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2017-11-01朱燕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斯密分工马克思

朱燕

摘 要: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及哲学理论体系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分工理论作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基础范畴,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很多研究:有的学者进行纯文本的讨论;有的学者探讨分工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还有的学者研究分工的子课题,如企业内部分工、地域分工、国际分工、产业分工等。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不断发展的国际格局下,中国经济要想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赢得主动权,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理论指导。因此,将国内学者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归纳为五个不同的视角来梳理其研究重点和趋势。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二重性分析;国际产品内分工;地域分工

中图分类号:A8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5-0001-04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及哲学理论体系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同角度的经典表述贯穿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哲学及经济学著作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馬克思分工理论体系。分工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尤为突出,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它“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马克思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并有了创新性的发展,如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分工并阐明分工和交换的关系等。在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分工的论述已经非常成熟,辩证地分析“分工一般”以及“分工特殊”的二重性,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视角来分析劳动分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作用力。分工作为一种生产组织方式产生巨大的生产力优势,但是在资本主义特定生产关系下异化成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马克思在分工理论二重性分析基础之上,发展了国际分工理论,分析了因为技术的创新、机器的发明促进了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分工理论作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基础范畴,受到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重视,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很多研究:有的学者进行纯文本的讨论;有的学者探讨分工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还有的研究分工的子课题,如企业内部分工、地域分工、国际分工、产业分工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不断发展的国际格局下,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阶段,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要想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赢得主动权,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笔者将国内学者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研究做了论述,并归纳为五个不同的视角来梳理其研究重点和趋势。

一、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全面介绍和解读马克思分工理论

王磊(2013)详细叙述了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思想来源、形成轨迹和发展脉络,真实还原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视角的分工思想。文章指出,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思想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学家的分工思想,这些思想对马克思分工理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色诺芬和柏拉图的社会分工理论对马克思的启发作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旧式分工理论对马克思的直接影响;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工思想包括“和谐的分工制度”“消灭分工”等,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给予了直接的借鉴和现实的启示。文章在对比分析不同流派的分工理论的同时,总结出马克思的创新性发展:第一,马克思分工理论是对斯密分工理论的继承及批判,马克思认为斯密在分工与交换的关系上是混乱的,他不仅没有区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差别,更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分工的特殊性。第二,马克思发现,分工的确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同时也导致人的“异化”,使得“工人陷于贫困直到变为机器”。总之,文章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展现了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的创新观点和视角。

杨永华(2007)对比分析了马克思和列宁的分工理论与斯密定理的异同,分别总结了马克思和列宁对斯密定理的批判和继承。文章指出,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清晰地论述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工场内部的分工)的异同点,并且运用分工理论论证了经济增长。列宁在其分工理论的论述中同样批判了俄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犯的斯密错误——没有理解社会分工和手工业工场分工最起码的差别。文章作者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以斯密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进行了比较,指出两种理论范式尽管在意识形态方面是对立的,但是就分工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等经济学科的科学内容来说,两者具有很多相同点。

于秋华(2007)从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的角度来分析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的异同。文章指出,斯密的分工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了劳动分工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根源,要增加国民财富就必须加强劳动分工。马克思继承了斯密关于“分工的优越性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分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的思想,同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批判和发展:第一,鉴于斯密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混淆在一起,马克思界定了两者在本质上的差别,弥补了斯密分工理论的缺陷;第二,马克思认为斯密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犯了因果错误,斯密认为交换导致分工,而马克思却认为分工导致了交换。

徐丹(2015)在马克思与斯密分工理论的对比中,厘清了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演变逻辑,文章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者不仅指出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分工的区别,最重要的是论述了马克思能够区分这两种分工的原因是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已经能将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区分开:在流通过程中看到的是社会分工,在生产过程中看到的是生产内部分工。第二,作者认识到马克思区分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后,深入到生产过程中来分析工场手工业分工和机器大工业分工的不同。endprint

孟捷(2004)主要从对《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分析中提炼出马克思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区分了两类分工,把劳动的社会分工称作“第一类分工”,把工厂内部的分工称作“第二类分工”。作者为我们介绍了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两类分工相互促进、协同演进的思想,区别于从对立的角度对两类分工的考察,从而可以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这部分主要研究运用的是比较分析法,通过解读马克思关于分工理论的文本,为读者客观全面地呈现出马克思分工理论。运用对比分析方法,介绍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思想来源,比较马克思和在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分工理论的异同点,论述马克思在劳动分工理论建设上的创新和发展,深化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的认识。这部分研究都认为马克思对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明确划分是重要的创新,是对斯密定理的补充和发展,部分研究者还找到了形成这种科学划分的原因是马克思对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区分。

二、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论述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二重性逻辑

徐丹(2015)认识到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辩证地分析分工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深刻地指出劳动从属于资本的条件下,尽管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分工提高的是资本的生产力”,分工导致劳动异化。

赵黎明、赵鸣翠(2013)指出社会分工的二重性,分工是生产力进步的杠杆,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分工也会制约发展,因此分工要不断动态发展。

张振伟、林海燕(2009)全面分析了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二重逻辑:具体体现为抽象性和现实性、自然性和社会性、肯定性和批判性。第一,抽象性和现实性主要体现在既对社会分工的具体历史形态进行了考察,也对社会分工所反映的社会关系进行了阐述,实现抽象性分工和现实性分工的辩证统一。第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体现在分工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二重属性,生产力表现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自然特性,生产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特性。第三,马克思不仅指出了分工对生产力、社会财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最重要的是,马克思重点论述了分工导致的劳动异化、分配不平等、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造成人的畸形和片面化发展等消极的社会作用。

李维安(1987)论述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二重性,分工既有生产力属性,又有生产关系属性。分工体现生产力的属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工体现着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形成巨大的集体力;分工体现着生产资料相互之间的关系;分工还体现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它形成社会生产力和自然力之间的合力。分工的生产关系属性表现在:生产条件的所有关系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分工关系。分工使人们局限于某一特定范围的活动,各自执行不同的职能,产生不同的地位。

这部分研究主要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法。辩证分析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二重性,既认识分工的生产力属性,又认识到分工的生产关系属性。但是,这类研究并不是特别多,很多研究者主要是分析劳动分工对生产力的积极影响,对社会财富增长和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但是没有在具体的社会制度下进行分析。分工的优越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主导下,将变成生产剩余价值,促进资本增殖的手段。当今的世界经济分工格局是发达资本主义主导的,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分工的优越性所帶来的成果将主要被资本所有者占有,导致利润分享不平衡。因此,这类劳动分工的二重性分析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三、以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分析范式分析国际分工

杨慧玲、张伟(2011)提炼出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分工中的“协作”创造了社会生产力,协作是分工效率的源泉。第二,以协作—效率互动机制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分工做了深入分析,分析“人的异化”的根源不是分工本身,而是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文章的创新点在于看到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分工理论体系”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分析价值,由资本国际化推动的分工国际化,渗透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本性,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平等性。

陆颖、王晓磊(2010)运用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历史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论述20世纪末出现的新的国际分工形式——产品内分工。文章指出,国际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形式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结合体,是一种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高级分工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分析轨迹中的一部分。作者认为,国际产品内分工是由于技术进步而产生并随着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发展的,不同的是,它将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外部背景扩展到了国际范围,而中国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却被低端定位。

钱书法(2010)用马克思分工理论为分析工具,研究在国际分工体系下,产品内分工陷阱的原因以及对策建议。在资本主义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本土企业被固化在国际产品价值链上,被束缚在低附加值的装配、加工和简单制造环节上,这种产品内分工陷阱是劳动异化现象在企业层面的表现。

这类研究以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为分析工具,分析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和劳动分工国际化的趋势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被低端定位,并掉入产品内分工陷阱。这类研究的现实意义非常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快,但经济总量在稳步提升的同时,由于核心技术缺失以及品牌经营能力不足,被动地被锁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及生产环节,产品附加值非常低。在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攻坚期,通过这类研究可以为中国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

四、以企业组织的视角分析马克思分工理论

缪匡华(2005)认为,马克思分工理论的闪光点在于将劳动分工与生产组织结合起来。马克思没有孤立地谈分工,而是在手工工场特定的生产组织中分析分工的意义。文章的创新点在于提出生产组织的分化与整合是一般社会分工与手工工场内部分工互动的结果,而这种分化与整合对理解企业组织的历史演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endprint

侯风云(2005)在马克思分工理论与斯密分工理论和现代分配理论的对比中,考察马克思分工理论在经济分析史中的地位。文章分析马克思关于分工与市场(交换)的互动性论述,指出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即是现代分工理论的基础。另外,马克思对分工形态的划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分工(企业组织内部分工和社会内部分工),对理解现代分工理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指出现代的纵向一体化理论实际上是马克思所区分的社会分工向内部分工的转化,从而可以带来“一体化的效率”。

乔榛(2005)指出,要以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分析范式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用分工理论来解释社会经济制度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产生等问题。作者指出,国内一些学者在研究企业理论时,从马克思的理论中发现了关于企业的起源、本质、规模和治理结构等一套较为系统的企业理论。同时,作者用马克思分工理论对企业产生的特殊条件,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做了系统论述。

赵黎明、赵鸣翠(2013)用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来论述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合理性,形成对企业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创新。文章指出,金融外包的企业发展模式是社会及企业内部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产物。

此类研究主要是提炼出马克思分工理论中与企业组织相关的论述,分析其对现代企业组织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五、用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和城乡协调等问题

丁任重、李标(2012)指出,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蕴含了生产力均衡布局、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等理论原则,劳动分工是导致社会分工、产业分工、区域分工的本源所在。文章指出,我国在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指导下,区域经济格局不断变迁,形成现在的多极格局,但多级格局却加剧了竞争。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区域分工、强化区域协作、弱化区域竞争,这也是马克思分工理论中协作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对我们的指导。

梁琦、黄利春(2009)在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视角下,分析了地域分工和产业集聚的关系,揭示产业集聚对城乡发展的影响,探讨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作者认为,马克思对地域分工内容的经典概括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马克思提出了在企业组织内部将分工和协作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而产业集聚正是高度分工和协作的劳动组织,既有分工的效率优势,又避免了因分工而造成的交易成本上升。作者试图提出深化制度改革等措施为产业集聚提供全方位服务,从而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中提出的城乡分离现象正是我国当前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映射,因此运用马克思分工理论中的科学管理、在合理分工基础上的高效率的协作,以及城乡差别最终可以消灭的思想,来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现状以及深层次矛盾,期望能提出城乡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学者对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研究是随着我们对马克思理论的了解程度以及社会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总体来说,研究侧重点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现代企业组织理论、现代企业分配理论、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对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和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对比分析,为读者留下了寶贵的思想财富。

第二,重视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二重性分析,既分析抽象地分工一般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分析马克思所阐述的在资本主义特定生产条件下分工所导致的劳动异化等现象。

第三,重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动分工理论及其发展。分析在全球配置资源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主导的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背景下的全球价值链,结合我国低端切入全球价值链以及掉入产品内分工陷阱的现状,利用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来解释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丁任重,李标.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变迁[J].当代经济研究,2012,(11).

[2] 梁琦,黄利春.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J].经济前沿,2009,(10).

[3] 钱书法,周绍东.产品内分工陷阱: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及其比较[J].经济学家,2010,(10).

[4] 陆颖,王晓磊.国际产品内分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释[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1).

[5] 杨慧玲,张伟.马克思分工理论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1,(10).

[6] 赵黎明,赵鸣翠.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以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为视角[J].理论学刊,2013,(11).

[7] 乔榛.马克思分工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范式[J].经济学家,2005,(3).

[8] 侯风云.马克思分工理论及在经济分析史中的地位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9] 缪匡华.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贡献及其对企业组织研究的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05,(4).

[10] 孟捷.产品创新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4,(9).

[11] 张振伟,林海燕.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二重逻辑[J].湖北社会科学,2009,(1).

[12] 徐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演变逻辑及其学术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15,(5).

[13] 于秋华.解读斯密和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14] 杨永华.马克思、列宁的分工理论与斯密定理[J].当代经济研究,2007,(2).endprint

[15] 王磊.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思想来源、形成轨迹与发展脉络[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

Abstract:Marxs theory of division of labor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philosophy,and it is the basic category of Marxs analysis.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done a lot of researches from different angles:some scholars discuss the pure text; some scholars discuss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of division of labor to reality; some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sub task of division of labor:such as internal division of labor,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industrial division of labor,etc.Under the international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dominated b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Marxs theory of division of labor can provide a goo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Chinas economy to win the initiative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Therefore,the author makes a study of Marxs theory of division of labor,and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sort out its research priorities and trends.

Key words:Marxs theory of division of labor;dual analysis;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regional division

[責任编辑 吴高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斯密分工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小蜜蜂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思想
严复与亚当·斯密税收思想比较研究
亚当·斯密传记名著
别开生面的描绘
桦川水利农场的妇女们正在讨论分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