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空框式新型模具结构在铝合金车体生产中的研究应用

2017-11-08张守凤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6期

张守凤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模具结构,该结构融合了普通成型模具与轧胎成型模具的设计思想,充分发挥两种结构成型的优点,克服各自的不足。运用现代先进的设计制造手段,大胆创新,使单一成型方法难以解决的成型难题在新的模具结构面前迎刃而解。

关键词:窄口 高立臂 新型模具结构

中图分类号:TG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b)-0109-02

在铁路轨道客车铝合金车体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制件:制件底部口很窄,直臂很高,有的工件两侧均为要求垂直的“U”型制件,有的一侧垂直,另一侧成一角度。图1所示为一典型工件,材料为铝合金(LF5),料厚为5.0mm。

1 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可见,该零件底部较窄,侧壁高度大,若采用一般压型模具结构,受机床闭合高度和行程限制,很难实现。而且制件成型后,由于回弹产生“张口”现象,很难保证制件所要求的垂直度和角度。制件材质为铝板,表面质量要求很高,模具成型时很容易在表面产生压痕。若考虑闸压成型工艺方案,由于制件底部与侧壁相对比太大,上轧胎喉深不够,造成轧第二道弯时侧臂与上轧胎干涉,无法成型。因此两种方案都不能满足要求。过去采用的工艺方案是分段方法,即将工件侧臂分段,底部采用轧压成型,保证成型角度,侧臂分段焊接,之后打磨,保证制件表面精度。这虽保证了制件的使用性能,但却增加了工序和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制件的强度也有所下降。经过反复论证和认真研究模具成型与轧压成型两种方式的特点后,开发出一种新型成型模具结构,将模具成型的优点与轧压成型的优点充分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案是:采用模具二次成型,即每次成型一个侧臂;模具采用中空结构,使工件在二次成型时从模具空开处穿过,从而避免了工件与模具的干涉,保证了工件成型精度。满足了制件精度要求和表面质量,又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工序。但该成型方法对展开料尺寸和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经分析计算,用三维软件确定了展开料尺寸,通过三维虚拟装配和干涉检查确定了模具关键部件的几何参数,运用CAE有限元理论对核心受力部件进行了应力分析,确保了模具强度足够。冲压工艺如图2所示。

2 模具結构及工作过程

成型制件的好坏与模具设计质量密切相关,合理的模具结构是加工合格制件的关键。因此应根据具体零件形状、尺寸及材料合理设计成型模具结构。

(1)模具设计要点:设计模具时应根据工件尺寸确定模具高度和开口尺寸,同时,应根据冲压力来确定凸模强度,保证刚度和强度足够。模具定位设计成可调式,以便于调整和适应不同工件。

(2)工作时先将坯料定位,上模下行,凸模、凹模成型工件的一个侧臂;通过调整压力机行程控制工件的回弹。之后压力机回程,将工件取下,二次定位,压力机下行,工件成型另一个侧臂,此时,第一次成型的侧臂从凸模中间穿过,避免了工件与模具的干涉(图3,图4)。

3 结语

该模具构思新颖,结构独特,充分吸取模具成型与轧压成型的优点,克服了两种成型结构各自的不足。简化了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孝培.冲压设计资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2] 姜奎华.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

[3] 丁松聚.冷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4] 《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冲模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5] 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工司.冲压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