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中广播谈话节目的话题选择
——以楚天交通广播《927社会调查组》节目为例

2017-11-07陈义

新闻前哨 2017年8期
关键词:类节目谈话听众

◎陈义

新媒体语境中广播谈话节目的话题选择
——以楚天交通广播《927社会调查组》节目为例

◎陈义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信息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负面信息放大传播、虚假信息层出不穷、低俗信息充斥网络等新问题。面对海量的信息、不断涌现的热点、真假难辨的信息源、营销推手的幕后操作等,广播谈话类节目在话题选择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立足广播工作实践,阐述了广播谈话类节目话题选择面临的问题及新媒体背景下广播谈话节目话题选择的基本要求。

新媒体 广播 谈话节目 话题选择

谈话类节目作为广播的常态节目之一,以其热点的及时把握、观点的多样呈现、互动的紧密跟进、思辨的逻辑趣味等,一直受到听众的喜爱。与其它“我播你听”的广播节目相比,谈话类节目由于话题开放、热点突出、观点差异、交锋激烈,很容易激发听众的参与愿望,从而达到直播室内外“双热闹”的效果。制约谈话类节目发展的环节有很多,如主持人的理性思辨能力、节奏控制能力、嘉宾参与效果等。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话题的选择。话题的选择一直是决定节目质量的关键。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每天话题层出不穷,有的真假难辨,有的处于发展阶段结论难下,有的有炒作嫌疑,有的舆论导向有问题等,使话题选择难度不断加大。

一、新媒体背景下广播谈话类节目话题选择面临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有这样几个特征:互动性强、传播快捷、大众参与、多元融合。从传播效果来看,优点众多,但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广播谈话类节目在话题选择时,面临着信息量大、良莠不齐、真伪难辨、品位低俗、市场营销、网络暴力、传播负面等干扰。

(一)貌似热点众多,实则良莠不齐

美国学者H.H弗莱德里克曾经做过的推算,即使以5年为周期来计算,在今后不到70年的时间内,人类积累的信息量也将达到我们今天信息量的100万倍。海量的信息,伴随而来的是热点的不断涌现以及信息的良莠不齐。如何在这些新出现的热点中,准确把握话题方向,提炼话题内涵,而不被话题所误导,需要主创人员练就一双“慧眼”。

(二)貌似言之凿凿,实则真伪难辨

为了吸引眼球,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不惜添枝加叶、移花接木,甚至无中生有。有些信息误导大众判断,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如2016年汛期,有人在网络上质疑抗洪保障不力,理由是一张多名抗洪解放军官兵啃馒头的照片。而事实却是,军队的餐车就在附近,伙食不错。但当时为了抢时间堵管涌,大家才抓紧时间吃了馒头。

(三)貌似格调高雅、实则品位低俗

为了迎合猎奇口味,网络上出现了把庸俗当通俗,把低级无聊当作炒作亮点的现象。在所谓“眼球经济”的幌子下,不是以品位纯正、格调高雅的内容,给人带来情感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而是哗众取宠,追求粗俗、低级的东西。

(四)貌似惠民公益,实则市场营销

某些企业为推销产品,打着“惠民”“公益”等幌子,策划活动、“制造”新闻,以博取眼球。2016年月11月25日,一篇为爱女筹集善款的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在网上流传,执笔者叫罗尔,他年仅5岁的女儿罗一笑罹患白血病。短时间内,募集到数百万善款。但不久,事态发展急转直下。有人曝料,罗尔有三套房,2台车,看病实际支出也只有三万多元。到这时,人们才明白,这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营销行为,一时舆论哗然。

(五)貌似宣扬正义,实则网络暴力

网络是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平台,畅所欲言的爽快背后,不时隐藏着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使得言论自由产生异化,成为一些人泄愤的途径。2015年5月,成都发生了一起“女司机别车被打事件”。不久之后,当事女司机的私人资料被泄露,不仅两辆车的车牌号被曝光,大量未经证实的违规行车记录、酒店开房记录、家庭住址甚至生理期等个人隐私信息也都被“晒”在网上。

(六)貌似自由表达,实则传播负面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网络世界里,人们选择性的对负面新闻的接收和传播,使负面舆论堆积,甚至造成了“比坏”的心理,加上网络的虚拟性,一些人毫无顾忌不负责任地发表偏激言论,这些都对社会风气产生了负面影响。如各地传出的不法分子袭击幼儿园事件,往往是个案的罗列,但传播的结果却是好像所有的幼儿园都不安全,更有甚者,有的还为不法分子提供了违法借鉴。

(七)貌似事件终结,实则暗藏转机

新媒体的特性,使人人皆可成为传播者,也使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过去需要记者深入调查才能获取的新闻,现在往往几篇微博微信文章即可直面受众。这使得很多新闻事件,经常因为某些关键信息的突然披露而发生重大转变。如前面提到的“罗尔事件”。

二、影响谈话类节目话题选择的因素

广播谈话类节目,是围绕热点话题,主持人邀请嘉宾进行事件解析、新闻评论、观点交锋的一种节目形式。楚天交通广播每天晚间8点至9点播出的《927社会调查组》就这这种类型的节目。该节目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提炼出话题,再就话题设计网络调查问卷,委托专业的调查公司进行在线调查,再邀请嘉宾就话题展开讨论。在这个节目的几个环节中,话题的选择是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

话题,就是节目讨论的题目,它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话题的选择能体现或决定节目的风格、主持人的立场、听众的互动意愿等。一个好的话题,应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受众紧密的贴近性、剖析问题的思辨性、话题所呈现问题的普遍性等。

谈话类节目话题选择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一)舆论环境

在一定的时期内,众多具体舆论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就是舆论环境。舆论环境决定了话题选择的大致范围、重点区域或基本方向。国家大的方针政策、重大事件、受众重大关切等综合形成了舆论环境。脱离了这个环境,所选话题大多不会引起受众共鸣。

(二)节目定位

节目定位是指主创者对节目所呈现出的思想内容、目标受众、节目样式、节目风格等所作的事先规划。不同的节目有着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定位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不同的受众群决定了话题的选择必然有所不同。谈话类的节目根据侧重点不同,分为多种形态。人物访谈类——以访谈对象为中心;娱乐类——以娱乐节目为中心;新闻类——以新闻事件为中心;辩论类——以辩题为中心正反方交锋;讨论类——以议题为中心交流探讨等。节目自身定位决定了其话题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

(三)主持风格

主持人根据自己的长期实践形成的特有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就形成了一定的主持风格。不同风格的主持人,所选话题自然会有所差异。主创人员在选择话题时,一般会结合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来选择话题,以做到主持人外在表达的“形”与话题内在蕴含的“神”相一致。

(四)心理需求

一般来说,受众有以下心理需求:新奇心理、得益心理、求知心理、接近心理、对比心理、逆反心理等,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是广播谈话节目的宗旨。

(五)传播效果

有些广播节目存在着为了收听率,一味迎合受众的情况。这样在话题选择时,难免会出现过于庸俗化的现象。因此,在话题选择时,不但要注重听众的关注度,还要考虑到节目传播效果的正向性和积极性,不能误导受众和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节目话题选择的基本要求

实践中,一位优秀的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往往有这样几个基本能力:视野开阔、思维敏捷、阅历丰富、把控力强,而这些能力在话题的选择中可以得到综合体现。话题的选择考验主持人的大局观和洞察力,展现主持人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是节目的核心竞争力。话题可以包罗万象,但话题的选择却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927社会调查组》关于共享单车调查

(一)事件的真实性是话题选择的前提条件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日益多样化。在这些信息中,既有真实可靠的新闻素材,也有泥沙俱下的小道消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该严格核实消息来源,杜绝一切虚假的、来源不明的新闻,这也是落实新闻真实性的最起码要求。如2016年5月18日一则“湖南邵东医生被病人用锤子猛击致死”的新闻在网上流传,而经过调查,事实却是该名医生并非被铁锤击中身亡,而是在推搡过程中被患者家属用拳头击中头部,抢救无效后死亡。在话题挑选过程中,类似事件往往很能吸引眼球,有的甚至具有很高的关注度,但在真实性存疑的情况下,一般不作为话题选择的对象。

(二)新闻的时效性是话题选择的基本要求

新闻的时效性强调的是“新”“快”,它是新闻的生命力,直接关系到新闻信息的价值。由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往往一个“热点”刚发生,另一个“热点”已经开始发酵。这就要求在选择话题时,特别要注重时效性,不然就成了“炒现饭”。

(三)事件的社会关注度是话题选择的重要参考

社会关注度指事件或人物所受社会关注的程度。社会关注度往往是媒体报道的指挥棒。2016年抗洪抢险期间,一则“洪水来了小伙救妈”的新闻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927社会调查组》节目迅速进行话题讨论——“如果你是高丰收妻子,你会原谅他吗?”听众参与踊跃,社会反响良好。这一事件有“抗洪抢险”的大背景,有“救妻救母”的千古之问,一下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四)正确的舆论导向是话题选择的指导标准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和灵魂。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越是众声喧哗的时代,越是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来一锤定音、去伪存真、引领社会。如这几年不断有“女大学生租男友过年”的所谓“新闻”,社会关注不能说不低,但细究起来,这里显然有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以大学生的婚姻及两性话题为看点,刻意渲染,肆意炒作的成分。

(五)恰当的切入角度是话题选择的基本技巧

一个新闻事件,从哪个角度去解读,往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创者的立场、观点和水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角度选择问题。从受众易于参与的角度来讲,话题切入角度不宜大而空;从媒体立场来讲,话题切入角度宜正面引导为主;从直播技巧的角度来讲,话题切入角度宜有利于从深度和广度解读;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话题切入角度不宜死板、生硬。2016年9月,北京怪石山景区发生了“陈志成喷漆”事件,媒体评论大多集中在批评、呼吁上,《927社会调查组》讨论的话题却是《对喷漆的陈志成不予处理,你赞成吗?》,把大家的目光聚焦到规章制度执行的层面,从而剖析这类现象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

(六)坚持开放性原则是话题选择的重要法宝

开放性原则是指不对话题进行范围限制,主持人不预设观点,使嘉宾和听众能畅所欲言。话题的开放性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主持人、嘉宾和听众的潜能,使话题生动活泼、可听性强。2016年“六一”儿童节前,一则《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她偷了个鸡腿给生病的女儿》的新闻广为流传:一位妈妈在超市盗窃了鸡腿和儿童图书等物品,为了给自己一对患了严重肾病的双胞胎女儿送去儿童节礼物。《927社会调查组》设计话题《“偷鸡腿妈妈”应该被同情还是被鄙视?》,主持人、嘉宾、听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令人同情;有人说母爱伟大;有人说不应该在“母爱”的光环下掩饰其违法本质;有人说,如果肯定她,就是在鼓励犯罪;有人说,根本在‘因病致贫’的顽疾没有根治等等。坚持开放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话题的广度和深度。

(七)多维度解读是话题选择的考量因素之一

谈话类节目的思辨性是吸引受众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话题多维度解读往往能带给听众思辨的乐趣。选择话题时,也要考虑进行多维度解读的空间。如2016年7月发生的“北京野生动物园猛虎伤人事件”,《927社会调查组》为此设计的话题是《猛虎伤人,谁之过?》,从伤者、园方、监管方、普通网友的立场进行了解读,联系国内外的案例进行剖析,给听众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思维空间。

(八)与受众的贴近程度是话题选择的重要依据

没有受众的参与,节目只能是主持人的自娱自乐。话题与受众的贴近程度决定了节目的关注度和互动量。2016年9月,“山东高速两车高速飙车对撞”事件引起媒体关注。《927社会调查组》节目以《你开过“斗气”车吗?》为题展开话题,引起了听众共鸣。身边人、身边事、熟悉的场景、相同的心境,所选话题的贴近性,让听众“胸中块垒,不吐不快”。

(九)观点的对抗性是话题选择的重要元素

一个具有激烈碰撞、观点对立的话题往往能激发嘉宾和受众的参与热情。2016年3月,福建漳浦发生了一起案件,失主发现小偷后穷追不舍,小偷摔倒在地死亡。《927社会调查组》节目对此展开讨论——《小偷被追身亡,追者该担责吗?》。节目中,支持该担责的一方与支持无责的一方展开激烈交锋,嘉宾律师也罗列了各种可能性,对案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听众反馈:“热热闹闹听节目,扎扎实实来普法,过瘾!”

广播谈话类节目的核心是话题,一个好的话题,往往事半而功倍。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广播谈话节目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次思考和实践的机会。有意义、有意思、有意味——这是广播谈话类节目话题选择的大方向。在新媒体背景下,话题的选择过程应该是一次多元思维的结晶,应该具有时代感,应该贴近社会生活、贴近百姓,应该是大众所真正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唯如此,广播谈话类节目才能常办常新、永葆活力。

(湖北广电台楚天交通广播)

猜你喜欢

类节目谈话听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