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超模”

2017-11-01贾晓静

华声 2017年18期
关键词:罗马尼亚工匠时尚

贾晓静

当模特,最让人羡慕之处并非生活条件,而是它提供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

冷战时代的罗马尼亚时尚界一度辉煌,为数寥寥的职业模特成为亮色。对她们来说,成为“社会主义超模”不只是获得一份好工作,也意味着拥有了更多自由。

在冷战时期的苏联和东欧国家,民众在穿着打扮上并没有太多选择;但在向来以“计划经济的忠实信徒”形象示人的罗马尼亚,那段时间却被称为该国时尚产业的黄金年代。

和这个国家的工业一样,那时,罗马尼亚的时尚产业被政府垄断;普通人想买衣服,只能去“Romarta”时装店,店内的商品由几家固定的“工匠联盟”打造,其中包括“全国工匠联盟”。衣服使用的面料,是国家统一配给的。

彼时,罗马尼亚时尚界最大的明星,莫过于数十名模特,她们与设计师紧密合作,每年举办两次走秀,堪称“社会主义超模”。罗曼妮塔·艾万就是其中之一。

政治过硬比才艺重要

对罗曼妮塔·艾万来说,成为时装模特纯粹出于偶然。一天,还是学生的艾万无意间看到一条招聘信息,上面写着“时装发布会前夕,一名模特嫁到国外,急需一位与‘落跑者身材相近的人前来替补”。尽管对这份工作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艾万还是鼓足勇气报了名。

想成为极少数持证上岗的职业模特中的一员,绝非易事。在面试环节,艾万发现,这场选拔并不像之前预想的那般“专业”——面试官来自各行各业,多数是官僚,唯一一个与时尚沾边的是位杂志主编。但考核十分严苛,因为其中有太多时尚之外的因素。

艾万告诉美国《VICE》杂志网站,考官最关心的并非应聘者的天分或才艺,而是政治背景。“他们会盘问你的‘社会地位,说白了就是家庭成分,还要测试你的‘安保状态——有没有可能是外国特务?只有各项测试全部过关,你才会被允许出国表演。”

或许正是得益于“家世清白”,自认“并非完美”的艾万从几千个梦想成为模特的女孩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全国工匠联盟”旗下的“社会主义超模”。

第一次踏入“全国工匠联盟”的神秘办公地点,艾万为眼前的景象吃了一惊。“即使在那个年代,时尚界依然五光十色。与城市里千篇一律的灰暗的建筑相比,这里简直是另一个世界——附近甚至还坐落着几幢光彩照人的别墅。”她说。

想要在这片“自由绿洲”里工作、生活并不简单,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监视。艾万说:“进入这个合作社总部,总会有安保人员跟着你。当然,如果你愿意给他们一点贿赂,对方就不会对你特别苛刻。有时候,我们还能托熟人弄来外国进口的时髦玩意儿呢。”

标新立异者不受宠

在服装设计环节,罗马尼亚也制订了一套严格的标准,用于遴选设计师。但在艾万的记忆中,这套标准似乎从未真正落实。“当时的罗马尼亚设计师像西方同行那样,像模像样地每年发布两个系列的时装。不过据我观察,他们发布的样品往往换汤不换药——衣服面料由国家统一配给,款式也相差无几。”

考虑到那个年代的政治和经济背景,这实在不足为怪。在彼时的苏联和东欧国家,时装的“消费品属性”比较淡薄,更像是官方指定的“明年流行趋势的样板”。此后,合作社会依据这些样板大规模生产服装,然后把它们一股脑地投入“Romarta”。

偶尔,习惯了统一步调的设计师们也会弄出点“标新立异”的小设计,但类似构想大多胎死腹中。“设计师们的小把戏往往在草图阶段就被制止。哪怕在图纸上,他们都不能随心所欲,一切必须得到审批部门的认可。上级不满意,你就得反复修改图纸,直到他们点头。”

有原则就有例外。艾万透露,模特们偶尔也能穿上相对“开放”的衣服。“多数时候,他们不会限制我们走猫步时的穿着。我们可以穿低胸束身上衣,可以穿长度到大腿中部的短裙,甚至穿紧身衣。但我们不能佩戴珠宝,因为这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勤俭朴素的风格。”

这种变通仅限于罗马尼亚国内。事实上,那些负责出口产品的设计师大多受到更为严格的管束,难享“灵感”的自由。在艾万的记忆中,每当去捷克斯洛伐克或者苏联表演时,模特们会被告知“注意形象”,她们便会识趣地穿上更严肃的衣装。

“一切功劳归集体”

在同一时代的西方国家,大牌时装设计师们享受着堪比好莱坞明星的待遇,受尽追捧。而在罗马尼亚,尽管拥有部分“特权”,这些设计师仍旧只能扮演团队中的一颗颗“螺丝钉”。

“没人知道哪个设计师叫什么名字,一切功劳归集体。身处这个链条当中,个性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分工。”合作日久,艾万对设计师们的情况愈发了解。“每个人负责自己的一摊活儿,有的人设计服装,有人设计鞋子,大家都是团队的组成部分。”

除了“政府指定的工作”,设计师们有时也能接点“私活儿”,在工作之余赚点小钱花花,并藉此赢得更多认可,提升在圈子里的地位。最重要的潜规则是:只要设计师达到了一定地位,他就拥有了对模特的选择权,那些最好的设计师还能获得“优先选择权”。

据艾万透露,和罗马尼亚许多政府部门一样,“全国工匠联盟”有个不对外开放的图书馆,订阅了50多本“资本主义世界”的专业刊物。设计师和模特每周都会抽出一天来此学习。“能够拜读这些内部资料,不啻于一种恩赐,毕竟,绝大多数百姓根本没机会接触这些信息。”

“我为有机会看到更广大的世界而庆幸”

本质上,罗马尼亚的时尚产业仍是“国家计划”的产物。艾万指出,“全国工匠联盟”的官方编制中,只给了模特25个名额。罗马尼亚没有专业的模特培训机构,这位“社会主义超模”坦言,自己和同伴都是“自学成才”的,但这不会影响她们的专业程度。

“我们练习各种步伐,练习如何整理头发,还练习自己给自己化妆。虽然条件有限,但我们都是非常职业的。我还记得自己名片上的描述:模特——时尚的呈现者。”说到这里,艾万的语气中流露出未加掩饰的自豪。

对艾万来说,模特这份工作不仅维持了面子上的光鲜,也让她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在当时的罗马尼亚,模特的工资与设计师完全相同,而且,她们不用每天在单位熬上8个钟头再下班。艾万每天只要摆上6小时的“pose”,就能大摇大摆地回家了。

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毫无后顾之忧。与高度依赖经纪公司的西方同行不同,罗马尼亚模特与工会的合同是终身制,完全没有“被下岗”的可能。事实上,无论她们干不干活,工資都会准时准点发放。至于其他福利,比如美容卡什么的,更是络绎不绝。

这样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工作,对罗马尼亚普通人来说几乎不可想象。但在艾万看来,当模特,最让人羡慕之处并非生活条件,而是它提供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

数十载过去了,她依然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布加勒斯特“洲际大酒店”登台亮相时的情景。“那是惟一获准接待外国游客的地方。周围的一切熠熠生辉,充满了纸醉金迷的浪漫气息。”艾万回忆道,“我们通常会连续表演3天,早晚都要表演。早上那场是接待业内专家,晚上是接待贵宾……在几个小时的演出期间,我们是场上仅有的明星。”

如今,年过半百的艾万已远离模特行业多年,她对那段经历感慨良多。“那是最棒的几年。我并非生活在完美的世界中,可无论如何,我都为有机会看到更广大的世界而庆幸。”endprint

猜你喜欢

罗马尼亚工匠时尚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工匠赞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
幕后——巴维尔(罗马尼亚)▲
“出轨” ———佩 夫(罗马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