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抽血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2017-11-0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满意率状况成功率

张 英

(祁连县人民医院,青海 海北 810499)

门诊抽血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张 英

(祁连县人民医院,青海 海北 810499)

目的探究门诊实施抽血相应的安全风险同护理干预以后的成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来本院的抽血患者104例作为研究都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试验组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类型的护理,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以后的护理成效。结果 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护理以后的护理成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据门诊实施抽血发生的安全风险,予以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很好地提升穿刺成功率,同时增加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率,减少纠纷问题,增强医院本身的服务质量。

安全隐患;门诊抽血;护理干预

门诊内部的抽血室即医院实施对外服务的一个关键渠道,决定了医院本身的形象。于门诊内,患者同医护人员了解得不够全方位,但是却是患者同医护人员实施交谈的一个关键区域。医护人员工作不细心,就会引发护患纠纷[1]。本文就探讨并研究了门诊实施抽血相应的安全风险同护理干预以后的成效,同时取得了如下成果。

1 资料与方式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来本院的抽血患者104例作为研究都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其中,试验组男37例,女15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9±2.77)岁;试验组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3±3.82)岁;对照组予以常规类型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类型的护理,包含有于抽血以前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于抽血期间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就要立即实施相应的对策加以救护。

试验组于对照组实施护理这一前提下予以护理干预,相应的对策如下:

(1)健康宣教:医护人员要于医院公共区域内张贴提醒标语,使患者可以尽早熟悉医院内部的条件,知晓开展各项检测的具体位置,降低排队同检测所需的时长,避免增加患者本身的负性情绪,维持优良的护患关系;因为门诊内部患者过多,医护人员工作总量过大,患者问题过多,对于患者所提出的类似问题,医护人员要细心对患者加以讲解,防止运用死板的言语。

(2)心理方面的护理:部分患者有可能即首次实施抽血检测,极易出现惧怕、紧张一类心理。这时,医护人员就可以借助轻快的语言以抚慰患者,尽可能实施无痛穿刺,以清除患者的惧怕心理;对具备晕血史、晕针史一类患者,医护人员要告诉患者无需观看抽血步骤,增多同患者探讨同抽血没有关联的话题,转移患者自身的注意力,降低患者本身的不舒服感。

(3)穿刺方面的护理:于实施抽血期间,穿刺的成功率不单同医护人员本身的操作技艺是否熟练相关,还同医护人员本身的心理状况同情绪紧密相联,优良的心理状况即穿刺成功的重点。于具体实施操作期间,规定医护人员要具有强大的心理素养,尽可能不被外界所扰乱,依据各个年纪阶段的患者,选择相应型号的针头,予以相应的穿刺方式,进针相应角度不超过35°,借助左手拇指稳固抽血位置,提升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1.3 成效评测

记录两组经过护理以后的健康宣教状况、总满意度状况、舒服状况与穿刺疼痛状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经过护理以后的护理成效加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经过护理以后两组的护理成效(±s,分)

表1 对比经过护理以后两组的护理成效(±s,分)

组别 健康宣教状况 总满意度状况 舒服状况 穿刺疼痛状况试验组 93.31±3.53 96.77±2.39 94.88±3.55 3.02±1.05对照组 71.28±2.67 77.29±1.90 70.01±2.84 6.89±2.57

3 讨 论

门诊内部的抽血室即医院一个关键的服务渠道,决定了医院本身的形象,医护人员优良的服务心态,能够提升其实施护理的质量,增强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率[2]。这就规定医护人员要认真面对患者提出的所有问题,让患者体会到更多温暖。

抽血这一操作本身简便且时长不长,但是抽血即一种应激型反应,有很多安全风险,比如因为抽血患者的疾病状况不一致,医护人员缺少对疾病状况改变的预测性,于给患者实施抽血以后,其就立即离开医院,使得医护人员无法连续观测患者的疾病状况;于抽血患者过多期间,医护人员同患者间缺少交谈,使得患者不满意相应的操作,极易出现护患纠纷。

对于门诊内部抽血室的安全风险,依据临床内的具体工作,予以具备针对性的安全防控对策,给患者予以优良且科学的护理服务。护理干预即依据先前制定的干预方式以实施护理,可以很好地保持患者疾病状况的平稳,提升患者的预后,增强其护理总满意率[3]。于临床内具体实施操作期间予以护理干预,可以让医护人员同患者得以更好地交谈,给患者予以更为优良的服务;医护人员借助熟练的技艺,可以提升穿刺的成功率,减弱患者的痛苦,提升其舒服程度。于这一护理前提下还要寻求患者的想法,改进护理期间的缺陷,更好地同患者的需求相符。

总之,对于门诊内部抽血发生的安全风险,予以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穿刺的成功率,并提升其护理总满意率,减少纠纷问题,增强医院自身的服务质量。

[1] 邢琳娜.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室中的应用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8):116-117.

[2] 李 媚.健康指导在门诊抽血室的实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3):151-152.

[3] 黄 琼.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室的效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6,34(3):245-246.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9.170.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满意率状况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