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研究

2017-11-01杨东升

保健文汇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梁晶状体眼压

●杨东升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研究

●杨东升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情况进行临床研究。结果:40例患者40眼中,38眼(95.0%)视力较前明显提高,35眼(87.5%)的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功能性滤过泡占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的并发症较少。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仅能够提升视力,减轻术后青光眼的并发症,同时还有利于控制眼压,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研究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都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科疾病,目前由于我国老年化的加快,其发病率在我国也逐年增高。青光眼和白内障两种疾病可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中常常见到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其患者视力有严重的下降,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既往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多采用单纯的窦小梁切除术,但是该手术方法其切口较大,对于组织损伤严重,因此近些年来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提高,可以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本文选取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23例,22左眼,18右眼,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5.6±8.4)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常规眼科检查,如裂隙灯、眼压、光定位以及色觉检查等,计算出人工晶体的屈光度。术前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术前30min静滴甘露醇脱水,采取表面麻醉或球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于角膜边缘以穹隆部位基底的结膜瓣,于10∶00-11∶00部位用穿刺刀经周边透明角膜刺入前房,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行5-7mm环形撕囊,后水分离。然后用超声乳化仪,吸除晶状体核,改用注吸器将晶状体皮质完全吸除,植入人工晶状体。实施小梁切除术,在巩膜隧道切口两侧,垂直剪开巩膜至内切口,放出房水,切除瓣下小梁组织1.5mm×2.5mm,切除虹膜周边,注吸前房内透明质酸钠,在巩膜两侧角膜缘处做缝线。冲洗并吸除粘弹剂,确认无误后,缝合巩膜瓣,电凝封闭结膜瓣,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术眼包盖。术后按常规处理。

1.3 疗效评定

视力∶视力表提高0.1或以上者为视力提高;提高0.1以下为视力不变;视力表下降0.1者为视力减退。

滤过泡∶I型∶微小囊泡型;II型∶弥漫扁平型;III型∶缺如型;IV型∶包裹型。I型和II型为功能性滤过泡;III型和IV型为非功能性滤过泡。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中的所有数据均由SPSS17.0进行处理,根据所观察的实验室指标及数据的不同和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是有显著差异,P<0.01是有非常显著差异,以评定手术治疗的效果。

2 试验结果分析

40眼中视力提高的有38眼;眼压正常的有35眼;功能性滤过泡的有34眼,如表1。

表1 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3 讨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日航生活。目前青光眼一般是眼球局部的解剖结构异常所致,同时晶状体在其发病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失明[1]。青光眼主要是眼压的增高,进而会引起视盘凹陷,视野缺损,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代谢也会出现异常,同时由于悬韧带的松弛,使得晶状体位置前移,导致虹膜膨胀,前房角关闭,青光眼发作。白内障的发病可能与营养状况,缺氧,硬化脱水,内分泌代谢紊乱等有关,其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知识有时眼部会出现固定的黑点,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逐渐显现,视力也会逐渐下降。目前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主要还是手术治疗,比如先行白内障手术,术后药物控制,或者先行青光眼手术,术后再一定的时机再行晶状体摘除术。但是如果行白内障手术后,术后眼压的增高会对视神经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先行滤过手术,虽然解决了眼内压高的问题,但是手术创伤会加剧患者白内障的进一步发展,加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费用和负担[2]。目前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可以较好的控制眼压,同时切口小,损伤小,有利于手术后的恢复[3]。超声乳化可能破坏了眼的血-房水屏障,眼内转化生长因子,使得术后既可以降低眼内压,还可以一次手术解决两个问题,避免了二次手术的损伤[4]。

综上所述,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眼科疾病,本实验研究证实,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提高视力,降低眼内压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种手术方式可以使手术一次性的完成,又可以有效的降低眼内压,提高视力,减少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并且术后视力恢复较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赵德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窦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2014,4(3):149-151.

[2]孔庆健.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1,1(2):324-426.

[3]惠玲,张自峰,王雨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247-2249.

[4]夏晓波,杨婕,宋伟涛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7):1469-1470.

猜你喜欢

小梁晶状体眼压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补 缺
一种与眼镜配套的眼晶状体剂量计佩戴装置的设计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补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