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成效与经验

2017-11-08罗家德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6期
关键词:成效电气经验

罗家德

摘 要: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课程体系、开发校本教材、改善实训条件、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有新突破,为同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和引领省内外兄弟院校电气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气 专业 成效 经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b)-0030-02

该校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积极开展工学交替实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实践活动,以“校中厂”为平台,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产教研学做”五合一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1 专业建设卓有成效

1.1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有新跨越

通过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考察,明确岗位人才需求,从岗位工作任务入手,根据岗位能力需求,重构以典型设备、典型产品为情景的学习领域课程,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领域与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中,将企业工作过程及生产项目引入课堂,从岗位要求出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1.2 校本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有新成效

根据企业岗位要求,突出该校专业特色,以专业教师为主,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参与教材开发。开发了《电工基本技能》《常用电器设备及线路安装与维修》《低压成套配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电工新技术运用》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一体化校本教材及配套的教学指导书,并公开出版发行。积极参与国家中职示范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形成数字化教学成果7个,示范作用良好,并顺利通过验收。

1.3 教学模式改革有新突破

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以电控设备厂为平台,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岗位技能需求为核心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配电箱、柜的设计、组装和调试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论证,确立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堂教学与实训场所、实训场所与生产车间四位一体的教学思路。

1.4 实训条件有新改善

改扩建现有实训车间,对教学设备进行维修、更换、改造和添置;新建实训车间,增加实训工位,建设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技术服务等多功能实训基地。扩建、新建实训车间22个,其中,电工基本技能实训车间5个、常用电气设备及线路安装与维修实训车间6个、供配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训车间2个、电子技术应用实训车间5个、电工新技术运用实训车间3个、单片机车间1个,并配备多媒体设备,为“一体化”教学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

1.5 评价体系改革有新举措

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是根据学生完成项目,学生与人交流、团队协作、学习态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表现,综合班主任、任课教师、顶岗实习单位、家长等多方面的意见,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1.6 教师队伍素质有新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先后有199人次参与了培训、学习、调研、考察、科研、技术服务等工作。组织校内学有所长和教有专长的优秀教师开展全员培训和兼职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7 校企合作有新作为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制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建成校外实训基地20个,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和实习手册,与云南白药集团、云南建工集团等数10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合格技能人才2180多人顶岗实习。与越钢集团、双友钢铁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人才。

2 专业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几年的专业建设,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取得丰富成果,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为同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和引领省内外兄弟院校电气专业的发展。黑龙江技师学院、云南技师学院、楚雄技师学院、曲靖高级技工学校等省内外多家兄弟学校前来参观学习。

(1)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促进云南企业发展。先后为云南中汇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先锋煤矿、云南玉溪红塔建材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68次,为东源集团、云维集团、越钢集团、驰宏公司等培训技术人员1600多人次、解决技术难题58个,派6名专家协助曲靖市麒麟区煤炭局工作,切实发挥了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作用。

(2)發挥专业优势,提高培养质量,助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每年招收新生1600多名,为企业输送合格毕业生1500多人,学生技能鉴定1500多人,为企业培训员工200多人,社会培训鉴定200多人。学生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该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忠于职守、吃苦耐劳、服从安排、易于管理。

(3)承办(协办)技能大赛,促进云南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挥本专业的设备优势和师资优势,积极承接各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先后承办了云南省2012年职工技能大赛、云南省煤炭系统2013年职工技术技能大赛(维修电工)、2014年云南省首届滇中城市经济圈职工技术技能大赛、2015年云南省第三届工业企业暨产业园区职工技能大赛,以及越钢集团、东源集团、圭山煤矿等企业的职工技能大赛,协办了曲靖市首届企业职工技术技能大赛(维修电工)、驰宏公司2013年十大技术能手竞赛(电工实作)和2013年青年AutoCAD制图大赛(电气制图),得到了企业和相关部门的肯定和赞誉,在全省范围内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3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3.1 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如何构建教学与生产一体化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尽快熟悉生产工艺、掌握生产技能,仍然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实践性教学如何让学生取得真实的工作经历,与企业无缝对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4)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3.2 改进措施

(1)继续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进一步探索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积极更新教材建设观念,继续开发一体化教学指导书,以适应“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方案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3 继续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继续做好专业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职业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应用技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的水平。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争取机会让更多的专业老师参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培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企业真实应用技术研究课题项目为载体,培养专业教师的应用技术研究能力,进一步提高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效电气经验
八方电气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小议我国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