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张謇育才观的现代启示

2017-11-04朱凌佳

文理导航 2017年30期
关键词:张謇育才教育

朱凌佳

【摘 要】晚清状元、教育家张謇以爱国情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开辟了教育的新路子,推动了江海地区教育,对海门当地教育界影响尤深。张謇在教育上的贡献与其独特的育才观有密切关系。本文对张謇的育才观解读,借此了解其对海门普高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张謇;育才;教育

近代以来,海门教育逐渐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标识,形成一种特有的地方教育文化范式,为经济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追本溯源,晚清教育大亨张謇在早期便奠定了海门教育发展的基石。他本着“南通教育本不随人脚跟,謇于教育,亦未仰人鼻息”的作派,塑造了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的教育态度,充盈着现代性的创生精神。张謇在举步维艰中勇于突破传统,诽谤质疑中敢于坚持到底。这些成就与坚持,在张謇的育才观中体现得尤为显著,本文将从其大德大生、艰苦勤俭、知行并进等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德大生

1902年,张謇在南通《师范章程改定例言》中首次提出了他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三者,为教育之大纲”。张謇所言之国家思想乃其大德大生思想在国家层面的具体表达,他要求培养人才要注重对国家的热爱。

生亦是人之大德。此生,非一己之生,更是众生之生。张謇对人之生的意义认识颇为深刻,“人恒以寿为重,其实人之寿不寿,不在年岁之多寡,而在事业之有无。……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庸。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鄙人之办事,亦本此意。”一个人的生命是有时限的,但助人助世后,便获得精神之永生,超越生命物理的量度,真正做到“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的境界。张謇先生的境界实达于此,故其对草木生爱,对世人含情,尽其所能,造福江海地区的教育等诸多领域,实现其大德大生的领悟。这份大爱用于人民,用于国家,便生出张謇先生的教育伟业。这份为国为民的情怀,也深深感染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在其人才培养上亦融入这份大爱。

生的变化之本在于用情,在张謇看来,此情乃大情,对芸芸众生之爱,对国家之爱,对世界之爱。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心中最深切的情感,不同时代对于国家的爱与理解,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见解。作为知识分子出身的张謇,对教育甚为重视,并在国家危难时刻,提出教育救国,“举事必先智,启民智必由教育。”这种忧国爱民情怀也被烙印在张謇的育才观里,“国何为而须教育?教育者,期人民知有国而已。”国家意识和大国情怀被张謇视作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恰是当今普高教育的核心主张之一。张謇在育才方面强调国家意识熏陶,时至今日,依旧是弥新的话题。现今高中教育,光灌输学生教材上的知识已无法满足今天和谐社会的目标。爱国应是一种深入脊髓的民族情怀,是一种终其一生的态度,是一项恒久弥新的课题。海门作为张謇的故乡,在宣扬爱国主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张謇纪念馆、张謇研究会、张謇创办的一系列教育机构等,均是一笔不菲的教育资源。海门的普高教育,尤其是历史教学,更应大力利用地理优势,创办特色教学,开发校本课程,申报张謇精神的市级、省级课题,深入学习。海门人更要让学生从身边的爱国伟人学起,行动中点滴贯彻爱国精神,让张謇的“大德大生”精神经千百代而延续着新的时代新声。

二、坚苦勤俭

张謇在育才上特别注重美德的培养,“首重道德,次则学术。”在美德方面,张謇提及较多的有坚苦、勤勉、节俭等美德,认为这些美德不仅重于学术,更是通向成功、富裕、长寿的要诀,至少也能解决个人基本之生活。

“坚苦自立,忠实不欺”是通州师范学校的校训。弘一大师语:“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整则校训体现了张謇希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忠诚老实的性格,成为一个正人君子。“艰苦”之意一方面体现在身体上的劳苦,如张謇所言“则凡作一事……须耐劳苦,须自强力……”另一方面,“艰苦”也体现在精神上的耐苦。为了自己既定的目标,能静下心来,坐得了冷板凳,修行自己的精神。这份精神上的坚苦在张謇儿子身上也不能免除。

张謇先生认为“凡学之道,以静为轨。”宁静方可致远。静可以成就事业,但成就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久的耐心和淡泊诱惑的意志力,需要精神上的坚苦,张謇为此也感慨,“古今学者之所以能成其学,何一非从艰苦中来。”他认为耐苦是成功之门。张謇所推崇的美德,除了坚苦、自立、忠实等外,还注重勤勉和节俭,提出“天下之美德以勤俭为基。”

在张謇看来,勤劳是做任何事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其提及“凡致力学问,致力公益,致力品行,皆勤之事也。”勤勉对促成学问、公益和品行养成有莫大关系。勤劳乃是富强、长寿之秘诀,勤劳乃是生活之本,幸福之源,其对于勤劳极尽推崇,对于节俭亦奉若明珠。节俭与勤劳相辅相成。张謇把信用等美德上升至国家高度,认为失德失信,国将不国。

在海门张謇纪念馆还珍藏着其在世时的“痕迹”,对海门普高学生的实地节俭教学有得天独厚之优势,更能接近张謇当时之心境,传承其节俭之风,以榜样之力勉海门普高学子前行而不忘本,在此基础上为家乡、为祖国多做贡献。

当今,观艰苦与勤俭,亦是为人处事之法宝。

今日之社会,充斥诱惑,心态浮躁,高中学生过早成熟,又未達到身心合一的真正成熟,故而少数行走于迷雾,极少人能坚守张謇倡导之“艰苦”,特别是精神之艰苦,更是稀少。张謇的艰苦精神,于物质日益充实的海门,在今天尤须彰显。这份坚苦精神更需在海门普高教学中加以渗透,以期培养学生踏实的人生态度,在精神“学”的基础上,增加些耐劳的实践课,借以养成学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决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艰苦与勤俭精神仍需发扬,中国之崛起绝不能满足于今日之现状,未来青年需从自身严格要求,方可传承中华之精髓,创生时代之新魂。

三、知行并进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张謇强调学问要成为活的有用的学问,必须是能用的起来的,并且能随着客观情况变化而随着改变。理论联系实际,“学问兼履历乃成,一面研究,一面践履,正求学问补不足之法。”学问光从书籍获得是不够的,真学问需经实践考验,以实践丰富学问,完善学问。张謇对于知行关系的认识,认真落实在其行动上,在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学则里规定,学生每学期要“修学旅行”一次。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丰富理论。故而他提倡知行并进之学,“良知之学,重在知行并行。居今之世,舍知行并进,尚安有所谓学务哉?”这与陶行知在此方面的观点相一致,行知在《行是知之始》中谈及“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然陶行知就“认知”对当今教学弊端有较深的认识,以闻之为主,对于亲知和说知的忽视。前人之于知识的获取,已有深刻之思考。而今之教学弊端主要在于个性化的理解以及运用上,故而提升教师群体,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操提升甚为重要。

小结

知行并进的人才培养观,于今天而言,依然熠熠生辉,以知促行,以行丰知,对海门普高教学影响颇具,海门普高学生承其知行并进精髓,在新时代不断实践,不断论证着前人今人的理论,践行着张謇后来人的历史使命。

此外,张謇的“大德大生”、“艰苦勤勉”等育才观,虽然时代更迭,但张謇精神,应时而变。张謇育才观似一面海门教育界的一面地标性的旗帜,引领着今天的普高教学,开拓创新,焕发新时代新气象。

【参考文献】

[1]张謇.《张謇全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

[2]沈行恬.《张謇教育文论选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庆安正.《张謇先生年谱》,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謇育才教育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感怀张謇 守望初心
称呼见人品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人夏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改变危机唯有勤奋
教育教学
翁同龢点张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