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旗轿车的风云往事

2017-11-06雒文有

人民交通 2017年4期
关键词:换型贺龙风云

■ 雒文有

汽车史话

红旗轿车的风云往事

■ 雒文有

红旗轿车不仅承载着中国的汽车文化之源,更历经新中国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而在它背后曾发生的那些风云往事,都如同红旗车标的那一抹红色一样,永远被人铭记。

1965年乘坐首批试制成功后的红旗CA770轿车的中央首长有: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等。

这些名字是大部分中国人民都熟悉的,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而红旗车半个世纪以来的传奇故事,也与伟人们密不可分。

从1959年9月红旗两排座轿车的批量生产,到1965年9月第一辆三排座车型的诞生,一汽经历了六个年头,实现了红旗的第一次换型。

红旗换型的原因基于内外两个方面,内因是两排座车型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在各项指标方面不够适应外交活动的需求。车体高大,略显得笨重,外形不够美观大方,车内尺寸不尽合理,舒适性与实用性欠佳,与60年代国外同级车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外因是当时中苏关系日趋恶化,造车的专业技术尚未被掌握,从民生到经济都面临巨大压力和困难,中央领导乘用的吉斯轿车一无备件来源,二无车辆更新,种种原因促使红旗轿车的研发人员将压力变成动力,尽快实现了红旗的第一次换型。

1965年8月底贺龙副总理来厂视察,并来到试制新型红旗的工作现场。当他在总装配车间看到工人们的干劲,听到由于厂房大修正分散在八个场地组织生产时,对陪同他参观的党委书记彭亚光说:“你们在这样简陋的场地组织生产这种精神很好。”随即又向周围的工程技术人员讲:“在国外是要给你们奖金的,我们给你们立功,发给你们奖金。”在贺老总的鼓励下,经过5个月的时间,1965年9月12日,一汽试制出第一辆红旗三排座高级轿车。

新车试制成功后,马上送到北京让各级首长领导审验。新车颇受好评,也吸纳了不少更人性化的建议,比如考虑周总理迎送外宾太累,后座如果能放倒,以便让周总理可以在车上打盹,休息一下。还有领导在试车时发现车内噪音较大,问及原因,是因为老款二排座车型的消声器马力消耗太大,为此有人提出:“新型红旗车这么大,讲究的装饰和讲排场都是必要的。这车有国际影响力,车内噪声太大会给外国友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红旗车型的设计队伍在听从和吸收了各级领导的诸多中肯建议后,从车身外观到内饰都不断调整。这个过程中还有一则趣事,李先念副总理看过车后,诙谐的问:“这车能不能出口?我现在感兴趣的是换点外汇进来。”

三排座红旗轿车的试制成功,逐步实现了为中央领导换车的任务。在此车基础上红旗轿车厂试制出了检阅车、救护车、小三排以及保障首脑安全的保险车等等。

猜你喜欢

换型贺龙风云
一种加工中心换型防错装置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三峡船闸变电所0.4kV配电系统断路器换型探究
窃听风云(九)
贺龙的《告全体官兵书》
贺龙与川藏公路的修建
贺龙两救警卫员
贺龙:『把敌人多背点过来』
象甲风云
进口发变组保护微机化升级改造比较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