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多维评价机制研究

2017-11-08王琳冷令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6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质量

王琳++冷令

摘 要:教学质量评价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的判断,引导、调节和控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而使学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先确立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及其权重,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善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多维评价体系,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学质量 多维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b)-0237-03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若干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情况评估,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结果既是对教师和学生教学效果的反馈,同时也可以为学校和部门的教育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有助于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过程,从而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1 评价主体的构建

参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众多,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要想建成一个全方位审核、立体式评估的体系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首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维的,多维的主体在中等职业教育评价过程中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1.1 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

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是与政府、学校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相对独立的评估机构,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引入外部评价主体,可以切实增强评价体系的客观性。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可以运用其专业的人员、技术与程序等,帮助学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价过程,协助学校做好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

1.2 教学质量的直接相关者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相关者指的是直接参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并且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结果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个体,它们彼此相关又相互独立,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他们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最重要实施者;第二类是学生与家长,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对象,是教学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教学相长,学生家长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间接参与者,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類是行业或企业,即用人单位,他们可以通过对学生质量的评价反映出社会对学校办学成果和专业建设的认可度。

2 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法)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4]。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为分析选择最终的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尤其适用于决策结果无法直接用计量体现的情况。

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1)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搭建层次结构模型,即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

(2)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的关系,对同一级各指标(如指标1.1.1,1.1.2和1.1.3)关于上一级中某一项指标(如1.1)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同等重要取1,稍微重要取3,明显重要取5,相当重要取7,极端重要取9,若处在这些程度中间时分别取2,4,6,8,从而产生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3)运用求根法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归一化后作为权重值,即可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4)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若不通过,说明需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若CR<0.1,则认为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n为判断矩阵A的阶数见表1。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

职业学校目标定位于培养素质与技能并重的人才,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这就要求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教学过程与职业岗位活动融合、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融合、德育教学与工匠精神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组成(见表2)。

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运用求根法计算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又进行了矩阵一致性检验,确定了指标权重数据,见表3。

3 结语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合理的中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的理论思想,梳理总结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权重,使之更符合中职教育现状及企业的用人需求。研究结果例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全过程的根本保障,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赵秉成.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0-42.

[2] 彭文胜.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监控的实施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82-84.

[3] 黄亮.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4(6):21-23.

[4] 辛颖,王岩.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研究[J].内肛科技,2016(10):147,152.

[5] 王振刚,孙翠香.论“多元、复合型”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主体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6(19):39-42.

[6] 赵彤,谢骏.基于诊断与改进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多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6(9):26-30.

[7] 谢树方,唐以志.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7):55-6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