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绿色物流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2017-11-04王肖芳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绿色物流资源整合

王肖芳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2016jc009);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河南教育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我国物流产业整体发展迅速,近年来社会物流总额等指标不断提高,同时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样呈现出增长态势。如何实现物流产业整体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与能源耗费,绿色物流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本文首先对当前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其次对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构建绿色物流创新生态系统提出思路。

关键词:绿色物流 创新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战略 资源整合

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涵盖了物流的整个周期,其理论基础包括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绿色物流是以在物流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为导向,借助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和先进的物流技术,对物流系统进行有效的规划、管理、控制和实施的过程。发展绿色物流,能够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减少传统物流活动中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有害品散落和遗漏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发展绿色物流能够有效应对在国际贸易活動中,进口国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理由设立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破除绿色贸易的壁垒;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声誉与产品的环保性逐渐成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指标,而发展绿色物流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

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自国家提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计划”至今,社会物流总额作为物流业发展规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呈现出了迅速增长的态势。2007-2015年间的社会物流总额虽然在2008-2009年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缓慢,2007年的社会物流总额仅为75.23万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则达到了219.2万亿元人民币,是2007年社会物流总额的2.91倍。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体现国家层面对物流产业的支持力度,也体现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物流产业的助推。

物流产业是我国经济产业布局的重要环节,通过将传统物流技术和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吸纳仓储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形成新型产业。物流增加值能够有效反映物流产业的增长规模,2005-2014年国内物流业增加值和增长率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到,2005-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而2014年的增长率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上仍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2014年的物流业增长量是2005年物流业增长量的2.85倍。可见当前物流产业发展趋于稳定,物流产业的运行总体状况良好。

物流产业发展除了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产业增加值等指标,还包含了社会物流总费用指标,这一指标反映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成本。2008-201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到,我国近年来社会物流总费用一直处于增长状态,2008-2012年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较快,而2012-2015年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逐步放缓,意味着物流总费用得到了较好控制。虽然增速放缓,但是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总体规模依旧较大,体现当前国内物流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依旧是高投入高成本的发展方式,因此需要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解决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

(二)绿色物流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理念问题。虽然国家从宏观战略与政策层面对可持续性的物流模式进行支持和鼓励,但是在实际物流过程中的污染现象依旧频繁发生。物流产业发展涉及多个环节,包括仓储、装卸、运输、包装和流通加工等,这些环节联结了不同的企业和人员,多主体的物流过程碎片化了绿色物流的责任,同时绿色物流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物流企业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为导向,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导致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缓慢。

技术问题。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的支持,将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产品运用到物流过程中,在实现物流安全运作的过程中达到环保、低碳化的目标。但从目前来看,虽然物流产业逐步完善,但科学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加工等技术依旧缺乏,处理物流包裹的方式依旧是人工搬运和分拣,物流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水平依旧较为落后。此外,虽然国内物流产业注重将供应链管理系统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运用于物流环节,但是仍然缺乏物流废弃物品回收的技术。

管理问题。物流产业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需要建立起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物流产业涉及到国内各个产业之间的协作,如果缺乏协同化的管理,没有有效的制度和政策进行引导,则会导致各个物流企业各自为政,难以实效建设绿色物流的目标。虽然政府制定了多条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对于绿色物流发展规范的法律仍然有限,同时部分绿色物流行为的规定在法律规范中又存在一定重复,导致绿色物流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

人才问题。物流产业发展伴随着物流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物流人才包括基础岗位的操作人员,也包括了高层次的物流技术人才,这些技术包含了规划、研究、设计与管理等层面。当前国内物流行业的技术人才较为短缺,中层物流管理者大多由基层提升而来,虽然实践能力强,但专业化的物流管理技术仍然缺失。此外,虽然高校设置相关的物流专业,但是存在较为严重的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物流教育体系也并未形成,相关专业的学生难以将理论有效应用于实践。

构建绿色物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必要性探析

促进物流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物流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包含多个方面。在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上,需要提升绿色物流内各个构成主体之间物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借助构建绿色物流创新体系,有效对节能物流信息资源进行识别、过滤、传递和处理,对多方面的节能信息进行整合。绿色物流的创新体系不仅包含体系内部的各个主体要素和子系统,也包含其所处在的社会环境。通过内外部因素对绿色物流信息的整合与加工,为物流产业创造出绿色的物流发展体系,使绿色物流中的各个要素实现良性化的整合。endprint

实现物流产业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绿色物流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目标在于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绿色物流作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型的产业,绿色物流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能够推动相应创新生态群落的生成,实现良性发展的物流生态系统与社会整体系统的相互契合,成为社会系统中有机的子系统。通过构建绿色物流生态系统,使其促进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双循环,确保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同前进。

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应当实现协调一致,追求人的各项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充分保护资源和环境,强调鼓励对环境、资源有利的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着力点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社会各个产业以有利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导向开展生产与消费活动,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绿色物流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能够实现物流行业的绿色环保化运行,有效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绿色物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策略

(一)绿色物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架

根据绿色物流产业创新系统的特征,可以将其构成体系划分为绿色物流产业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生产创新和市场创新五个子系统。如表1所示,在物流产业管理创新子系统中,政府部门发挥了管理与协调的作用,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法律制度,营造出良好的管理环境,在宏观层面上对绿色物流产业的规划发挥作用;在绿色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子系统中,技术研发机构与物流企业共同发挥主导作用,绿色物流技术研发机构对先进物流技术进行开发,并向物流企业提供高科技物流产品,而物流企业则是将绿色物流技术应用于物流实践中,并形成有效反馈,为绿色物流技术研发机构的研发提供参考;在绿色物流人才创新子系统中,高校发挥了主要作用,作为物流人才的输出单位,高校通过设置物流专业、承担物流科研的相关课题、对中高端物流人才进行培养等方式,促进绿色物流的稳定发展;在物流产业生产创新子系统中,绿色物流的核心主体——物流企业再次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组织内部的管理机构、企业发展规划、绿色技术研发成本等因素都是企业进行绿色生产与管理的关键;公众处于物流产业链终端环节,是物流产业终端的消费者,其选择直接决定着市场的导向,其作为绿色物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不仅发挥市场反馈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推动绿色物流发展的责任。

(二)绿色物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搭建绿色物流节能信息服务平台,能够通过寻求绿色物流信息资源流动的驱动,推动绿色物流信息在创新生态系统中进行合理化的流动,充分对系统内部各个环节的活力进行激活,形成良性化的物流产业生态系统。绿色物流创新生态系统节能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整个节能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几个主体,而其运作也包含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绿色物流数据的加工阶段,这一阶段中政府与企业提供一定资金,搭建绿色物流的网络平台,高校与科研机构基于政府与企业对数据的需求,对绿色物流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第二阶段是绿色物流服务的支持阶段,高校与研发机构在这一阶段应当不断完善其物流服务的功能,对绿色物流数据的处理情况进行公开和共享,并提供人才对接、物流科技创新和物流技术的相关专家咨询服务;第三阶段是对绿色物流应用进行集成的阶段,这一阶段高校与科研院所根据绿色物流是否符合发展需求的状况,进一步对绿色物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能耗进行审计,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能耗进行预测和分析,实现对物流能耗的改进和绩效进行有效评估,优化绿色物流的效果;第四阶段是对绿色物流的运营和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对集成阶段的各项应用进行管理,将其对应到绿色物流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管理并非分开运行,而是对信息服务平台各个阶段难以估计的问题进行整合,并进行物流能耗、安全、绩效等方面的管理;第五阶段是对绿色物流系统进行反馈的阶段,通过建立合理化的信息反馈机制,将信息及时向平台的各个主体进行反馈。

结论

总而言之,要构建绿色物流的创新生态系统,应将政府、物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公众等主体吸纳其中,通过绿色物流管理、技术、生产、市场等几个子系统协同发挥作用,推动绿色物流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而绿色物流创新生态系统节能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能对绿色物流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应用及反馈,能对绿色物流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从目前来看,绿色物流创新生态系统仍然需要阶段性地推进,其系统框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冯艳薇.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2(9)

2.董葆茗.低碳经济与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5)

3.翁心刚,姜旭.日本绿色物流发展的状况及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11(1)

4.谢泗薪,王文峰.绿色物流路径:物流绿色化改造的战略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0(5)

5.刘沙,连建新,毛文瑾.我国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生态系统绿色物流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及演化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浅析宁镇扬绿色物流业发展及对策
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内涵及其评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