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作用及运用策略

2017-11-08尹保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3期
关键词:专业认同专业教育社会工作

摘要:游戏在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深化理解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感悟人生哲理、增强群体凝聚力以及提高专业认同感。教育者艺术性地运用游戏教学的策略包括:要澄清认识误区,树立科学的游戏教育观;注重任课教师角色的多重性;恰当选择游戏教学的时机;合理并适度运用游戏教学;立足社会工作教育目标,升华游戏目的。

关键词:游戏;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专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3-0027-03

在许多学校的专业教育过程中,游戏逐渐成为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术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游戏与教育的话题。但总体上看,探讨游戏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游戏在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总体而言还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学术界所发表的理论成果,也还处于比较不系统、碎片化的状态。笔者认为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应该更加关注和珍视游戏在专业教育中的积极价值和科学运用。

一、游戏的本质特点

胡伊津哈作为荷兰的著名学者,对游戏含义的解释极具影响力。他认为: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又伴着一种紧张、愉悦的情感,以及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游戏是这样一种活动,它行进在某种时空限度之内,有一可见的秩序,遵守自愿接受的规则,必须在生活或物质有用性的领域之外。游戏的本质特点是:第一,自由平等性。自由不仅是人们在某种条件下所处的状态,也是对现实活动所采取的一种自主、自觉、自愿的行为。因此游戏的自由品质指的是游戏者在游戏中自主思考、采取行动并伴随着一种精神超脱的情感状态。游戏的自由性表现在游戏者对游戏活动的自主自觉行动上。游戏者自主选择游戏主题与内容,自愿接受并更改游戏的规则,并对游戏的后果自主承担责任。游戏的平等性表现为游戏参与者拥有同等的地位和同等的获胜机会。“游戏面前,人人平等”,游戏没有特权,而是将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的人聚集在一起,令他们拥有一种共同的经验。第二,运动实践性。游戏是一种运动者的活动。游戏者通过身体、心灵和大脑的运动来促成整个游戏的完成。我们可以看到游戏中的儿童不断追逐打闹喊叫,象棋选手通过不断地大脑思考来竞争比赛。游戏中的人们有不同的角色和分工,每个游戏者按照各自的角色来做不同的事情,这可以是组织,可以是演说,可以是分享,可以是协调等。“做”是游戏赖以完成的运用实践元素。第三,虚拟性。胡伊津哈认为游戏不是“日常的”或“真实的”生活,游戏只是假装的,游戏者通过创设一个不同于现实环境的虚拟环境,从而很容易进入到游戏状态和游戏世界。第四,体验性。游戏的体验性主要指的是游戏主体融入游戏情境中,通过对游戏活动进行感知以及对感知的处理而产生积极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游戏者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完全随心于游戏世界中,在这样一个情境中,游戏者获得丰富的感知体验,并将之处理,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

二、游戏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作用

首先,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是一个蕴含着高度人文关怀本质的专业,具有强烈价值涉入的性质。在社会工作的知识、价值和技术构成的“金三角”中,价值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专业价值观的养成对于培养社会工作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方式,有助于社会工作学生在互动中认同社会工作价值观,意识到尊重、倾听、接纳等的重要性,因为游戏的本质特点之一就是追求自由平等,相信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最大程度上体验被关爱、被接纳、被相信的感受,并内化这种信念和价值观。

其次,游戏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对社会工作专业而言,理论对专业人员的工作理念和实践方法具有重要影响。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将促进实践的发展,同时,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开展专业实践,确保社会工作的方向。但是,理论本身是抽象的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又是十分枯燥的。适当选择一些游戏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抽象理论。

第三,游戏有助于学生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技能方法。从社会工作方法的理论分类来说,社会工作方法分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行政等。而具体到社会工作每一个工作方法的实践中,都包括基本的询问技巧、沟通技能、组织技能、计划技能、评估需求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等。教学实践中学生们普遍认为,在参与游戏以及组织游戏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分析探讨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控制场面能力、果断决策的能力,以及学习到准备组织游戏的技巧和方法等。

第四,游戏有助于社会工作学生感悟人生意义和哲理。人们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说的就是游戏与人生的关系。社会工作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不断拷问并反思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价值,然后才能给予服务对象正面的引导。同时,社会工作是一门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职业,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懂得如何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良好的做人素质和原则才能打动案主的心,在其引导之下,慢慢作出改变。有研究者通过在课堂组织小组游戏,写了《小组游戏,感悟人生》一文,文中指出,通过小组游戏,我们对于人性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中我们可以体悟,任何事情,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简单,只是我们用一种很简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就应该把他放到集体中,让他在学会独自生存的同时学会集体生活,这对于我们构建一个大团体、一个和谐的社会有很现实的意义。

第五,游戏有助于增强社会工作的群體凝聚力,提高专业认同感。众所周知,我国的社会工作职业以及专业教育仍然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对所学专业认同感比较低。许多学校的实践证明,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以及随后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借助游戏的形式能够很快地发生积极的变化,比如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接纳、认可和尊重,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感情交流,有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对此,有学者就认为,游戏当中可以增加组员身体的开放度,身体的开放也会促进组员心灵的开放,释放自己的内心情感从而相互接纳包容,增加凝聚力。而班聚力的增强,则有助于学生逐渐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对专业的认同感。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切身体会到,通过游戏手段能够迅速拉近师生间的心理和情感的距离,游戏中如此这般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促进师生关系密切化和感情的深度融合,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一些专业任课老师发自内心的喜爱乃至高度认可,进而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工作群体凝集力的发展以及专业认同感的提升。endprint

三、游戏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如上所述,游戏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握不好,游戏教学也会出现诸如游戏依赖、游戏堕怠、价值误读、主体错位、意义缺失等问题。由此就需要教育者艺术性地把握游戏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以使得游戏教学获得应有的成效。

首先,要澄清认识误区,树立科学的游戏教育观。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有这样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即大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很严肃的场所,怎么能将类似于儿童游戏的东西搬进大学的课堂上呢?所谓游戏不就是儿戏吗?这仅仅适合于幼儿园和小学生等小朋友玩的把戏,高等学校的课堂上不适合再玩游戏,因为游戏很不严肃等。面对这样的认识误区,首先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作为教育者这个行动主体,需要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以自由、灵活、开放的心态对待现实中的许多挑战。要认识到,作为追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不应该是僵化的程序和方法,也绝不能仅仅追求所谓“高效率”的那种形式化或“麦当劳化”的教授样式,而更应该是灵活、变通、开放、自由、多元、创新的活动过程。我们认为游戏教学恰恰可以发挥这些功能,它能够使大学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在游戏教学的进程中,使得学生和教师这些参与者的生命跃动起来,在活泼、洒脱中不失严肃、认真、专注和投入。正如伽达默尔所说:“游戏与严肃有本质上的联系,不仅是因为在游戏活动中游戏具有目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游戏活动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甚而是神圣的严肃”。

其次,要注重任课教师角色的多重性。运用游戏开展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教学,对于任课老师来说也有很多挑战,游戏教学不仅像传统教学那样,任课老师课前必须要精心准备以及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活动,而且还要根据教学中所要运用的游戏,做好组织游戏活动的许多工作,比如开展游戏时所需要的场地、道具,还有学生的生理、心理的能量调动,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等,同时任课教师自己还要准备好随时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还要进行示范表演等。因此,专业课堂中的游戏教学,不仅没有降低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反而增加了任课老师的许多工作量,也带来了实际教学中的许多变数,这些都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要具备极强的应变能力。可以这么说,游戏教学中的教师,既是游戏中角色的扮演者,又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还是游戏的带动者、鼓励者、督促者、引导者、示范者、点评者等。

第三,要恰当选择游戏教学的时机。游戏因时机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游戏时机的选择要注重灵活可变性,比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选择运用游戏;也可视课堂教学的现场状态随即选用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游戏等。总之游戏教学时机的把握有很多讲究,看环境氛围、看教学内容和目的、看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等,不一而足,教師应该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地执行原有的教学计划。

第四,要合理并适度运用游戏教学。首先,合理选择游戏的标准,要注重考虑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对象群体的合理需求。社会工作的游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专业价值观的塑造、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能力的提升等考虑合适的游戏;同时,作为大学生,毕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游戏的选择也要能体现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知识人群的具体情况。其次,游戏运用要适可而止。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过程中追求理性,内化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因为其好处多多而过度运用,否则容易产生游戏疲惫。比如有研究就指出,“角色扮演”等游戏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使用,不宜使用太多,否则会使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角色扮演上,从而减少了学习理论的热情。

第五,要立足社会工作教育目标,升华游戏目的。游戏不能仅仅为了游戏而游戏。社会工作游戏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知识和方法技能,游戏教学运用得当才能使一个小小的游戏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作为已经是成年人的大学生,对于游戏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运用游戏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可忘却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目标,要适时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地回归这一目标,进而升华游戏目的。

参考文献:

[1][荷]约翰·胡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M].河道宽,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中译者序7-8;29-46.

[2]候会美.游戏精神关照下的创造性教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4:17.

[3]董虫草.胡伊青加的游戏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2005,(5):50.

[4]尹保华.高度人文关怀:社会工作的本质新释[J].学海,2009,(4):135.

[5]阮新邦.强烈价值介入论视野下的社会工作实践[J].社会理论学报,2003,(2):203.

[6]夏学銮.社会工作的三维性质[J].北京大学学报,2000,(1):144.

[7]北雁.小组游戏感悟人生[J].社会工作(实务版),2007,(12):50.

[8]王廷坚,张阳阳.游戏让心灵更靠近[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7):11.

[9]尹保华,杜京帅.游戏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运用刍议[J].科技展望,2014,(24):245.

[10]董志强.析伽达默尔的游戏观——兼论游戏的本质[J].学术月刊,2002,(12):86.

[11]周婷.体验式学习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教学过程——以“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研究为例[D].首都师范大学,2009:44.

[12]惠晓峰,高志奇.“社会工作概论”教学中的角色扮演[J].社会工作,2012,(6):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认同专业教育社会工作
高职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情绪关系的研究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高职院校护生专业认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