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7%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悬浮种衣剂的HPLC分析

2017-11-09刘卫荣

世界农药 2017年5期
关键词:菌腈联苯衣剂

刘卫荣,康 凤



27%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悬浮种衣剂的HPLC分析

刘卫荣,康 凤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00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27%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悬浮种衣剂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Eclipse XDB- 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乙腈+水(pH=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使用梯度洗脱程序,同时测定试样中吡虫啉、咯菌腈和联苯菊酯的含量。吡虫啉、咯菌腈和联苯菊酯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60、0.061和0.056,变异系数分别为0.45%、1.46%和0.5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0%、99.33%和99.40%。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精密度与准确度高,可同时快速测定吡虫啉、咯菌腈和联苯菊酯的含量。

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质谱

吡虫啉(imidacloprid)化学名称为1-(6-氯-3-吡啶基甲基)--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是由德国拜耳公司和日本特殊农药公司共同开发的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极高的触杀和胃毒作用,使害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信号传导受阻而使害虫死亡[1]。咯菌腈(fludioxonil)化学名称为4-(2,2-二氟-1,3-苯并二氧-4-基)吡咯-3-腈,是瑞士Ciba-Geigy公司(现先正达公司)开发的苯基吡咯类杀菌剂,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通过抑制与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进而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2]。联苯菊酯(bifenthrin)化学名称为2-甲基联苯基-3-基甲基()-(1)-顺-3-(2-氯-3,3,3-三氟丙-1-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和熏蒸活性,通过干扰神经传导而使害虫死亡。将三者混合制成27%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悬浮种衣剂,防治谱扩大了,持效期长,可应用于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蔬菜等多种作物,对红蜘蛛、蚜虫、白粉虱、螨虫、立枯病、根腐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应用前景广泛。吡虫啉、咯菌腈和联苯菊酯单剂的分析方法已有报道[3-6],但有关吡虫啉、咯菌腈和联苯菊酯三者复配悬浮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目前尚未见公开报道。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Eclipse XDB-C18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乙腈+水(pH=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同一色谱条件下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操作简便的特点。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 LC-20A,具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和自动进样器;色谱数据处理工作站;色谱柱:150 mm×4.6 mm(i.d.)不锈钢柱,内装Eclipse XDB-C18填充物,粒径5 μm;超声波清洗器;微孔过滤膜:0.45 μm有机膜。

乙腈:色谱纯;水:新蒸二次蒸馏水;吡虫啉标样(质量分数98.0%)、联苯菊酯标样(质量分数98.5%)、咯菌腈标样(质量分数98.0%):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27%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悬浮种衣剂试样: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

1.2 色谱条件

流动相:梯度洗脱,0 min:乙腈+水(pH=3磷酸水溶液,体积比30︰70);8 min:乙腈+水((pH=3磷酸水溶液,体积比90︰10);16 min:乙腈+水((pH=3磷酸水溶液,体积比90︰10);17 min:乙腈+水((pH=3磷酸水溶液,体积比30︰70);22 min:乙腈+水((pH=3磷酸水溶液,体积比30︰70);流速:1.0 mL/min;柱温40 ℃;检测波长:240 nm;进样体积:5 μL;保留时间:吡虫啉约3.3 min,咯菌腈约9.4 min,联苯菊酯约16.2 min。典型的液相色谱图见图1、2。

从左到右依次为: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

从左到右依次为: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

1.3 分析步骤

1.3.1 标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吡虫啉标样约0.065 g、咯菌腈标样约0.02 g和联苯菊酯标样约0.05 g (精确至0.000 2 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超声振荡使试样溶解,冷却至室温,摇匀。

1.3.2 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试样约0.5 g(精确至0.000 2 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超声振荡使试样溶解,冷却至室温,摇匀,用0.45 μm有机滤膜过滤后备用。

1.3.3 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直至相邻2针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的峰面积相对变化小于1.2%后,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行测定。

1.3.4 计算

将测得的2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2针标样溶液中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峰面积分别进行平均。试样中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1为标样溶液中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峰面积的平均值;2为试样溶液中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峰面积的平均值;1为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标样的质量(g);2为试样的质量(g);为标样中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的质量分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对吡虫啉、咯菌腈和联苯菊酯标样溶液分别在190~400 nm进行紫外光谱扫描,得到其相应的吸收波长与响应值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当选用240 nm作为检测波长时,吡虫啉、咯菌腈和联苯菊酯均有较强吸收峰,且3个组分峰面积较匹配,同时杂质响应值小,流动相无吸收。综合考虑各组分质量比、杂质分离、仪器基线及仪器响应值等诸多因素,最终选定240 nm作为检测波长。

2.1.2 流动相的选择

在Eclipse XDB-C18色谱柱上,分别试用不同比例的甲醇和水,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对试样进行分离检测,当甲醇-水或乙腈-水体积比为90︰10时,联苯菊酯的保留时间适当,而吡虫啉的保留时间太短,与杂质峰不能很好分离,而当甲醇-水或乙腈-水体积比为40︰60时,吡虫啉与杂质峰能有效分离,但联苯菊酯又很难被洗脱出来,因此考虑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采用乙腈-水体系时,各组分的峰形优于甲醇-水体系。经测定发现,选择乙腈+水(pH=3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较理想。在选定的梯度条件下,有效成分与杂质能很好地分离,峰形对称,基线平稳,保留时间适当。综合以上因素,最终选定乙腈+水(pH=3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分析。

2.2 线性相关性测定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标样溶液,按上述色谱操作条件,测定相应的响应值,并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吡虫啉、咯菌腈和联苯菊酯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吡虫啉线性方程为=5.196 2-9.021 4,相关系数2=0.999 8;咯菌腈线性方程为=8.436 1-3.970 7,相关系数2=0.999 6;联苯菊酯线性方程为=8.898 6+12.517 0,相关系数2=0.999 8。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

2.3 方法精密度测定

在上述色谱操作条件下,对同一个27%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悬浮种衣剂样品进行5次平行测定,计算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结果得到该方法测定吡虫啉、咯菌腈和联苯菊酯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60、0.061和0.056,变异系数分别为0.45%、1.46%和0.55%(表1)。由此可知该方法精密度较高。

表1 27%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悬浮种衣剂精密度测定

2.4 方法准确度测定

采用标准品添加法,在已知含量的27%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悬浮种衣剂中加入一定量的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的标准品,按上述色谱操作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测得吡虫啉的回收率为98.59%~100.83%,平均回收率为99.50%;咯菌腈的回收率为98.39%~100.48%,平均回收率为99.33%;联苯菊酯的回收率为98.47%~101.36%,平均回收率为99.40%(表2)。由此可知该法准确度较高,可准确定量。

表2 27%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悬浮种衣剂回收率测定

3 结 论

综上所述,用本方法同时测定27%吡虫啉·咯菌腈·联苯菊酯悬浮种衣剂中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3种有效成分与杂质能很好的分离,且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线性关系良好,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及分离效果好等优点,是此复配制剂较理想的分析方法。

[1] 杜春秀. 吡虫啉研究概况[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2(1): 84-88.

[2] 杨玉柱, 焦必宁. 新型杀菌剂咯菌腈研究进展[J]. 现代农药, 2007, 6(5): 35-39.

[3] 李炎.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联苯菊酯有效成分的含量 [J]. 现代农药, 2010, 9(2): 33-34.

[4] 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农药标准汇编: 农药产品杀虫剂卷(第2版)[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453-461, 381-387.

[5] 张晓光, 王列平, 钱一石, 等. 咯菌腈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农药, 2013, 52 (6): 427-428.

[6] 黄雅俊, 郭利丰. 咯菌腈25克/升悬浮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2, 33(3): 34-36.

Analysis of Imidacloprid·Fludioxonil·Bifenthrin27% FS by HPLC

LIU Weirong, KANG Feng

(Jiangsu Yangnong Chemical Group Co., Ltd., Yangzhou 225009, Jiangsu, China)

The 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 content in imidacloprid • fludioxonil • bifenthrin 27% FS was established.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imidacloprid, fludioxonil and bifenthrin in the samples was conducted with Eclipse XDB-C18 column and UV-absobance detector and the mixture solution of acetonitrile-water (acidified by phosphoric acid to pH=3) as the mobile phase under gradient concentration appli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imidacloprid, fludioxonil and bifenthrin were 0.060, 0.061 and 0.056, variation coefficient were 0.45%, 1.46% and 0.55%, and average recovery were 99.50%, 99.33% and 99.40%,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convenient, good separating effect, high precision and accuracy,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imidacloprid, fludioxonil and bifenthrin.

imidacloprid; fludioxonil; bifenthrin; HPLC; analysis

10.16201/j.cnki.cn31-1827/tq.2017.05.09

TQ450.7

A

1009-6485(2017)05-0046-04

刘卫荣(1969—),男,江苏仪征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农药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Tel: 0514-85888888-7477,E-mail: lwr@yngf.com。

2017-08-23。

猜你喜欢

菌腈联苯衣剂
国家药监局关于联苯乙酸凝胶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2021年第148号)
不同种衣剂在鲜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欧盟拟修订咯菌腈在某些小型水果和浆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青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抗菌多肽改性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研究
甜樱桃采后咯菌腈处理残留量试验
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HPLC测定樱桃咯菌腈的残留量研究
四种不同水稻种衣剂育秧效果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