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超声波扫描技术的SMD LED失效研究

2017-11-08王素彬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6期
关键词:失效分层

王素彬

摘 要:本文阐述了LED显示屏中SMD LED的失效机理,利用超声波扫描仪的扫描结果剖析SMD LED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试验验证结果,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SMD LED的失效机理,最后基于超声波扫描技术提出SMD LED的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超声波扫描 SMD LED 失效 受潮 分层 瞎点

中图分类号:TN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b)-0078-03

近幾年来随着LED晶片亮度的提升和封装技术的成熟、SMD LED在LED显示屏领域的广泛应用,LED全彩显示屏表贴技术开始风行业界,将LED全彩显示屏的应用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比传统的直插式LED全彩显示屏,户外表贴显示屏的画面更绚丽、更节能、箱体更轻薄、视角也更广阔,无论是应用于户内还是户外,取代传统直插式LED全彩显示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就LED显示屏中SMD LED的失效机理进行阐述,并利用超声波扫描仪的扫描结果剖析SMD LED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实验验证结果,最后得出失效的原因及使用注意事项,以提升目前SMD LED显示屏的可靠性水平。

1 SMD LED失效机理

SMD LED失效方式如图1所示。

1.1 热应力

SMD LED是由支架、晶片、固晶底胶、连接线(金线、合金线、铜线等)和环氧树脂等多类型、热膨胀系数各异的材料复合而成。其中支架中的PPA和环氧树脂对LED的可靠性影响最大,受热应力影响特别显著。

1.2 湿应力

所有的PPA吸收一定的水分,都会引起增塑作用,当吸湿饱合后,Tg点会大幅度下降。当PPA的Tg点降低后,回流焊的高温就会导致PPA树脂变形,从而导致内部的金属框架产生位移,严重时导致焊点脱离和银胶剥离,SMD LED出现失效点(瞎点)或间歇性失效点(时亮时不亮)。

2 基于超声波扫描技术的失效分析及实验验证

2.1 失效样品失效分析

取瞎点的样品先进行无损分析——超声波扫描。

案例1:SMD LED厂家A的3528灯管客户使用3个月左右持续出现瞎点现象,寄回一个模组分析,用超声波扫描仪扫描,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看出有50%存在分层,瞎点(图中的1、2、3)的管脚分层严重,取瞎点进行解剖分析,结果是掉电极、B或D点断、E点脱开等不良现象。

案例2:SMD LED厂家C的2020 LED生产过程中出现瞎点比率超标,随着持续点亮时间的延长,不良率跟着增加,呈现不稳定现象,抽取一个模组进行超声波扫描,扫描结果如图3所示。在瞎点SMD LED位置均出现管脚部位分层严重,对瞎点的SMD LED进一步解剖分析,结果是B或D点断、E点脱开等不良现象。

综上,从两个案例中可看出失效模组均存在SMD LED分层现象。

2.2 实验扫描分层的样品是否会失效

取超声波扫描有分层严重但测试还未出现瞎点的SMD LED分别进行高温高湿存储和冷热冲击试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以上实验可得出,SMD LED有分层严重的,可靠性差,在后续使用中会出现瞎点不良。

2.3 产生分层的原因

取库存不同厂家(C、D、E)的真空包装好的SMD LED,各50PCS,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①:直接进行分层扫描,均未发现分层,再过一次回流焊后进行分层扫描。

实验②:吸潮24h(40℃,RH90%)→回流1次,再进行扫描分析。

实验③:吸潮48h(40℃,RH90%)→回流1次,再进行扫描分析。

实验④:吸潮72h(40℃,RH90%)→回流1次,再进行扫描分析。

实验⑤:吸潮120h(40℃,RH90%)→回流1次,再进行扫描分析。

从实验结果(表2)可看出,随着受潮时间的增加,表贴灯的内部分层就越严重,但还没有立即出现失效问题。部分实验扫描分层图见图4~图6。

2.4 吸潮后如何处理

对吸潮后的SMD LED进行高温60℃(因考虑到卷盘能承受的温度而定)烘烤,不同的烘烤时间后再过回流焊,回流焊后再进行超声波扫描,结果如下。

(1)对吸潮24h(40℃,RH90%)、48h(40℃,RH90%)的SMD LED进行不同时间的烘烤,烘烤后再过回流焊一次再扫描。

实验⑥:吸潮24h(40℃,RH90%)→回流1次→烘烤4h(60℃)→回流1次。

实验⑦:吸潮24h(40℃,RH90%)→回流1次→烘烤24h(60℃)→回流1次。

实验⑧:吸潮48h(40℃,RH90%)→回流1次→烘烤4h(60℃)→回流1次。

实验⑨:吸潮48h(40℃,RH90%)→回流1次→烘烤24h(60℃)→回流1次。

从表3中可看出受潮24h、48h的产品,经烘烤4h,仍有较严重的分层现象;经烘烤24h后,分层现象改善明显。部分实验分层图如图7~图10所示。

(2)对受潮后进行烘烤24h处理的产品进行可靠性试验,以验证烘烤的效果,试验情况如表4所示。

3 结论

提高表贴灯管(SMD LED)显示屏的可靠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熟悉了解表贴灯管的材料特性,而且要解决并掌握显示屏的生产制造的管控方法、关键工艺技术、实验分析方法及策量控制重点。

通过本项目的实验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厂家的表贴灯管(SMD LED)的分层程度不同,分层跟各厂家所用材料、生产工艺、保管方式有关。

(2)表贴灯管(SMD LED)分层会引起瞎点或时亮时不亮。

(3)表贴灯管(SMD LED)分层是因为表贴灯管(SMD LED)受潮引起的,随着受潮时间的增加,分层程度会越来越严重。

(4)表贴灯管(SMD LED)受潮的可通过高温烘烤除湿,烘烤时间越长,分层比率就越低,烘烤到24h,基本能除去SMD LED里面的湿气。

按以上的实验结论,建议SMD LED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SMD LED属于湿敏元件,应按照IPC-JEDEC J-STD-033标准进行产品管控。

(2)在回流焊之前建议将开包后的SMD LED放入烤箱,进行60℃、24h的烘烤后再使用。

(3)使用一卷料取出一卷,待使用的产品保存在60℃的环境下,以确保SMD LED使用前不再受潮气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杜彬.户外全彩显示屏SMD LED光源封装技术研究[J].中国电子商情,2014(7):50-56.

[2] 孟牧,刘瀚.显示屏SMD LED的失效机理探析和预防解决方案[J].电子科学技术,2014,11(3):346-349.endprint

猜你喜欢

失效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三伏贴“失效”三大原因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