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的概述

2017-11-08唐浩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6期
关键词:电力安全稳定性能源

唐浩

摘 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能源,在能源紧缺的今天,要合理使用电力,为了可以正常充分发挥电力的中流砥柱作用,首先就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而分析研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是确保供电质量和供电安全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目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现状分析研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电力系统稳定做出相应的支撑。

关键词:电力安全 稳定性 标准 能源

中图分类号:X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b)-0069-02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民展,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越来越显得重要,只有保证其有稳定性,才有相应的安全生产,因此国家电力管理部门一直将电力系统安全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使电力系统运行正常,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电力能源,这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制定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标准,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规范化的工作和管理,才能够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基本标准主要包括:《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电网运行准则》《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试行)》等。这一系列标准主要用于指导我国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科学试验中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相关的工作,尽可能降低事故率。但随着全民经济的发展前进,城镇化、工业大负荷,以及居民建设进一步对整个电网的稳定性(包括频率、电压、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迫切要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以保证电力系统的顺畅运行。

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家电网定义为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主要划分有三个标准,它是通过多年的实践运行经验来总结出来的,具体如下。

其一,保证最基本的运行,各大负荷用户可以得到正常的供电。

其二,在第一种条件满足下,电网还可以允许失去一部分的负荷,但是总体大负荷是不能失去,整体稳定性是保证的。

其三,当出现外界大扰动时,系统的确无法保持其稳定运行情况下,可以失去大部分负荷,但是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不能失去。此时主要由切机甩负荷来实现,防止系统崩溃并尽量减少负荷损失。但是我国电力系统由于受旧体制的影响,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与运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会造成二者之间存在着协调上的不足,另外由于电力体制改革时间较短,因此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的提高与完善。

1.1 标准有待提高

自电力行业实行了“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改革,厂网分离,使发电不再是国家单独投资,各种集资形式电厂纷纷建立,如最早的山东龙口电厂就是集资兴建起来的独立电厂,可以说我国电力行业首先在发电环节上逐步开放,打破了垄断局面,“竞价上网”自然而然地使电网输送的用电价格出现波动,从而使电价随之变化,这就逐步形成了电力市场体制运营,而这种电力市场机制,使电力行业从电力垄断的“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了客户优先的“买方市场”。但是由于电力系统体制改革时间不长,一些电力部门及职工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还不强,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的执行上,还不能够严格照章办事,民营、私营电厂可以并网输电,从而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输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如此,新能源电力的接入、电网侧层级的增多、大容量交直流混联、多回直流密集落点等的增加,使得电力系统的一些故障很难通过简单的措施来处理,如目前广泛使用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主要作用就是将太阳能光伏电池输出的直流变换成符合电网要求的同频率、同相位、同幅值的三相交流电,然后并入电网提供给用户使用。在全部的光伏发电系统中通常都包括电池板、蓄电池、逆变器和控制器等组件。一般将光伏系统分为并网、混合、独立三个类型。所有措施都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现行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中对不同电力控制措施仍然不够完善。

1.2 标准缺乏调度协调

前面已经提到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与电力运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尤其是厂网分离后,如何通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来调度和协调好发电、输电规划设计与运行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长期的电力系统运行中,我国形成了多个网源协调调度标准。不过这些标准主要针对具体电力设备的分散性,集中于发电设备自身的安全稳定,而当电力系统发生异常状态时,如何使多个网源共同支撑防范扰动,还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在电力系统全局优化上还有所不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要尽快加以完善,使之早日适应现在的社会电力需求。

2 关键不稳定性因素概述

目前基于微电网分布式发电并网是导入系统不稳定性的核心要素,造成整个电网的频率、电压稳定性极差,各类分布式发电电源所采用的能源不同,各类能源自身的特点不一决定了其电源的输出形式不同,实际使用中一般将分布式电源按其并网模式分为三类。第一种是直接并网方式,部分分布式发电电源发出工频交流电,符合大电网中的电能质量要求,对于这类发电装置通常使用直接并网方式并入电网使用。这类并网方式主要出现在笼型感应电机为主的风力发电机或者传统的小功率的同步发电机。其二是逆变器并网。其余的大部分分布式发电电源由于其能源来源波动性大等特点,发出的电能并不是工频交流电,需要先转化为工频交流电再并入电网。这些分布式发电电源通常采用电力电子装置完成转换过程,我们称之为逆变型分布式发电电源。

3 完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的策略

3.1 稳定标准应与时俱进

电力事业的发展以及新能源发电的不断出现,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制定机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部门以及电力运行管理部门也提高了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深入调查和了解目前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等对电力的新需求,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长远出发,针对现在实施的各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进行审核,对需要完善和提高的标准以及没有制定的标准尽快进行提高和制定,如:针对新能源发电并网这一标准的空白,要加快制定新能源并网标准、新能源发电并网特性测试系列标准、新能源发电监控设备系列标准等,从而有效地使新能源发电、输电能够与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对接,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系统始终在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中运行。

3.2 完善调度与协调

协调关系问题一直是电力系统的关键问题所在,在所有的体系中,都要完善电力管理部门与规划设计部门以及电力运行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责、权、利,从而形成电力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环环相扣,互相监督、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及时有序地处理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故障,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完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還能够使电力能源不会造成浪费。

4 结语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能够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电力运行提供有利的保障,而且还对电力系统管理做出了必要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求,这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电力系统体制改革、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新能源并网发电,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提高,以适应电力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贺少文.浅论强化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J].企业技术开发,2014(5):131-132.

[2] 姚伟钦.比较两种基本电费计费方法[J].农电管理,2006(12):41-42.

[3] 刘华勇,侯兴哲,张桦,等.配电变压器容量测试判定分析[J].供用电,2007(1):46-49.

[4] 朱亚明,郑玉平,叶锋,等.间断角原理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性能特点及微机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20(11):36-40.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力安全稳定性能源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供电企业电力技术发展与电力生产的安全探讨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模糊微分方程的一致稳定性
一类离散非线性切换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