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2017-11-0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监护室天数性肺炎

孙 燕

(黄岛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山东 青岛 266000)

综合护理干预对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孙 燕

(黄岛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山东 青岛 266000)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炎症因子相关指标、住院天数与重症监护室天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天数、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在临床上又称之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给予患者呼吸机械通气后出现的肺部感染病症[1]。本次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6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2.1±3.56)岁;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3.7±4.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制定护理计划与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前应该确定护理小组中的人员及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对护理人员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注意事项及护理方法进行培训。(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介绍护理措施,降低其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生命特征指标,了解、安慰患者。(3)呼吸道管理。护理人员采用最小漏气充气,在每次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吸气高峰有少量的气体从气囊而出,减小气囊对患者呼吸道的压迫,护理人员还要做好保持呼吸道湿润及吸痰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肺炎发生率及重症监护室天数和住院天数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与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n 白细胞计数(×109/L) 降钙素原(ng/mL) C-反应蛋白(mg/L)对照组 48 15.2±5.8 16.1±12.5 90.4±67.2观察组 48 11.6±4.8 9.2±10.4 84.3±53.5 t/3.3128 2.9398 0.4920 P/0.0013 0.0041 0.6259

2.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2例,发生率为4.16%;对照组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9例,发生率为18.75%。两组患者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重症监护室天数与住院天数比较

两组患者重症监护室天数、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重症监护室天数与住院天数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重症监护室天数与住院天数对比(±s,d)

组别 n 重症监护室天数 住院天数对照组 4 8 1 2.8±8.7 1 9.4±9.1观察组 4 8 7.7±5.3 1 2.3±8.2 t/3.4 6 8 4 4.0 1 5 6 P/0.0 0 0 8 0.0 0 0 1

3 讨 论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是重症监护室中行机械通气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该病症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率,还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预防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且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2-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炎症因子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天数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肺炎发生率、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等相关指标,减短住院天数与重症监护室天数,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1] 陈天玲.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08:754-756.

[2] 于 浩.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03:92-93.

[3] 岳洪杰.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13:134-135.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9.149.01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监护室天数性肺炎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生日谜题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