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矿井水资源利用市场开发浅析

2017-11-08王一淑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6期
关键词: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王一淑

摘 要:目前我國煤矿矿井排水量大,并且排出水质较好,但是由于我国水资源利用政策、统筹规划以及煤矿企业对矿井水资源利用重视不够,导致可利用的水资源大量浪费。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人均占有比例十分紧张的国家,并且水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一般煤炭矿区都处于水资源短缺区域,如果一味的对煤矿矿井排出的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不仅严重影响到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而且造成优质不可再生的水资源浪费,甚至影响矿区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煤矿矿井排水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综合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对煤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阻碍,从引入矿井水市场的角度,提出煤矿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解决措施,来实现矿井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与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煤矿企业 矿井水市场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b)-0160-03

1 我国煤矿矿井水资源现状

我国煤炭矿区多数处于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导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下水系统破坏等问题,煤炭资源开发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煤炭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煤炭开采过程破坏了地下水含水层结构,改变了地下水含水层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方式,影响了水循环条件;同时,在采空区上覆岩层及其周边区域形成垮落带、断裂带和弯曲带,造成土地塌陷和土壤沙化,影响区域下垫面条件,影响了地表水入渗、产流过程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条件。

1.1 煤矿矿井水资源的来源

对于我国煤矿矿井开发的过程,人为干扰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煤矿矿井中产生大量的水。从人为干扰因素来讲,煤矿开采过程中,会造成安全的地下层水资源保护层破坏,从地下层涌入大量的水资源,导致矿井中产生大量的矿井水。从自然因素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层存在的大量水资源,另一方面就是在大范围降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资源。

1.2 煤矿矿井水资源的处理方式

目前我国煤矿矿井水处理主要应用物理法和化学法,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矿井水采取不同方法。针对未被污染的洁净矿井水,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处理方式很简单,简单过滤直接引流即可。对于污染了的矿井水,为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含悬浮物矿井水,主要处理方式有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针对高矿化度的矿井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电渗析和反渗透技术。针对酸性矿井水,主要处理方法有中和法、微生物法、湿地生态工程处理法等。针对含有特殊污染物的矿井水,根据不同污染物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有条件的煤炭企业直接利用井下采空区进行过滤净化达标处理后利用或排放,有的煤炭企业在井下建设处理设施设备达标处理后利用或排放,多数煤炭企业在地面建设大量矿井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利用或排放。部分煤炭企业将矿井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源与杂用水源,则进行了深度处理。矿井水资源排放或者利用,首先须实现达标,即根据不同种类的矿井水资源、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处理,达到不同的需求标准,进而排放或者综合利用。但我国仍有不少矿井水未达到排放要求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1.3 煤矿矿井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水和煤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因为煤炭的储藏位置位于地下,煤炭开采势必对地下水产生影响;其次,煤炭开采过程中,还伴随着矿坑的排水,矿坑水的利用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副效应之一;再次,煤炭开采链条中不同环节的用水对水环境产生影响。我国煤矿开采每年产生的矿井水约为80亿吨,而利用率只有25%,排到地表产生环境污染,矿井水长期被视为水害。我国各煤炭矿区水质水量差别较大,但多数为含悬浮物的矿井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作为再生水进行利用。我国矿井水资源在处理之后,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复用,即将矿井水资源用于煤矿内部生产使用,包括井下生产、喷雾降尘、地面选煤厂及锅炉房等生产方面,同时还有少量用于煤矿周边的电厂、煤化工及其他工业园区等。二是生活饮用与杂用,主要是通过深度处理达到饮用与杂用标准后,用于居民日常生活饮用水和杂用水方面,缓解了煤炭矿区及周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三是生态灌溉利用,主要用于煤炭矿区沉陷区灌溉、矸石场复垦绿化、小区绿化等方面。随着经济与煤炭产业的发展,矿井水在生产、生活和生态方面用水量逐渐增加,矿井水资源利用量与利用率逐步增长,但基本都是煤炭企业内部利用,未形成周边区域及产量也的综合利用,仍有大量矿井水外排,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 新时代下对我国煤矿矿井水市场开发的影响因素与建议

2.1 我国煤矿企业对矿井水资源开发的影响

(1)是煤矿企业传统观念对矿井水资源认识不足。大多关注煤炭开采而忽视矿井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尽管煤炭矿区多数水资源严重不足,但只是将矿井水作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负面隐患只考虑外排,未考虑到矿井水的充分利用,更未考虑到利用矿井水作为矿区与周边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我国煤炭生产区域中,部分地区干早缺水;部分地区随着地下煤炭的开采,工业生产中的大量用水使得地表水逐渐减少。因此导致了矿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紧张,并且影响了矿区周围人民的正常生活。许多矿区矿井水未能得到很好利用,大量的矿井水直接排放,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2)是煤炭企业矿井水资源利用资金投入和积极性不足。矿井水处理本身需要投入大量建设资金与运行费用,而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尤其达到生活饮用与复用标准,需要投入更多更复杂工程、设施设备、运行费用等,处理成本较高,多数企业最多处理至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同时因缺少利益及其他相关驱动,煤炭企业积极性不够。

对于我国煤矿矿井水市场开发来讲,煤矿企业重视度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需要煤炭企业高度重视矿井水资源的价值与处理利用意义,对矿井水市场开发项目进行合理研究与分析,对矿井水处理与利用进行整体优化,确保水资源得到保护和循环使用。由于煤矿所处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不同,矿井水资源的处理采取的方式和相关的技术存在着较大差异,煤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根据用水所需水质水量,制定出合理的水资源开发方案,结合矿井水市场开发,发展多种资金渠道,选用最合理的水资源处理方式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在促使企业谋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大程度上提升煤炭企业综合实力。endprint

2.2 政府相关政策对矿井水资源开发的影响

地方政府鲜少有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统筹规划,而矿井水资源的利用,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如技术、社会、手续、环境等多个方面。就单个煤炭企业来说,涌水量大而用水空间小,受产业链的影响,矿区周边缺乏后续利用用户,大量优质矿井水排放,不能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对矿井水资源的利用仅限于倡导,缺乏实质性的激励和支持政策。

我国政府在对煤矿矿井水市场开发项目中明确指出,大力支持和保障我国矿井水市场正常运行,加强相关政策保障,落实和贯彻各项政府政策在矿井水市场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在面向我国煤矿矿井水市场开发过程中,应不断扩大矿井水市场的规模,为当下我国煤矿矿井水市场相关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并且强化整个煤矿矿井水市场开发各个运行环节,充分发挥国家政府的有关政策,让社会中更多的煤矿矿井水市场开发企业能够更快的融入到水资源市场中来。

鉴于此,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煤炭工业区产业结构,在煤炭生产区合理规划耗水企业,对矿区周边生产、生活、生态统筹规划,统筹考虑周边企业供水用水情况,分质用水,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区域循环用水达到零排放。同时宣传“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按照“投资者受益”的原则,确定水资源利用市场化运作的投资主体地位,激励和调动投资者积极性。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相应的税收制度,再进一步加大我国税收规模的基础之上,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煤矿矿井水资源市场的开发。

2.3 资金、设备和技术对矿井水资源开发的影响

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设备,目前多数是依靠煤炭企业自身投入资金,造成企业成本负担过重,资金渠道单一且严重不足,这成为制约的又一重大因素,同时有部分特殊污染物如氟化物等处理的技术、设备欠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强大的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能够为一个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了保障,在我国煤矿矿井水市场开发过程中,由于对矿井水资源排放量较大,各项先进的技术和水资源在处理过程中应用的设备都需要资金提供保障,大量的资金投入对整个矿井水市场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矿井水市场开发项目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我国煤矿矿井水市场开发,虽然国家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企业进行矿井水市场开发,但是政府在对该产业的研发和实施过程提供的资金有限,所以煤矿企业除了利用政府资金外,还需要考虑自身投入资金和利用市场渠道,通过吸引企业和社会投资实施矿井水资源利用市场开发,如与化工、电力等联合开发利用矿井水,推动矿井水资源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同时需要政府应加强组织对特殊污染物处理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与设备支撑。

3 我国煤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意义与效益分析

3.1 矿井水市场开发的积极意义

矿井水市场开发主要是通过矿井水的供水与需求状况,将矿井水按照“优水优用、劣水劣用”的原则分质处理后供给用户需求,从而实现矿井水资源的经济合理配置。通过市场化运作,在实现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之上,同时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合理配置与利用矿井水资源,进而可以解决矿井与周边城镇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

在我国水资源十分紧张的形势下,将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是当下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性问题,而通过矿井水市场化运作可最有效、最集约、最充分的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煤矿矿井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就需要对矿井水资源进行严格处理,通过分析不同水源与不同用户需求,统筹规划供水平衡,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通过优水优用、劣水劣用、分质分量供水,最大程度上降低处理成本。二是对整个煤矿企业在水市场开发项目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将矿井中需要排出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处理再生利用,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三是把煤矿矿井水资源利用到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来,进一步节约和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保护了优质水资源,实现新时代倡导节约水资源的理念,解决了水资源十分紧张的状况。

3.2 经济效益

对煤炭企业来说,主要表现在节约用水费用、污水处理费用、污水排污费用等方面,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可实现经济收益。

煤炭企业排放矿井水需要收取水资源费用,在矿井生产过程中的用新鲜水需要缴纳费用,同时外排矿井水还需缴纳排污费,水量越大,費用越高,通过资源化利用,减少外排水与新鲜水水量,大大节约了取水与用水费用。在矿井水处理过程中,按照矿井水市场用户需求,煤矿企业矿按照不同水源与不同用户,对整个矿井水资源处理过程进行优化,对煤矿排放的水资源进行分质分量处理,符合不同用户不同行业利用标准,大大节约水处理费用。煤矿企业矿井水市场开发项目的正常运行,将原外排水作为水资源商品,可获取经济效益,推动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3.3 环境效益

水资源短缺是多数煤炭矿区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而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所引发的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传统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保护力度小、效果较差,对水资源的利用较少,导致当地生态严重恶化。通过水资源在矿区周边生产、生活、生态利用,同时加以保水开采等措施,实现区域循环利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3.4 社会效益

煤炭矿区多数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缺乏。随着矿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员不断增加,生产、生活需水量也将不断增长,矿井水在矿区周边的循环利用,减缓了矿区开发对本地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也缓解了矿区生产、生活对水的需求,为矿区生态治理做出一定的贡献,促进了矿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矿井水是宝贵的资源,当下政府和国家倡导的煤矿矿井水市场开发项目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需要煤炭企业与属地政府积极思考、统筹规划,对矿井水资源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引入市场机制,对不同矿井区域的水资源科学合理处理与利用,实现矿井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在贯彻和落实节约水资源理念下,为我国煤炭企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矿区周边多方受益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袁航,石辉.矿井水资源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5):50-57.

[2] 何绪文,杨静,邵立南,等.我国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煤炭学报,2008(1):63-66.

[3] 肖利萍,梁冰,狄军帧.矿井水资源化可行性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6):862-864.

[4] 孙廷春.矿区第二资源——矿井水的开发利用探讨[J]. 水资源保护,2003(4):22-23.

[5] 顾则仁.矿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J].煤炭科学技术,1999

(12):1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两学一做”对于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