速为2.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4.53 m2/人增长到17.62 m2/人,扩展2.89倍,年均增速为7.84%,约为建成区绿地率年均增速的3.19倍。主要由于建成区规模与建成区绿地规模快速且同步扩张,公园绿地规模扩展速度更快,而城区人口增长相对滞后,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

2)建成区绿地率扩展系数较平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扩展系数波动剧烈,但呈缓和趋势。除去1996—1997年、1997—1998年、2007—2008年以外,建成区绿地率历年扩展系数均维持在1~2的区间内,表明建成区和建成区绿地扩展同步性较强。人均公园绿地扩展系数最高达10.43(1999—2000年),说明公园绿地增速是城区人口增速的10倍之多;扩展系数最低为-0.17(2006—2007年),主要由于城区人口大幅减少,而该年公园绿地规模仍以3.70%的高增长率扩展,但自2008年之后弹性系数有下降并稳定的走势(图9)。

3.2.2 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演变协同关系特征 运用协同度模型测算出近20年各指标演变扩展的协同度(图10)。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扩展协同关系较差,不协同年数多达15年,无协同状态,表明苏州市城市空间、城市人口、绿地规模及公园绿地规模间存在不协同、不均衡的扩展关系。鉴于此,通过重点分析苏州市城市绿地与建成区、公园绿地与城市总人口、建成区绿地与公园绿地以及建成区的演变协同关系全面解析造成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协同的成因。

1)建成区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演变协同关系最好,两个指标协同扩展。1996—2014年,协同年数高达13年,不协同仅2年,年均增速也为协同。伴随苏州城镇化进入新阶段,为了给人口聚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变提供空间支持建成区快速扩张,对于城市空间公共服务能力的主动挖掘推动了建成区绿地规模的快速扩展。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并吸纳城市中疏散的产业,高新区、工业园区分别在城市边缘西部及金鸡湖畔建设,作为城市新的生长点,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重点发展带动建成区绿地规模更快速扩张,造成两个指标在早期增长不协同。进入21世纪后,由于城区空间被相继填满,建成区逐步向城区外围扩展,环境宜人的小型产业区和优质居住小区的同步出现促成了新增建成区规模在新增建成区规模中的配比不断优化,使得两个指标之后能协同扩展。

2)公园绿地面积与城区人口演变协同关系最差,不协同年份长达10年,前期协同性整体较差,2008年后失调情况有所缓解,以较协同为主。近年,苏州正处于后工业化转型期[8],二、三产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公园绿地作为服务本地居民及外来人员的重要载体,成为影响城市发展活力的关键因素。苏州市先后确立了“生态立市、环境优先”“三区三城”[9]等战略,继续深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公园绿地规模扩展势头强劲。然而城区人口虽也呈快速增长,但由于其增速显著滞后于公园绿地增速,直接造成两个指标增长的长期不协同以及人均公园绿地的高速上升。1996—2014年,苏州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江苏省(13个地级市)排名第10位上升到第5名,但与镇江(第1名)、扬州(第2名)等同类城市相比,并未凸显出“园林之城”得天独厚的绿地发展优势。一方面与苏州市城区较高的人口密度相关,另一方面表明了两个指标增长的不协同本质是在早期相对落后的公园绿地基础上的公园绿地水平快速提升与人口增长相对缓慢的不适应。因此,在未来规划目标中仍要加强对公园绿地的建设力度,重点突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全面提升。

3)建成区绿地面积和公园绿地面积演变关系较协同,分别有4年协同,1年不协同,后期协同状况明显优于早期,说明公园绿地与建成区绿地扩展配比较为合理,且在不断优化。长期以来,基于日益增长的市民生活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苏州市对于各类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投资力度不断增强,1996年苏州市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为1 600万元,2014年增长至4.31亿元,城市公园数量由38个快速增长到164个[10],给公园绿地规模带来了年均14.96%的超快增长率。早期由于公园绿地基础较弱,与其他类型绿地相比占建成区绿地规模的比重较少,但其增速显著高于建成区绿地面积增长是引起两个指标在前期处于低协同状态的主要原因,之后随着公园绿地规模比重的快速上升,两个指标的增长关系开始逐步缓和并趋向协同。当前,苏州市已处于城镇化中后期,伴随建成区面积的低速扩展,各类城市绿地也随之进入缓慢增長状态,然而苏州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仍有大幅提升空间,故应继续加强对各类城市绿地发展的关注力度,并探索出能顺应时代变化的集约式、内涵式的城市绿地发展对策。

苏州市建成区的快速扩张直接带来了建成区绿地规模、公园绿地规模的高速提升,而增速相对缓慢的城市总人口与其他指标扩展速度的不协同性都充分体现了苏州市城市绿地发展是城市规模大幅扩张带动下的填充式、蔓延式增长,缺少依据城市环境承载力、人口推动力所制定精明、弹性、长远的城市绿地发展策略。

4 小结与讨论

4.1 小结

4.1.1 规模扩展特征 在快速城镇化推动下,苏州城市规模及城市绿地规模均快速扩展,其中公园绿地规模增速最快,建成区绿地规模增速较快,建成区规模增速一般,城区人口规模增长虽快但滞后于其他指标。

苏州城市发展及城市绿地规模扩展均呈现阶段性规律。建成区面积与建成区绿地面积均为增幅先增大后减小,增速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主要因为伴随苏州城镇化达到较高水平,其进程会由快速推进变为适度放缓,城市规模与城市绿地规模也会表现出与之相适应的扩展态势;公园绿地面积与城区人口增长均呈先低速、后快速、再低速的阶段性增长趋势,主要由于早期受观念及经济水平限制公园绿地发展缓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对生态休憩空间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公园绿地快速发展,在达到较高水平后回归缓慢增长状态。

4.1.2 演变关系特征 苏州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演变协同关系较差,建成区绿地率人与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不协同,也表明苏州城市土地、人口及绿地的规模扩展不能协调一致。

其中,建成区绿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的演变协同关系最好,建成区绿地面积与公园绿地面积扩展较协同,说明了建成区规模扩张与建成区绿地、公园绿地规模扩展的配合度较高;而公园绿地面积与城区人口协同关系最差,但后期失调情况有所缓解,主要由于早期苏州公园数量较少,绿地基础较为落后,随着公园数量的快速增长公园绿地水平急速提升,但城市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增长速率相对缓慢与于公园绿地增速,导致两个指标无法同步扩展。

4.2 讨论

如今,苏州已进入城镇化进程中后期,在这一关键阶段制定出符合苏州城市发展特征的城市绿地规划建设路径具有一定迫切性。

4.2.1 制定因地制宜的规划策略、完善当地政府的调控职能 城市规划作为地方政府干预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可对城市各类空间进行控制。自1990年代以来,苏州市政府借助市场经济开拓财源,持续加大对城区周边土地及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促进了城市绿地的快速扩展。然而,在高强度的投资力度下,不可避免的存在规划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一定程度影响了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地政府应充分考虑苏州城市建设背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通过科学理性的城市规划、投资方向和建设项目来增强城市绿地建设的地域性特色,以确保城市绿地的规划过程的精明、高效。

4.2.2 充分挖掘苏州城市绿地发展潜力,营造绿地建设数量与质量的最优状态 在城镇化中后期阶段,城市土地规模难以再通过的持续大幅扩张来推动城市绿地的快速发展,并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土地利用率不高、城市生态安全破坏等问题仍在加剧。因此,亟需发掘苏州城市绿地建设的新增长点。区别于以往依托城市大规模扩张驱动下的粗放式增长,现阶段的苏州城市绿地建设应转变为内涵化发展模式。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借助GIS、RS等多種技术手段,优化整合城区绿地空间,充分利用城市边缘区空间,确保新增城市规模中城市绿地的科学配比,争取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城市绿地各类效益的最大化。

4.2.3 引导各区域城市绿地个性发展、实行差异化地区发展策略 对于苏州市城市绿地发展策略不能局限于城市整体,应全面结合各区域发展特征。受地理环境、主导产业、人口数量等因素影响,苏州市各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发展进程差别悬殊,决定了城市绿地建设应实行差别化对策。如工业园区是苏州高新技术重要基地,也是苏州城市建设和绿地发展最快速、最成熟的区域,其城市绿地建设应更强调高质量、多层次的增量发展模式,以充分凸显生态文明新城的发展潜力;而老城区城市绿地已趋于饱和,其绿地建设需更侧重存量式发展,有效整合琐碎的绿地空间。同样,针对其他区域也应充分结合区域发展背景、资源现状条件、人员结构及数量实行有各区域特征的差别化城市绿地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 吴人伟.培育生物多样化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J].中国园林,1998,14(4):41-44.

[2] 中共苏州市委.《关于制定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http://news.2500sz.com/news/szxw/2016-1/8_2844188.shtml.

[3] 刘志强,王俊帝,洪亘伟.我国城市绿地与城市用地规模扩展关系分析——基于1996~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J].规划师,2016, 32(6):125-131.

[4] 衣学领.苏州: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J].中国城市经济,2008(2):62-65.

[5] 刘 晔,刘志强.江苏省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的协同关系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6,14(4):34-40.

[6] 陈 泳.当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6, 163(3):36-44.

[7] 童玉芬,武 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特点与问题[J].人口与发展,2013,19(4):37-45.

[8] 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科学出版社,2008.

[9] 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suzhou.gov.cn/asite/zt/2012/06/sew/index.html.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4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演变苏州市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编制城市绿地养护规范和标准应注意的事项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城市绿地功能与作用的重新认识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