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2017-11-03崔翠翠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监护室天数性肺炎

崔翠翠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观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崔翠翠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天数、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临床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指的是患者在机械通气48 h后出现的肺部感染现象,也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属于重症监护室中行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会在很大程度上将患者病情加重,促使其住院时间延长,所以及时寻找一种有效方式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1]。本研究主要分析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0.21±5.26)岁,男35例,女1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50.89±5.18)岁,男37例,女13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嘱咐患者保持充分休息,指导其进行科学饮食,对其口腔分泌物进行清除,有效纠正电解质紊乱现象。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如果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则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全面性的评估,如果患者存在有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则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对其进行教育性的干预,将插管术的工作原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细致、耐心的讲解,并且告知其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可能会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最大程度上来将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其次,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护理人员要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与鼓励,有效排解其痛苦、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必要时,要将患者的意识状态与镇静程度作为依据,采用镇静剂对其进行治疗。

1.2.2 管理呼吸道

(1)应用最小漏气充气。促使气道黏膜损伤现象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气囊压力,采用最小漏气充气指的是每次将少量气体充入,一直到患者呼吸时没有漏气声出现,再将0.2~0.3 mL气体从气囊内部抽吸出来。采用最小漏气充气时,在机械通气吸气高峰时,气囊中每次都会溢出少量气体,这能够将气囊对周围血管壁与黏膜的压迫减轻,对呼吸道黏膜进行有效保护。(2)做好吸痰与呼吸道湿化工作。对机械通气患者而言,进行全程湿化保障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情况下,要将患者痰液粘稠度作为依据,对湿化液量进行合理调整。如果患者的痰液处于粘稠状态,则说明气道湿化有待加强,可以在生理盐水中加入沐舒坦,给予雾化吸入,以此稀释痰液。在吸痰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范,对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对各项参数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

1.2.3 管理呼吸机管路

机械通气中,细菌主要寄居于呼吸机管路中,为了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需要对呼吸机管路进行定期清洁。护理人员每7天要对呼吸机管路进行1次更换,对患者气管深部分泌物进行培养,如果结果显示有致病菌存在,则要采取合理的抗感染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对冷凝液进行及时更换,每天对空气过滤器、气体过滤管道、复苏囊、传感器等进行消毒,以此避免因为呼吸机不洁而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ICU天数与住院天数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3/50),低于对照组的2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天数、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和ICU天数对比(±s,d)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和ICU天数对比(±s,d)

组别 住院天数 ICU天数对照组(n=50) 20.05±9.22 12.98±8.92观察组(n=50) 12.22±8.02 7.28±5.02

3 讨 论

呼吸机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使用频率较高,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也相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患者体质较弱,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抵抗外来菌群的能力较差。研究显示,多数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知识了解较少,还有部分部分人员从来没有进行过正规化的培训,所以导致其发生率较高[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天数、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将患者ICU、住院时间缩短。综合护理在临床上是常见的护理模式,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等特点,本研究通过给予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与呼吸机管路护理,获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这充分证明综合护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1] 李 波.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10.

[2] 曾梅英.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8):108-109.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9.122.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监护室天数性肺炎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生日谜题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