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撬动贫困的大山

2017-11-08许文舟

茶道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古树雪山博会

许文舟

三个月过去了,雨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打算,泥石流与洪水把云雪路毁得坑坑洼洼。坐在客车上的李本菊,又在想如何把雪山镇(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的茶产品推向外面市场的事,而此刻,一阵胸闷悄然袭来,她急忙拿出随身携带的药,就着半瓶矿泉水吞下。随着客车的巅簸,李本菊全身被汗水浸透,好在总算又熬过去了。

走访中李本菊得知,一位叫王正国的年轻人刚学做茶叶生意就遇上困难,5吨多茶叶堆在家里卖不出去。李本菊便找到王正国本人,通过了解得知,小伙子是其实学做茶已经三年了,茶叶品质虽好,但不知道如何走出去,除了5吨多的青毛茶卖不出去,还有一些高档的古树茶,也等着买家。

当李本菊出现在王正国家中,让王正国感到很意外,用他的话说叫第一个处级领导来到家里,而且就是冲着他卖不掉的茶而来。李本菊听了王正国的介绍,认为王正国是个想做事的年轻人,在雪山镇,王正国不是个案,在新平村、王家寨还是新文村,都有像王正国一样的年轻人,要么大学毕业返乡,要么外出打工多年归来,都希望在家乡创业,家乡有优质的农副产品,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做,总也迈不出第一步。这些人需要有人指引与帮扶。此时,昆明市第十一届茶博会开幕在即,李本菊于是联系了茶博会,让王正国参加了茶博会。然而,茶博会的展费比较高,让一个农村才开始创业的年轻人出一大笔钱去见见世面是好事,但茶博会主办方也不可能让你免费参展。

李本菊亲自找到茶博会负责人,把王正国的隋况作了详细汇报,她觉得让这样的农村人参会,意义不在于卖掉多少茶叶,而将会成就一位贫困农村一个年轻人的梦想。主办方听完汇报后为李本菊的真情打动,用他们的话说,不是看在王正国做茶叶的份上,现在做茶叶的年轻人很多,而是看在一位扶贫工作队员真诚帮人的面子上,他们甚至认为,李本菊的扶贫思想改变了他们的观念,就冲这一点,主办方同意王正国参加茶博会。至于费用,同意用王正国卖不出去的茶叶充抵,价格按市场价计。

王正国就要去昆明了,李本菊还不放心,就像父母不放心即将远出的孩子一样,给他交待了许多,比如如何在茶博会期间向其它茶企学习,如何认识客户宣传自己,如何讲解雪山古树茶,甚至是泡茶这样的事,李本菊都亲自示范给他。事实上,雪山古树茶面积大,品质好,问题出在“养在深闺人未识”上。这里的每一棵古树茶无公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雪山古树茶独特的自然品质。功夫不负有心人,茶博会期间,王正国的库存销售完了,还与外商订了几万元的购销合同。

通过这个案例,让李本菊想到,扶贫只有找准点,才能获得全胜,她结合自己茶叶行业的工作职责,决定做茶的扶贫文章,让茶给脱贫带来原动力。为此,在李本菊的建议下,由雪山镇工会联合会具体负责,以合作社定点帮扶雪山政府兜底户的方式,针对雪山镇政府217户兜底户发起众筹,由中国茶业交易组委会、云南省临沧市茶业协会监制,凤雪古茶坊和勐库东西半山合作社特制作一款520克的雪山古树扶贫爱心茶顺利诞生,每片售价299元。本着“喝一片茶,献一份爱”的精神,每售一片爱心茶,为兜底户筹集100元的理念,自2016年7月28日在轻松筹平台发起众筹以来,先后在线上、线下拉开了爱心众筹的帷幕。说起这些,李本菊说,这事险些搁止了,动议时有人就反对,怕她的做法不合规,还劝她扶贫还是按政策办事,但她坚定地认为,这怕那怕什么事也做不了,扶贫不能等靠要,这既是对贫困户的要求,也是对扶贫工作的要求,等靠要只会让扶贫工作陷入被动,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加快脱贫的脚步,最终打赢扶贫这一重要的战役。

截止2017年2月28日,线上线下共售爱心茶1700片,为兜底户筹集扶贫资金170092元。众筹款项三分之二由合作社发放给采茶、制茶的贫困户,另外三分之一将作为爱心善款用以帮扶雪山镇政府兜底特困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款项由县红十字会建立专户进行监管,镇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申请拨付使用。目前已申报部分资金为2016年74户政府兜底户添置了一张床、一张棉被、一套衣服、一口电饭锅、一个大盆,为他们配齐生活用具,同时送去了一些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使他们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为了让爱心茶遇上爱心人,李本菊受凤庆县委所托,从雪山镇走进云南大学校园,以“浴不够的阳光,挥不去的乡愁”为开篇,在云南大学开展“挂包帮”爱心茶推介会。会后,义卖活动在学校楠苑和梓苑举行,爱心茶吸引了很多师生前来了解和购买,为扶贫工作献出了爱心。活动共推介“雪山古树”“扶贫爱心茶”“古韵雪山”“和谐家园”4款扶贫爱心茶,受到欢迎。

为保证茶品质量,李本菊要求茶企在选料、制作加工等方面高度重视,确保爱心人购到的茶品质量与口感俱佳。为此,她亲自查看厂房,选定原料,不论是萎凋杀青还是手工揉捻,她都进行监督,以专业的技术进行指导,最后出品的爱心茶品质上乘,叶底肥硕润泽,汤色金黄透亮,入口柔和,茶汤软滑不挂喉。那些天,李本菊心中想的是茶,每售出一片,她都会用文字将心中的喜悦记录下来,为自己加油,对爱心人感谢。为加大销售力度,李本菊亲自编写了《古树茶里的爱》和《喝一片茶献一份爱》等PPT放在宣传平台上。

得益于李本菊的关心,王正国的茶业经营也因此提高到一个高度,一些香港、广州、上海客商不辞辛苦来到雪山,与王正国签下了一单又一单茶叶买卖活动。王正国更对自己的茶叶生产充满了信心,现在已分别在新平、王家寨等村开办了三个茶叶初制加工厂。李本菊每次去新平等村,都会择出时间去王正国的初制所看看,她感谢自己的坚持,终于让茶叶扶貧走出了一条路来。接着,李本菊又为王正国的茶叶注册了“凤雪”商标,让农产品下得了山,进得了城做出了贡献。

每次到县上开会,李本菊都会有意接触一些茶企,不遗余力推介雪山镇的优质茶资源。经过她苦口婆心地推介,凤庆知名茶企蒲门茶业公司经过实地考察,终是爱上了雪山新化两千多亩古茶园,已签订相关协议,并着手建厂。凤庆因了那棵比商纣王年长近100岁,比孔子年长近700岁,比秦始皇年长近1000岁的古茶树而名声在外,也因为一条蜿蜒于明清的茶马古道“顺下线”让凤庆的茶赚足了世人的眼球,但雪山新化的古茶还是第一次让年轻的蒲门茶人喜欢,董事长杨家全一有空总要带上员工,离开车马喧嚣的市井,分享一片藏在深山人未识的茶叶,该有的清芬与故事。人的双手无法伸进古茶的年轮,但可以感知每一片芽叶上的岁月流逝。

李本菊比谁都高兴,因为她清楚,接下来的茶农增加收入就会成为现实。是的,农残超标,掺杂使假,一度让茶市爱伤严重,人们不得不对茶持有必要的警觉与戒备,但凤庆新化新平的古茶园,完全有理直气壮的理由让爱茶的你停下来。也正是这样,华南农业大学的茶学专家陈文品先生才会从远方赶来,就茶企的发展与蒲门达成合作协议。每次到茶企,李本菊先要看生产环境,再谈茶文化建设,一片茶赋予了文化,才能走得更远。

雪山的每一片茶叶,都带着茶农手掌心里的温度。李本菊经常告诉雪山的茶企,做这样的茶需要爱心。这爱可以理解为对茶的敬重,也可以理解为对仍然处于贫困之中的茶农一份爱心。也许这正是李本菊带领下新推出一款扶贫茶的缘起。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树雪山博会
《古树》
数字化将开启东博会里程碑式的新征程
充分放大进博会延伸效应
油画《马六甲古树》
村子的古树挖走了
2016武汉光博会
雪山历险记
雪山历险记
2016CFB餐博会精彩瞬间
一棵古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