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制定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7-11-03徐先勇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小学语文

徐先勇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为课程“三维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语文课堂教学不出示或者不明确教学目标。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伊始出示教学目标,能让学生明确学习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和怎么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学会学习。本文通过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以及制定和展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制定和呈现;思路和策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表现的预期行为、所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学过程的方向和教学评价的依据,它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全过程。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展示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制定和设计存在的问题

1.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教师就把课堂放给学生,对学生听之任之,学什么由学生决定,这种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有的教师还认为上课是不需要目标的,只要把全部的知识点讲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有的教师认为,如果一开始教学就出示教学目标,反而显得不自然,有一种突兀之感,学生也会觉得学习语文与学习思想品德没什么两样。

2.行为主体错位

教学目标考量的是学生在教学结束后的行为变化,所以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有的教师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使学生……”“培养学生……”“引导学生……”等,这种表达方式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使”“培养”“引导”这些都是对教师行为的表述,这就把教师当成了行为主体,是不正确的。

3.目标陈述过于笼统、抽象,缺乏观察性、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是用来指导和评价教学活动的,所以行为的表述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易于评价的。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活动中,教师经常使用“掌握”“认识”“理解”等比较笼统、抽象的行为表述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之后预期结果的具体程度的描述,这种表述操作起来缺乏指导性,评价起来难于操作,课堂教学将很难实施。

4.预期结果表述过于空泛

通过教师一节课的教学,教学目标试图达到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可实现、可测量的。所以,教学目标的表述非常注重明确性和具体性,不能过于宏大和空泛。然而有的教师常常把教学目标设计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等,这类目标过于抽象,仅仅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就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根本做不到的,教学效果也无法准确衡量。

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1.教师出示目标

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开门见山,使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的状态,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怎么做,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麻雀》一课,教师这样导入新课。

(出示麻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学生回答,略)在鸟类中,麻雀是一种很常见的数量很多的小鸟。在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拯救自己的幼儿……这是一课外阅读课文,大家要用学过的描写动物的方法来自己阅读。学习目标是:一学习作者是怎样写小麻雀的,二是体会作者在写小麻雀的时候寄托了怎样的感情。大家可以和《母鸡》一文对比来读一读。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先简单介绍麻雀,然后开门见山地提出教学目标,并让学生比较阅读。这样的目标呈现,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至于抓不住要领,逐步学会自己去阅读文章,提高了自主阅读的能力。

2.学生提出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未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引导他们在每一节课中自己提出目标。这样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引发他们的阅读期待,产生持久的阅读动力。如,在教学人教版《秦兵马俑》时,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师:前两篇课文,我们一起登上了长城,一起游览了颐和园,感受到了我国宝贵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再去到西安,看看“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

(学生沉默了3分钟。有一个举手)

生:目标是先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再说一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师:你太聪明了!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认真读了课文,并对课文上面的阅读提示进行思考。

在教例中,教师没有出示学习目标,而是引导学生提出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了明确的阅读方向,引发他们深入阅读课文的心理期待,而且让他们学会自己动脑思考问题,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3.师生共同讨论确定目标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由于学生的思想认识、阅历经验、个性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给予点拨引导,让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师生共同討论教学目标,能取得意想不到效果。

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提出目标。先让学生自己读书,并用“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鼓励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接着,组成四人小组讨论,将小组中“大疑”性的问题把它写在黑板上;然后,师生一起归纳出“既然天游峰是一个风景区,为什么作者不写风景而是写扫路人?”等6个大问题;最后再和学生讨论主要解决的两个大问题,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里,引导学生讨论,提出教学目标,不仅能让课堂教学气氛融洽,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心理,科学制定和设计教学目标,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不仅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小学语文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