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乳腺癌化疗近期效果的应用价值

2017-11-02曹瑞莲段凤伶林重阳王金成杜建文程亚辉

河北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多普勒彩色肿块

曹瑞莲, 段凤伶, 林重阳, 王金成, 杜建文, 程亚辉

(1.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河北 围场 068450 2.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 河北 围场 068450 3.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乳腺癌化疗近期效果的应用价值

曹瑞莲1, 段凤伶1, 林重阳1, 王金成2, 杜建文3, 程亚辉1

(1.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河北 围场0684502.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 河北 围场0684503.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 河北 承德067000)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乳腺癌化疗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2例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化疗前后均对其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化疗前后病灶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判断其治疗效果,并以病理学评价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同时,按照治疗效果分对其进行分组,比较化疗有效组、无效组患者的病灶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62例患者化疗前共检出肿块67个,化疗后除2个消失外,其余乳腺肿块均出现体积显著减小,病灶边缘清晰度、内部回声均匀度、后方回声正常度显著提高,同时血流分级为0~Ⅰ级的占比增加,PSV及RI值均显著降低,与化疗前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病理学评价结果,62例接受化疗的患者中,47例化疗有效,15例化疗无效,化疗有效率为75.80%。将彩超评价结果与病理学评价结果进行对照,则评价化疗近期有效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6.00%(43/50)、60.00%(9/16)、80.00%(52/65)。同时,化疗有效组患者化疗后的肿块体积缩小程度、血流分级、PSV、RI值的降低程度均显著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病灶形态学、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动态监测,为近期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可靠依据,为手术方案选择与调整提供指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乳腺癌; 化 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评 定

乳腺癌是女性群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不断升高、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1],已经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除了控制疾病的发展,挽救患者的生命外,如何在治疗中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成为研究的重点。化疗作为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能够促进原发病灶缩小,减少肿瘤负荷,降低乳腺癌临床分期,控制病灶的扩散转移,降低肿瘤侵袭性,为保乳手术的应用提供机会[2]。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2例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化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其在近期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2例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并全程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CEF方案)进行治疗。患者的年龄在21~72岁之间,平均(45.6±2.1)岁;病程0.5~5年,平均(1.9±0.8)年。

1.2方 法

1.2.1化疗方法:患者均全程接受CEF化疗方案,即:环磷酰胺(800mg/m2,批号国药准字H32020856)+表柔比星(110mg/m2,批号国药准字H20041211)+氟尿嘧啶(750mg/m2,批号国药准字H22020430)静脉注射,一个化疗周期为三周,术前接受3~6个化疗周期的治疗,并于化疗周期结束后的2d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病灶的变化情况。化疗结束后1~2个周期,经适当休息后可视患者情况给予改良根治术或者保乳手术治疗。

1.2.2超声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及配套超声探头(探头频率在7.5~12MHz之间)对患者化疗前后病灶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检查取仰卧位,保持双臂上举并置于脑后的姿势,使双侧腋窝暴露在检查视野中,按序对乳房进行连续扫查。观察乳腺肿块的位置、大小、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的变化情况,并对肿块的长度、宽度、厚度进行测定,按照公式:体积=长度×宽度×厚度×0.52计算肿块体积。在CDFI图像上观察病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参照Adler法对血流信号进行分级(肿块内部、周围均无血流信号记0级;肿块内有1~2个点状血流信号记Ⅰ级;肿块内有3~4个点状血流信号或一条清晰管壁血管记Ⅱ级;肿块内有4个以上点状血流信号或两条清晰管壁血管记Ⅲ级[3]);同时测定其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和血流阻力指数(RI)两项指标。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根据化疗前后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对其病灶的形态学(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等)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信号分级、PSV、RI值等)情况,判断其近期治疗效果,并以病理学评价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其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参照recist指南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判断[4]:目标病灶完全消失或接近完全消失,无新发病灶记为完全缓解(CR);目标病灶基线缩小显著,最长径总和减少程度≥30%记为部分缓解(PR);目标病灶基线最长径总和缩小程度<30%或增大程度≤20%记为无变化(SD);目标病灶最长径增大程度>20%,或出现新发病灶记为进展(PD)。以CR+PR为有效,SD+PD为无效。同时,按照病理学治疗效果分对其进行分组,比较化疗有效组、无效组患者的病灶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乳腺癌患者化疗的近期疗效以及彩超评价的符合率:62例患者化疗前共检出肿块67个,化疗后除2个消失外,其余乳腺肿块均出现体积显著减小,病灶边缘清晰度、内部回声均匀度、后方回声正常度显著提高,同时血流分级为0~Ⅰ级的占比增加,PSV及RI值均显著降低,与化疗前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病理学评价结果,62例接受化疗的患者中,47例(50个肿块)化疗有效,15例(15个肿块)化疗无效,化疗有效率为76.92%。将彩超评价结果与病理学评价结果进行对照,则评价化疗有效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6.00%(43/50)、60.00%(9/16)、80.00%(52/6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2、3。

表1 化疗前后乳腺肿块的形态学变化情况n(%)

表2 化疗前后乳腺肿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n(%)

表3 超声及病理学评价乳腺癌治疗效果的比较

2.2化疗前后不同组别患者病灶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化疗有效组患者化疗后的肿块体积缩小程度、血流分级、PSV、RI值的降低程度均显著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5、6。

表4 化疗前后不同组别患者病灶大小变化比较

表5 化疗前后不同组别患者的血流分级变化比较

表6 化疗前后不同组别患者的PSV、RI变化比较

3 讨 论

随着临床上乳腺癌治疗方式的不断改进,在实施乳腺癌手术之前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术前化疗的效果与肿瘤的分期、癌细胞的扩散转移都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后续手术方式的选择,因而对其进行准确评价也十分重要[5]。

目前,临床上评价化疗效果的方法包括了临床触诊、影像学评价以及病理评价等多种方法,其中,病理评价被认为是疗效评价的金标准,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需要接受肿瘤穿刺活检或者手术方可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而触诊评价操作简便,但由于评价缺乏严格的量化指标,对位置较深的肿块也有较高的误诊率,评价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导致评价的准确率较低[6,7]。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化疗效果则在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廉价的基础上,能为化疗效果的评价提供比较准确的依据。

本文对我院62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实施了全程CEF化疗方案,并对其化疗前后病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可见乳腺肿块的体积均显著缩小,病灶血流分级降低,0~Ⅰ级的肿块占比升高,同时肿块内血流PSV和RI值均显著降低,提示通过化疗辅助治疗后,病灶缩小,病情得到控制。

患者的超声及病理学评价乳腺癌治疗效果的比较显示,超声评价化疗有效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5.11%、60.00%、79.03%,效果值得肯定。这是由于乳腺癌作为一种血管依赖性病变,肿瘤的生长需要有新生血管为其不断提供营养,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则可以通过新生血管的变化情况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行反映[8]。在敏感化疗药物的作用下,肿瘤血管萎缩、闭塞,肿瘤细胞无法获得营养供给而出现变性坏死的情况,同时,化疗药物还能对肿瘤新生血管进行破坏,造成肿瘤远端微血管阻塞,肿瘤细胞增殖速度降低,肿瘤质地变软,一方面,肿瘤内部的血流丰富程度大大降低,血流分级从Ⅱ~Ⅲ级降至0~Ⅰ级,另一方面,软化后的肿瘤对血管的压力降低,RI减小,PSV降低[9]。当然,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的PSV值变化程度不大,其对化疗效果的评价存在一定争议[10],这可能与PSV值测定时所受主观影响因素多,操作者不同、扫描角度不同都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不同影响,相对而言,RI值对化疗效果的评价更具客观性。

本文还对不同化疗效果的患者进行了分组,结果发现,近期化疗有效组患者在肿块体积大小、血流分级以及PSV值、RI值的变化上均显著高于化疗无效组,可能是由于化疗无效组的患者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略低,肿瘤细胞以及肿瘤内血管、肿瘤质地等的改变不十分显著,提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也可以为患者的化疗效果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张彦等[1]的研究通过根据ROC曲线的绘制与分析,对病灶最大径、最高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以及弹性应变率比值等四项超声指标预测化疗有效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了分析,发现病灶最大径缩小8.0%,最高血流速度降低15.0%、阻力指数降低3.6%、弹性应变率比值下降15.7%作为阈值对化疗效果进行预测值,后两项指标的预测灵敏度可达80%以上,所有指标的预测特异性都可达90%以上,也印证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通过病灶形态学特征、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化疗效果进行预测的事实。

综上所述,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病灶形态学、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动态监测,为近期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可靠依据,为手术方案选择与调整提供指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彦,陈翠京,史秀云,等.超声检查早期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20(10):926~928.

[2] 李朝喜,温德惠,刘伟亮,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价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9):921~923.

[3] 董丽楠,宋海霞,李碧丽.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转化医学杂志,2016,5(2):74~76.

[4] 张丹,任继媛,李静.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监测作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7(4):272~274.

[5] 王小东,薛改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29(1):40~42.

[6] 英华,陈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21):3401~3404.

[7] 李朝喜,刘杨,刘俊峰,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7):3325~3327.

[8] 陈潇,叶大才,关海天,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9):1459~1461.

[9] 曹瑞莲,段凤伶,林重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应用意义探析[J].河北医学,2016(12):2084~2086.

[10] 陈豪,张丽雅,周旭峰,等.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的对比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6):4~7.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10.033

1006-6233(2017)10-1695-05

2016年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606A091)

猜你喜欢

多普勒彩色肿块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有那样一抹彩色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彩色的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