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个人的老街志 每一条都是我们的“心灵故乡”

2017-11-03本刊编辑部

城市地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磁器原住民老街

本刊编辑部

前不久,一篇刊发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文章,让一条名为“下浩”的重慶老街火了。在这篇《下浩老街:长江南岸的旧重庆》的文中,作者这样写道:“人们可以找到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和沿街叫卖声的重庆,这条老街就是旧重庆的标本。”

事实上,能代表重庆老街的不只有下浩这一条,在这座山水共生的城市里,老街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不夸张地说,我们心中都有一条像下浩那样的重庆老街,珍藏着我们的童年、青春或是爱情、亲情,我们总能在蜿蜒曲折的街角回望到自己成长的影子,也总能在日渐苍老的老街身上找到令自己动容的符号。

于是,本刊找到了六位老街访者,跟随着他们的脚步走入了一条条重庆老街,在那里,他们寻觅到了另一个重庆,那是属于这座城市的记忆,也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心灵故乡”。

下浩:重庆老街标本

这段时间,很多人因为下浩,认识了重庆老街。

这样的老街其实在全国并不算新鲜,比如北京的某条胡同、上海的某个里弄、广州的某处骑楼街,都与它有着或多或少相似的元素。

这样的老街其实在重庆也不算罕有,青石板路、古旧民居、朴素街貌在重庆至今还能见到许许多多。

那为什么下浩成了重庆老街的标本,或许是因为原味的烟火气。

在下浩之前,外界熟知的重庆老街不外乎有两条:一条是磁器口,一条是十八梯。可是,当我们真正前往,却会心生一丝失落。磁器口的那条老街从早到晚都被游客挤得满满的,旅游商品的吆喝声裹夹着毛血旺的味道,将这条老街活生生地变成了一处人满为患的景区。十八梯相比磁器口稍好一点,但各式各样的拆迁新闻和越来越多搬离这里的原住民,使得这条长长的老街顿时少了原味。

所以,下浩的模样更能叫人动心。它没有蜂拥而至的游客,只有亲如一家的街坊邻居。它也没有更多地受到人事变迁的困扰,始终保持着固有的样子。正如《美国国家地理》那篇文章中所描述的:“街道不宽,两旁的民居房屋伸出的屋檐似乎在对话。房屋勾勒出的空间向前方延伸,给了人庇护。街巷高低、曲折、延伸、在任何一段驻足几乎都看不到头,引人带着好奇心走向下个转弯处,去看个究竟。走过去,也许是另一个岔路,也许一段阶梯,看似石板路的无意为之,实则是多年来人们生活需求在大地上的雕刻。这种大地的雕刻细密、巧妙、自然、没有图纸设计般的理性,而是充满了人性和生活的味道。”

老街:无法遗忘的城史

很难说清楚,老街与重庆的关系。弄不清是因为那么多的老街滋生了这座城,还是因为有了这座城兴生了这么多街。

但有一点是毋容置疑的,重庆的山水格局给予了老街生长的灵感。

建在山里的重庆,旧时与外界的交流更多依靠着水路。江与城之间,一条条路自然成了最重要的纽带。这些路,最初只是为了行路之便,久而久之开始有了人居生活,随着聚居人群越来越庞大,这才逐渐形成了街道。

当路变成了街道,所承载的意义也自然变得更深。从小了说,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在此生长;往大了说,城市找到了对话的对象。正如下浩老街最吸引人的那点:上方连接着民国重庆的繁华和骄傲,下面连接着长江码头的市井。

在重庆数不清的老街身上,我们都能够找到与下浩相似的气质,它们串联着原住民生活的一切,也记录着这座城市最值得炫耀的历史。原住民的生活,那是毫无修饰的老街生活光影,而一段段珍藏在老街身体里的历史,则是让每—个人都无法遗忘的城市记忆。

本刊特约作者寒溪夜浣是一位资深的老街探访者,在他心中重庆老街并不是一条条普通的街道,他颇为感慨地向本刊讲述起重庆老街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够唤起人们的记忆,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历史悠久,独具地域特色的老街道,重庆也不例外,每一栋历经沧桑的老建筑,每一条蜿蜒崎岖的老街道,都记录着这个城市往昔的兴衰,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市井民俗和社会的风云变幻。”

消失与留存:无法言说的情愁

如果把时间拨回到以前,重庆的每一条街道都很年轻,那时我们还没有把它们称为老街。只是,当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回望它们时,才发现每一条街道都悄然老去。

老去的街道自然也逃离不了消失的宿命,本来面对这样的城市变迁,我们可以表现得很淡然,但唯独那些街道的离去会挑动我们的神经,与其说我们不愿意看到街道的消失,不如说是不愿意看到记忆的远离。

事实上,老街的留存不只是保持着对城市的对话,也延续我们对故土的那份情愁,就像即将呈现在你们眼前的那六位探访者与重庆六条老街的故事,或许这些老街是你熟悉的,又或许是你陌生的,但不管怎样,你都会从中想起自己与某条老街的情缘,想起存留在心里的某条老街曾经带给自己的感动与怀念。

老街是该伴随城市发展消失,还是该为城市记忆留存,这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言说的命题,本刊并不想用这期专题报道去寻找答案,如同我们对于老街的情感一样,同样无法言说:一边期许着老街未曾改变,一边又期望着老街能有更好的未来。

冯骥才在《老街的意义》中写到:“一个城市的街道,倘从高天俯看,宛如一株大树成百上千条的根须。城市愈大,其根愈茂;这根须其中有几条最长最长的,便是这城市的老街。它与城市的历史一样漫长而悠远。它深深扎在这城市厚厚的历史文化的土壤里,也就是深深扎在这城市人们的心里。”

只愿,本刊在2016年年终为你呈现的这六条重庆老街,能够深扎在你的心里。endprint

猜你喜欢

磁器原住民老街
磁器口的C面
太平老街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磁器口古镇:把旧时光还给老街
原住民
老街
东门老街
网友:转弯也来不及了歧视原住民?吴敦义贴文惹议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
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