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托哈的深秋

2017-11-02石艳梅丁吉文

新疆人文地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蒿草阿嚏林子里

石艳梅+丁吉文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古人认为 “寒露”节气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我和温泉的四季邀约,是寒露节气里触摸到乌托哈的一抹夕辉开始,没有盛夏的灼热和灿烂,却有秋日的温暖和厚重。那是我一个人的秘密约定。

下午,在林子里走了一圈,裤子和鞋子除了粘了几粒刺猬一样的苍耳外,一点都没有被打湿。要体验遍地的寒露,应该在日出之前就进林子里吧。

古树,是林子里的主角,树龄二百年、三百年都有,各自成一景。今年古树的叶子似乎被什么魔力收干了水分,叶子轻飘飘的,卷边儿,颜色发灰,有的已经无力地飘落到地面了,昔日金秋时节的金色可是由野生密叶杨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林子里多蒿草,确切地说是白蒿。春风送暖,头年的白蒿沉寂了漫长的冬天,急切地探出绿叶,见风就长,长到四五厘米长,白蒿的茎干、枝条星星点点披上类似白色细微柔软的绒毛,微风过处,翻卷出银白色的波浪,散发出蒿草的芳香。“白蒿微发紫槿新,行人感此复悲春”。这时节,一丛一丛长得跟我差不多高矮的白蒿脱了形,变了色,芝麻粒大小的籽实,给涌过来的沉沉暮色裹上蒿草的味道。白蒿可入药,气味芬芳,吃了蒿草的牛羊肉质鲜美,人食用了可强身健体。白蒿的气味挺刺激,我的鼻子抗议了,“阿嚏、阿嚏”一声高过一声,惊飞了林子里的鸟儿。

对于荨麻这种植物的认知,是夏季你走在林子里,裸露的胳膊、小腿不小心被一种锯齿叶绿色植物轻轻一扫,皮肤奇痒,像被蜜蜂蜇过。有人会告诉你,被蝎子草蜇着了。在林子里再怎么当心,冷不丁还是会被蜇一下、两下。躲不是事情,索性放开手脚大步走,蜇了就蜇了,小忍则过,以毒攻毒。不过到了现在这个季节,荨麻像过气的艺人,灰头黄脸的,锐气全无,一次也没有蜇到我。

太阳藏猫猫一样躲进西头察哈尔庄园茂密林梢里,刚蓝色的天色一下围过来,这时候,先是飞来一只,接着飞来两只,又飞来五只,白白的身子上裹着黑脖颈的,顶着白脑袋长着黑翅膀的,都翘着黑尾巴,射进树梢泛红野生河柳丛,先是从密林深处传出单调的一两声歌咏,像是吊嗓子,又像是找音准,陡然响起多声部合唱,是石栖鸟吗?

每年到了春秋季节,采蘑菇的人,背着背篓,提着塑料桶、塑料袋,悄悄走在神秘的自留地里,躬身低头像工兵扫雷一样在潮湿的树根、厚厚的腐烂的树叶下面寻觅羊肚菌、牛肝菌、黑蘑菇和杨树菌,偶尔还会撞到长得像飞碟的树瘤。

还记得第一次进林子,不管大的小的、黑的黄的,我是见蘑菇就采,还不停地问人这是什么蘑菇,有毒吗?能吃吗?孩童一样享受采摘的快乐。

几年前,林子里有四道水,夏天经常发洪水,来自自然的洪荒之力,像发怒的野兽,地势稍高的地面洪水过处薄薄的草皮被水流连根拔起,裸露出黑褐色的腐殖土,被裹挟的泥沙土壤在低洼处冲积出一片开阔地带,风把密叶杨穿着毛绒外套的种子轻松地扎进土壤,春天来了又一拨小杨树露出柔嫩枝条,茂密的温泉河谷林又增加了一片新绿,自然造化,朴实的牧人随口叫出“乌托哈”。“乌托哈”为蒙语,此地树多、密,在温泉大桥往西四公里处。

在烏托哈的深秋,最灿烂的秋实,我认为要数沙棘。果实比黄豆粒还要大一些,黄色的果实三五珠一簇像比俏的好姐妹,挤挤挨挨缀满了枝条,极像熟透了的美妇人。金黄色的果实看着似乎有着蜜蜡的质地,用手轻轻一触,“啪”的一声,便像吹足了气的小气球爆裂了,送进嘴里,汁水丰盈,清爽的酸味里,有一丝苦涩。endprint

猜你喜欢

蒿草阿嚏林子里
谁打裂了酸菜缸
躲起来的小松鼠
席地而坐
“阿嚏”之后
生命是美丽的
阿嚏
炸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