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在手术间辅助用房中的应用

2017-11-03鲁卫红罗静枝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无菌物品辅助

鲁卫红,罗静枝*

(解放军第101医院手术室,江苏 无锡 214000)

・护理管理・

PDCA循环在手术间辅助用房中的应用

鲁卫红,罗静枝*

(解放军第101医院手术室,江苏 无锡 214000)

目的探讨将PDCA循环法用于我科手术间辅助用房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PDCA循环法对我科的无菌物品间、手术间及辅房进行统一管理。结果 无菌物品间、手术间的管理效果均有所提升,提升各方面的满意率。结论 通过应用PDCA管理手术间辅助用房,可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所有手术间的物品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合理化,并对手术辅助配件及特殊物品进行标注,可避免物品归位的盲目性,但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PDCA循环法;手术间辅助用房;应用

PDCA循环法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1],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的过程[2]。为了充分发挥我科手术间辅助用房的合理应用性,我科护理质控组根据工作的反馈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将PDCA循环法合理使用于手术间辅助用房中,不仅缓解了我科只有唯一无菌间的弊端,而且同时解决了手术间物品定位问题,使手术间物品管理规范化、统一化及合理化。本文就PDCA循环在手术间辅助用房的合理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 无菌物品间方面

1.1.1 唯一无菌间不能满足现在日益增长的手术需要

我科手术间分为A区(8间)和B区(7间)两部分,护士台位于的A、B区的中央,其中无菌物品间和库房的位置都处于B区区域(见图1),经测量,A区最远的手术间与无菌间、库房的距离分别为65.9 m和86.6 m,最近的手术间距离分别为37.6 m和58.3 m,因此,给位于A区工作的护理人员造成诸多不便,如:取放物品时间延长,护理人员额外工作量增加,工作流程不够优化、医生的满意率降低等。

图1 我科工作位置分布图

1.1.2 无菌间的标识内容不够完整

物品的基数标明可以使无菌包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但此前我科在放置无菌物品时,只将物品定位放置,标识里未注明物品的基数。

1.2 手术间物品归位存在的问题

1.2.1 有辅房与无辅房的手术间仪器、物品摆放存在不规范、不统一

我科A区手术间共有8间(1~8间),其中手术间(3~8间)是相邻两间共用一间辅房,手术间(1~2间)无辅房,但A区辅房大多只是用来存放相邻手术间使用的物品和仪器,包括手术间物品如电刀、踏脚凳、圆凳等常用物品和仪器,有辅房的都没有定位在手术间,无辅房的部分物品仪器放于手术间,无规范的手术间物品摆放示意图,所有的手术间摆放存在不统一、不规范、不合理。

1.2.2 常用物品未固定在手术间,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间的物品、仪器未定位放置,巡回护士频繁进出手术间,延长了巡回护士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也增加了巡回护士围术期不必要的工作量。如果遇到抢救患者时出现物品缺乏,还可能影响手术的顺利进展,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物品准备及配合的满意度下降,另外,手术间专用的物品也未进行具体手术间号标识。

1.2.3 存放物品、仪器的手术间辅房,辅房存在摆放杂乱

手术间(3~8手术间)由于物品都进入辅房,又无规范的辅房物品摆放示意图,个别护理人员觉得物品都送入辅房,进入手术间时也看不见,有时会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导致辅房摆放杂乱且不合理,自主性、随意性较强。

2 改进方案

我科针对上述的不足实行手术间辅房的合理应用,将A区其中一间辅房合理规范为无菌间,比较该辅房合理应用前后无菌间方面和手术间方面的效果。

3 实施方法

成立由护士长与护理骨干组成的CQI小组,参与人员为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及实习生、进修生,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进行总结,针对反馈的问题,进行计划、实施前准备工作、实施工作、再次反馈信息,进行不断改进。

4 实施目标

4.1 增加无菌物品间的设置,以满足现有手术的需要

随着外科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开展,无菌物品的种类和用量大幅攀升。结合我科情况,增加无菌间已势在必行。我科无菌间设于B区,通过测量的数据并分析这种现象给A区工作所带来的许多不便,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认识到辅房合理应用的重要性,将我科A区其中一间手术间辅房进行合理应用,以减轻护理人员的额外工作量,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医生的满意率。

4.2 充分合理的应用手术间辅助用房

辅房的物品转移分解到手术间,正好可以解决所有手术间物品定位的问题,使手术间物品规范化、统一化、合理化。

4.3 无菌间方面需完善标识内容

各无菌物品分类后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统一标准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以醒目标签注明基数,并标清“取”、“存”的箭头指示,以便护理人员更好的了解物品的使用情况。

4.4 手术间方面

4.4.1 制定手术间物品归位流程图(见图2),使物品科学合理的定位放置

将手术间物品归位流程图贴在手术间醒目之处,凡在手术间工作的人员,每日护理人员包括轮转、进修、实习护士,手术结束后均按手术间流程图归位各类物品,实施中可随时查看,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提高护理人员对术后物品归位的整体意识,并定期进行抽查。

4.4.2 各辅助配件及特殊物品等需标明具体手术间号

由于手术室资源有限,尤其摆体位所需的床配件、体位架、体位垫等,不可能每个手术间都配备齐全,这些物品可以固定存放于常摆体位的手术间或特殊用物准备间。特殊情况下可以借用,但用后依编号归还至原处存放。

图2 制定手术间物品归位流程图(以A区第1间手术间为例)图解:1(1号壁柜);2(2号壁柜);3(3号壁柜);4(自动移门);5(写字台);6(脚踏);7(圆凳);8(垃圾架);9(吸引器);10(手术床);11(托盘);12(电刀);13(吊塔);14(监护仪)15(麻醉机);16(大、中、小推车)

5 效果评价

实施过程中运用PDCA管理方法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7 结 果(见表1~3)

辅房合理应用前后1个月的结果

表1 CQI实施前后无菌间的管理效果比较

8 讨 论

8.1 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经过调查结果显示,PDCA循环法实施辅房合理应用前后,在缓解原先唯一无菌间的压力和手术间物品定位管理方面有显著效果(P<0.05)。由此可见,PDCA循环法的应用可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提升医生的满意率。

表2 CQI实施前后手术间的管理效果比较

表3 CQI实施前后手术间物品定位考评

8.2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

通过对手术间辅房进行合理的应用,使护理人员准备物品的时间大大缩短,减轻工作量;由于提供用物准确及时,减少了医护矛盾。从表2结果分析,经过PDCA循环实施后,大大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结合手术间物品的定位放置,既保证手术的顺利展开,又减少术后整理的时间,减轻巡回护士的体力。由此可见,PDCA循环法的实施改变了管理理念,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群体效应,使护理人员对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心。

8.3 所有手术间的物品规范化、统一化、合理化

手术间物品科学合理定位放置、定人管理,从而优化流程完成护理工作,制定手术间物品归位流程图,克服工作上的随意性,确保质量与效率[3];改进医护人员对物品的归位意识,并将优化流程管理转化为质量管理细则,护士长有章可循,采取不定期抽查考核,其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8.4 对手术间辅助配件及特殊物品进行标注,可以避免物品归位的盲目性。

通过PDCA循环法的实施,对手术间辅助配件及特殊物品进行标注,不仅可以使物品归位明确、井然有序,还可以使手术室特殊物品达到资源共享。

9 有待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在本次CQI实施过程中,对新无菌间物品的种类和基数还需根据手术量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确定;以及对于A区其它手术间辅助用房的合理利用的计划(如增加仪器间等),这些问题将有待进一步探索改进,将进入下一个PDCA的循环。

[1] 姜鸳英.PDCA在内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14-15.

[2] 付志华.PDCA循环法在急诊科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4(3):28-32.

[3] 何秀英,罗 莉,蒋凤君.品管圈在手术间规范关机中的应用,确保质量与效率[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8):260-261.

R197

B

ISSN.2096-2479.2017.39.115.03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无菌物品辅助
称物品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