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年前的美苏太空竞赛

2017-11-03凌空

新天地 2017年10期
关键词:加加林普特美苏

凌空

60年前的1957年10月4日,苏联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自此,人类进入太空时代。6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同回首——

飞天

60年来的人类冲向太空史,起初源自于1956年2月27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与苏联火箭之父科罗廖夫的一次会面。

就在这次会面上,科罗廖夫成功说服了赫鲁晓夫,只要“花一点点钱”,就可以先美国一步,把苏联的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于是,1957年10月4日,苏联拜科努尔航天中心腾起的火焰,标志着人类正式开启了太空时代。

就在那一天晚上,苏联驻美国大使馆举行了一个晚间招待会。就在这个招待会上,得意洋洋的苏联人向在场的美国人宣布: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此,那一天被美国人称为“‘斯普特尼克1号之夜”,足见这个划时代的消息对美国人的刺激之深。

当时,美国“前卫”卫星发射计划的负责人约翰·哈根就在现场。在场的其他人说,听到苏联人宣布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后,哈根的脸色是苍白的。

苏联成功发射卫星之后3个月的1958年1月4日,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轨道上坠落。虽然它的寿命只有3个月,但是,它开启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时代,同时,也开启了美苏两大强国火星四射的太空竞赛。

竞争

苏联人没有为“斯普特尼克1号”的坠毁而惋惜,因为在1957年11月3日,也就是“斯普特尼克1号”升空一个月后,苏联的也是人类的第二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2号”发射成功,这颗卫星重量是第一颗的5倍以上,寿命则是2倍,甚至还携带了一条叫做“莱伊卡”的实验小狗。

美国立即在之后的一个月发射了一枚“前卫计划”的火箭作为对苏联人不断飞向太空的回应。不过这枚火箭离地还不到两米就爆炸解体了。红了眼的哈根在1958年2月第二次组织发射“前卫计划”火箭,然后亲眼看着火箭在升空6.4千米后再次爆炸。

哈根的火箭事业从此终结。

但是,美国的火箭事业却从此开始了,因为作为“前卫计划”的替代品,“探索者计划”在此前的1958年1月31日成功把美国人的“探索者1号”卫星送上太空。

美国的人造卫星成功,让美苏的太空竞赛更加激烈了。

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当时苏联为了准备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批挑选了20名飞行员作为宇航员大队进行培训。加加林第一次升空之前,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戈尔曼·基托夫,不过基托夫这个人的性格不大好,跟别人处不好关系,而加加林则跟谁都聊得来,甚至跟赫鲁晓夫都能相处得不错。当两人最后为人类飞天第一人而竞争时,基托夫这个糟糕的性格成了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不过加加林第一次飞天也是非常危险的,以至于当他的飞船返回地球降落时,赫鲁晓夫得到相关报告后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加加林还活着吗?”

美国则以1969年7月21日载着两名宇航员的“阿波罗11号”飞船飞上月球作为回应。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登月第一人。这个过程也是惊险万分的,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甚至提前为这两位登月者准备了悼词。开篇就是“两位探索月球的和平勇士已经长眠在了月球上,他们的牺牲中蕴含着全人类的希望”。

由于美苏太空竞赛期间正好是美苏两国冷战最激烈的时候,因此双方在航天上的任何进步都不视为占据了航天领域的优势,为了赶进度争取领先,双方都犯了不少错误,交了不少学费,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包括飞向太空第一人尤里·加加林在内的众多美苏宇航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因此,在太空竞赛如火如荼的1971年,美国“阿波罗15号”飞船执行登月任务时,将一份金属墓志铭永远留在了月球表面,这份金属墓志铭上没有区分国籍,镌刻了当时所有为探索太空而牺牲的宇航员的名字。

太空轶事

《人类简史》一书记载:人类首位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美国沙漠进行登月训练时,遇到过一个印第安老人,听说他以后要飞去月球,老人就请求阿姆斯特朗替他给印第安人在月球上的神灵捎一句话。尽管完全不明白老人说的那句印第安语是什么意思,可是阿姆斯特朗还是记下了。后来,阿姆斯特朗跟自己的印第安朋友聊天时提起了这句话,才知道,那句印第安语的意思是:“神啊,请不要相信这些白人,他们只是想偷走您的土地。”

1920年美国现代火箭之父戈达德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当时有美国媒体嘲笑戈达德不懂物理基本原理,飞向太空是妄想。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后,美国媒体公开向已经于1945年去世的戈达德道歉。

中国飛天第一人、航天员杨利伟在起飞前,在自己的宿舍门上签名留念。从此以后,所有神舟飞船的航天员,在出征前都会将自己的名字签在宿舍门上,这成为了中国航天员的一项传统。

在杨利伟升空前的最后时刻,负责对飞船进行最后检查的工程师告诉杨利伟,当年给人类飞天第一人尤里·加加林关舱门的工程师,现在是俄罗斯航天博物馆馆长。于是,杨利伟在舱门关闭前挥手告别时说了一句话:“馆长,再见。”

(责编:石磐)

猜你喜欢

加加林普特美苏
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走向冲突:石油租让与苏联在伊朗的目标——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六)
“严肃”的“戏仿”——从《普特迈瑟故事集》看辛西娅·奥兹克的“礼拜式”叙事
加加林:太空归来以后
抗战胜利后美苏国共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诉求研究
太空,你好(历史老照片)
Flow regime and head loss in a drip emitter equipped with a labyrinth channel*
太空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