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技能大赛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的创新引领作用

2017-11-08郑云辰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6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郑云辰

摘 要: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已全面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于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拥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他们毕业后立足于社会的资本之一,但高新科技日新月异,计算机行业也不例外,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更新使得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也要紧贴发展潮流,不断建设创新,让毕业生保持有力的同业竞争力。本文以计算机技能大赛为切入点,探讨技能大赛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有何创新引领作用,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技能大赛 校企合作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b)-0217-02

在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还属于是个比较年轻的专业,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纳入我国中职教育体系中,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立初期,正值计算机行业在我国蓬勃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旺盛,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一时间成为了人才市场的“抢手货”,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各种计算机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每所中职学校更是纷纷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专业,一时间计算机行业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行业技术的更新,各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应的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却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用的硬件软件都已落后,与时代发展出现断层,当年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高就业时代也已一去不复返,就业率直线下降,使得现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鸡肋”专用,人才市场上更是出现了企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而大量中职计算机应用毕业生却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基于此,中职学校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不仅要对教学硬件进行升级改造,从师资力量、教学理念、教学模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创新改革,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对学校自身的品牌也能起到宣传作用。

1 分析技能大赛的特点

1.1 技能大赛的操作性强,体现学生的实操能力

以山东省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计算机应用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和英特网、数字媒体及应用、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六大模块,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就是根据本专业的学习内容进行组织设置,分为不同的比赛模块。以综合布线技能比赛为例,要求参赛学生在180min的时间内,完成网络综合布线施工图的设计、网络机柜及设备的安装,还要求制作4根网络跳线,进行线对测试,完成两个24口网络配线架安装和模块端接,完成两个110通信跳线架安装和模块端接,布线标记和编制编号表。整个比赛下来无疑就是一项网络工程的缩影,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车极具全面性,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极强的动手能力,熟练使用各种工具,才能顺利完成比赛。所以组织参与技能大赛促进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建设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转化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技能大赛的实用性强,引领学生的就业方向

技能大赛不仅是考察学生专业能力的渠道,作为高端的专业技能考核更是走在了中职计算机应用教育的前沿,是计算机行业的风向标,极具引领意义。技能大赛中总有一些技能项目是眼下行业中比较热门、企业所需的,实用性极强,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指出了方向,如网络建设、综合布线等等,而此类应用正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薄弱项目,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能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高专业技术。

2 技能大赛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中的组织意义

举办技能大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提供了指引方向和选择。技能大赛的规模不仅有国家性、省、市、区级,学校甚至是平时的课堂都引入了竞赛,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在竞赛环境中让学生快速掌握实用性技能,并且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都是学生走入社会后必须配备的素质能力。同时为了举办好技能大赛,学校必然要进行设备上的投入和场地的建设,并加强建设实训基地和校企实习合作。举办技能大赛无论是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建设还是教学改革都有重要意义。

2.1 以技能大賽为引领促进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

新形势之下,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创设建设课程设置要体现操作性、实用性和技术性。学校参照技能大赛的模式,按照技能大赛的比赛要求,增设更多的实训课程,调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试错的机会,在错误和失败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快速成长,同时增设实训课也符合了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中职学生正处于浮躁的年龄阶段,实训课能帮助学生戒掉心浮气躁,提高专注力和培养职业精神,在实训课中体验成功也增进了学生对职业的自豪感和学习兴趣。比如在结束软硬件维护课程后,马上趁热打铁安排实训课,以模拟技能大赛的模式进行实操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程所学,学以致用。

2.2 以技能大赛为引领促进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的最大优势在于比赛内容包含了多个学科知识,非常能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可研究往年各大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挑选出不同的比赛内容,结合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创新设计出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课程教学,让学生能更全面地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教师还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创新教学,既先挑选出某一技能大赛中的比赛项目,全面展现给学生进行大致的了解,然后把大项目分割成小项目,以小组的形式分配给学生在实训课中操作完成,小组内可讨论任务的具体安排,比如需要完成五个项目,可分别利用五次实训课完成并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进行任务分配,合力完成总任务。项目教学法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综合技术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统筹能力、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3 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中职教学是以就业为方向的职业教育,竞争意识是中职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而技能大赛恰恰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参与各种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能有追求成功的欲望,也能以平常心接受失败,造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信心。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多设计、组织各种课堂小竞赛;在全校范围内,学校要积极组织举办各种校际技能大赛,并设置丰厚的奖品和荣誉奖状,鼓励学生报名参与。学生在充满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内,学习也会更有冲劲,不断地自我督促力争上游。

2.4 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加强师资的培养

在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学生都会有一位指导教师,可以这样说,从学生的比赛成绩可以看出学校的师资水平,反过来,学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素质自然不会差。所以学校要注重加强对本校师资力量的培养,定时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别的专业培训、研讨会、行业交流会等,开拓行业视野,及时更新行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还可以提出奖励措施,对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指导老师进行奖励,鼓励教师们更好地自我提升。

3 结语

总之,技能大赛作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建设的有效催化剂,学校和教师要研究如何将技能大赛模式融入到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就业资本,顺利走向社会,走进企业。

参考文献

[1] 秦姣华,潘丽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模式探索[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115-116.

[2] 张晓书.流程性动态教学:一种新的个性化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158-160.

[3] 薛堂.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职教通讯,2014(9):

43-44.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